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博威集團黨委緊密結合企業實際,抓住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結合點,積極推動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機制“六融合”,形成了“黨建強、發展強”的良好局面。
5月16日,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振鶴作出批示:“博威‘六融合’推動黨建工作的做法經驗值得全省國企及兩新組織學習借鑒。”5月19日,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唐一軍專門作出批示:“認真總結,提煉推廣好博威集團經驗,推動我市基層黨建特別是企業黨建工作不斷創新發展?!?月23日,浙江省委組織部內部刊物《組工情況》也專門刊發了博威集團黨建工作經驗。
動力機制融合:一顆火熱紅心,激活企業一池春水
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和企業主是否重視支持密切相關。博威集團董事長謝識才15年如一日,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法寶,全力支持黨組織各項活動。特別是主動兼任黨委書記,把黨建工作真正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始終倡導“由務虛求務實”的工作導向,堅持“三個有利于”原則,即有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有利于和諧企業的創建,有利于優秀企業文化氛圍的培養,切實抓好科學理論武裝、先進思想引領、榜樣力量示范和正確輿論引導,促進黨組織與企業共同提高、黨員與職工共同進步。
同時,謝識才以身作則落實“三會一課”“黨性體檢、民主評議”等黨內基本制度,經常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組織生活,主動結合企業發展給黨員上黨課,讓黨員強化責任擔當明方向,有力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
決策機制融合:一座航海燈塔,指引企業前進方向
企業健康發展離不開黨建工作的引航把舵。博威集團把黨的領導嵌入到企業決策機制中,推行黨組織班子與企業經營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除了董事長兼任黨委書記,4位董事會成員同時擔任黨委委員,交叉兼職的比例超過50%。6個基層支部書記也全部由下屬企業負責人擔任,在涉及重大決策時黨企同心、上下一致,事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做到黨政聯席、共同決策。
集團黨委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以“黨企聯心、支部聯勤、黨員聯評”為主要內容的“三聯”工作機制;黨組織定期換屆,每個屆期有大方向;每年年初進行專題研究,有年度和月度工作計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日等黨內基本制度也是長期以來不換頻道常抓不懈,成為一種習慣和規矩。事實證明,這樣的制度安排和機制設計,強化了黨組織“兩個作用”,保證了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經營機制融合:一項先鋒行動,引領黨員崗位建功
好的平臺和載體有助于黨員作用的充分發揮。集團黨組織開展的“博威先鋒行動”堅持了十幾年,以“黨員先鋒崗”“黨員攻堅隊”“黨員創新樹”三大載體,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在每一個車間、每一個部門,都設有“黨員先鋒崗”,每名黨員都要亮崗位、亮職責、亮承諾,工作績效當日公布,干好干壞一目了然,促使黨員你追我趕爭當標兵。
在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實施過程中,活躍著十幾支“黨員攻堅隊”,遇到技術創新、專利開發的“硬骨頭”,總是帶頭勇挑重擔、攻堅克難。黨員梅景和裴勇軍分別在錳黃銅和高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如今,企業已擁有國際發明專利2項、國家發明專利40項,承擔國家行業標準修訂26次,技術創新水平在同行業中名列首位。在建言獻策方面,開展“黨員創新樹”包括“創新之葉”“創新之花”“創新之果”創建活動,近5年來先后有257人次提出460個創新“金點子”,其中80%均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用人機制融合:一種先進理念,帶強優秀骨干隊伍
黨組織在做人的工作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博威集團黨委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第一資源”的觀念,深入實施“黨員人才工程”,堅持“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黨員骨干培養成管理人員”,結出了黨員人才培育的累累碩果。青年職工張明1996年進入博威,從基層一線做起,因多年來刻苦鉆研、表現優異,于2006年被發展入黨,之后被黨組織推薦作為骨干進行重點培養,先后5次經歷輪崗鍛煉,2013年被提拔擔任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合金股份”總裁。目前,集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發核心團隊都是黨員。
正是有了這樣的用人導向,黨員身份在博威成為“香餑餑”,每年都有40多人遞交入黨申請書,年均發展黨員8名左右。對企業的每一名黨員職工,黨委還根據工種和崗位區別,細分4個大類24個小類,繪制職業發展路線圖,暢通職位晉升渠道。
文化機制融合:一位紅領人才,創新黨建文化工作
黨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引領先進企業文化建設。2006年,博威集團專門從沈陽一國企高薪聘請了高級政工師董國福擔任專職黨委副書記。這位有著30多年黨務經驗的“紅領”擅長做“潤物細無聲”的黨建文化工作,打造了“博威講堂”“博威先鋒”“博威電子書”3個品牌,至今已先后舉辦“博威講堂”102期,總課時達200余小時,編發《博威先鋒》黨建月刊79期、“博威電子書”87期,累計超百萬字。
在董國福的積極推動下,集團黨委高標準選配30余名基層政治委員,協助支部做好職工紅色宣講、思想疏導等工作,被親切地稱為“紅色布道師”。特別是2016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董國福在“喜馬拉雅”等網絡平臺開設“國福頻道”,已上傳200余個課件,點擊率破萬次。這一新穎的“線上黨課”,受到公司廣大黨員職工的歡迎和好評,讓大家從“要我參加”轉變為“我要參加”。
激勵機制融合:一套留人舉措,凝聚黨員職工力量
抓好激勵機制建設有利于黨建工作凝心聚力。博威集團黨委每年撥付專項資金保證黨建工作順利開展,已累計投入近千萬元,其中投資200余萬元建成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成為黨組織聯系服務黨員職工的精神家園。
集團黨委高度重視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建立福利基金,對家庭困難、重大疾病或家庭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的黨員職工進行重點幫扶,累計投入金額700余萬元、幫扶400余人次;提議設立獎優評先專項基金,每年從黨員職工中評選表彰一批黨建、管理、技術等領域的標兵,并開設股權激勵池,對在企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黨員職工給予股權激勵;建議管理層實施“住房圓夢”行動,興建1484套宿舍供職工免費居住,并為自行購房職工提供10至20萬元額度不等的免息貸款,解決職工后顧之憂,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