自主品牌會展項目是衡量一個城市會展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提升和引領城市會展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城市對外影響的重要載體。為此,各地政府不遺余力地培育自主品牌會展項目,或者通過各種合作途徑和方式,千方百計爭取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培育的品牌會展項目落地固定舉辦,甚至相對固定地輪流舉辦,成為其自主品牌。
寧波要快速有效培育自主品牌會展項目,關鍵是要充分結合自身優勢或特殊需求,更加精準地選擇培育的重點題材及其項目導向,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力培育重大戰略支撐型的精高自主品牌會展項目
依托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的結合點,是培育精高自主品牌會展項目的重要支撐。從戰略關聯性來看,浙江省“八八戰略”和寧波市“名城名都”建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戰略聯系密切,是浙江和寧波對接國家兩大戰略的重要支撐。從戰略結合點來看,寧波的港口資源和開放優勢是最佳、最大的結合點。所以,寧波重點圍繞“港口”和“開放”兩大主題來培育自主品牌會展項目,符合國家和浙江省、寧波市重大發展戰略,具有較強的需求性和可行性。
籌辦兩大主要題材的重大會展項目,是推動寧波“名城名都”戰略實施的重要載體。首先,從開放優勢來看,寧波承辦的中東歐博覽會可作為其中之一。其次,從港口資源來看,寧波還具有謀劃籌辦世界性“港口博覽會”的可能性。
大力培育產業導向支撐型的精專自主品牌展覽項目
德國的展覽業發展模式值得寧波市借鑒。德國是世界上頭號展覽強國,占有全球2/3左右的知名展覽會。“依托產業、服務產業、提升產業”是德國展覽業蓬勃發展的根本所在。這種根植于產業發展的展覽業已成為德國乃至全球工業經濟運轉的重要一環。同時,展覽主題也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而及時轉變。例如二戰后德國展覽會以機械、汽車、消費品等為主;20世紀80年后伴隨著IT產業的興起,漢諾威信息技術展成為德國展覽會的頭號品牌;近年來隨著IT高潮的逐漸逝去,德國一批新興的生物、新能源等會展品牌逐漸崛起。在德國,許多專業性展覽會也都是依托城市產業發展起來的,如工業重鎮漢諾威的工業博覽會,杜塞爾多夫的國際印刷、包裝展,旅游城市紐倫堡的玩具展等。
實際上,寧波也是一個工業制造城市,制造業是寧波國民經濟的支柱,寧波又是全國首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如果能借鑒德國展覽業發展模式,既能推動工業制造提升發展,也有利于培育精專的自主品牌展覽項目。
精準篩選是培育自主品牌展覽項目的關鍵。畢竟德國的展覽業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和品牌優勢,而寧波的展覽業要后來居上,取得新突破,事先的展覽主題精準篩選顯得更為重要。從推動寧波制造業發展的需求看,《“中國制造2025”寧波行動綱要》和《寧波市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提出要努力打造形成“3511”新型產業體系。理論上講,這些“3511”產業都可以培育相應主題的展覽會。而目前國內已經有“3511”產業相應主題的展覽會,同類主題的競爭也十分激烈。
但是,國內已有同類主題的展覽會并不等于寧波不能辦、不要辦,而是要找出寧波最需要發展的產業。從“3511”產業來看,作為寧波制造業三大戰略產業的“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產業”當然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同時,三大戰略產業的重點內容也分別包含了“3511”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八大細分行業(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屬合金材料、石墨烯、專用裝備、關鍵基礎件、光學電子、集成電路和工業物聯網),也不同程度涵蓋了五大優勢產業和一批新興產業、一批生產性服務業。所以,從推動寧波制造業發展的需求看,培育三大戰略產業的相應主題展覽會更為重要。
當然,它們也有主次之分。結合其它外部因素考慮,新材料方面,寧波正在積極推進國際新材料科技城重大平臺建設,寧波新材料產業規模已位居全國七大新材料城市之首,是全國首批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又已分別舉辦了12屆“中國(寧波)新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和3屆中國(寧波)國際新材料科技與產業博覽會。高端制造方面,寧波余姚已連續舉辦了2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如果配套同步舉辦高端制造方面相關主題的展覽會,能起到相互促進作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寧波已連續舉辦了6屆“中國(寧波)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
積極培育特色優勢支撐型的精特自主品牌節會項目
“節會”是指節慶和會議。舉辦節會項目具有旅游“集市”功能和擴大舉辦地影響等重要的共性溢出效應。結合寧波現有節會項目和特殊的優勢資源,可重點培育以下四大精品節慶和四大專特會議。
寧波現有的節慶活動不少,既有政府性的,也有民間性。但在諸多節慶活動中,最為突出的有中國(象山)開漁節、中國徐霞客開游節、中國(奉化)雪竇山彌勒文化節和中國寧波港口文化節。它們的主要特點:一是舉辦層次較高、支撐力度大,都是“國”字號的節慶活動,又是以屬地政府主導的重點培育項目。二是支撐要素厚重或主題特色鮮明。如“開漁節”以“感恩海洋、保護海洋”為主題,以“漁文化”為主線,緊密結合了海洋生態發展的先進理念和傳統漁文化傳承與弘揚;“開游節”以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寧海開游為主題,又結合了寧海作為中國旅游日發祥地的地域特色,鼓勵全民出行旅游,帶動消費發展;“彌勒文化節”是寧波特有的地域文化,同時又與寧波實施的“名山”建設戰略和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目標相一致;“港口文化節”體現了寧波古港“活化石”文化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符合寧波“名城名都”建設需要。三是起步早、影響面廣、作用大。這四大全市性的節慶活動分別已連續舉辦19屆、15屆、14屆和5屆,成為國內知名的品牌節慶活動。綜合考慮它們的特點,寧波市應將這四大節慶活動列為重點培育的項目。
會議產業與旅游業密切相關。除北京、上海之外,一般旅游業發展比較好的城市,會議產業相對比較發達。比如杭州的旅游業比較發達,2015年共舉辦各類會議12563個,根據國際會議與大會協會(ICCA)發布的2015年度全球會議目的地排行榜,國內城市中杭州位列第三(僅次于北京、上海),成為全球100強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寧波的會議產業不能與杭州比數量和規模,但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從寧波現有會議論壇項目和需求性要素支撐來看,應重點培育甬港經濟合作論壇、中國(寧波)新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和中國機器人峰會、中國航海日論壇。一是“寧波幫”是寧波“四大名片”之一,而香港又是“寧波幫”在境外最大的聚集地,寧波計劃單列城市地位的確立、第一座綜合性大學的興建等諸多涉及寧波改革開放的大事,與香港“寧波幫”人士的不懈努力和鼎力相助密不可分。同時,甬港經濟合作論壇已連續舉辦15屆,已成為推動寧波與香港多方位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二是寧波是全國首批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新材料產業規模位居全國七大新材料產業城市之首,新材料已經成為寧波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又是“十三五”及今后時期寧波重點打造的三大戰略性產業之一。同時,中國(寧波)新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已連續舉辦12屆,已成為寧波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主要平臺。三是全球已迎來智能經濟的新時代,而已連續舉辦四屆的中國機器人峰會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機器人峰會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界、企業界交流機器人前沿技術、開展機器人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平臺。該峰會從2016年的第三屆開始永久落戶寧波余姚,這是浙江和寧波全方位對接世界智能經濟、智能技術的重大平臺。四是中國航海日是我國涉海領域唯一由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法定節日,也是我國港航領域級別最高、綜合性最強、代表性最廣的一項活動。而中國航海日論壇是中國航海日的主題活動。該論壇已在全國各地舉辦10屆,從2015年的第11屆起長期落戶寧波,至今也已在寧波連續舉辦3屆。這是國家資源與地方優勢的有效結合,有利于論壇可持續化、穩固化、品牌化發展,有利于將論壇打造成為中國航海領域的頂級論壇,也有利于寧波加快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
(作者單位:寧波市會展業促進會)
責任編輯:吳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