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象山縣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以敢打必勝的決心,深入實施“五水共治”專項行動,在全縣上下唱響了一首首現代版大禹治水的壯歌,在去年成功創建為省“清三河”達標縣的基礎上,今年還被授予全省治水最高榮譽“大禹鼎”。
沉甸甸的獎杯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今年象山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堅持“全面排查、全員上陣、全域治污”,聚焦目標、開足馬力、乘勝追擊,向“五水共治”發起總攻,堅決打贏劣V類水剿滅戰,爭當省市全面剿滅劣Ⅴ類水和創建“污水零直排區”的示范標兵。
全面排查
科學制定治水方案
象山對全縣764條河道逐條排查排摸、“號診把脈”,落實“截、清、治、修”組合拳,找準病因、列出藥方,按照“一點一策”要求,精準制定《象山縣“污水零直排”創建實施方案》和《象山縣劣Ⅴ類水剿滅行動方案》。
今年,象山共安排137個治水工程項目,投資11億元,重點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河道清淤、工業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態配水與修復六項工程,計劃河道清淤90萬方、生態修復17公里。計劃6月底前剿滅劣Ⅴ類水體49個,10月底前剿滅劣Ⅴ類縣控斷面水體2個、劣Ⅴ類小微水體77個,年底前全面剿滅劣Ⅴ類水,同時完成四個鎮鄉和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的“污水零直排區”創建任務。
全員上陣
強力推進“剿劣”行動
象山堅持將“剿劣”行動作為檢驗干部能力作風的“賽馬場”、試金石,通過鐵腕治水打造一支“鐵血忠誠、鐵肩擔當、鐵心做事、鐵面無私”的象山鐵軍。“剿劣”行動由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常務副縣長牽頭落實,人大、政協齊上火線,各地各有關部門優先支持,簡化“剿劣”項目審批流程,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該縣深化落實“河長制”,督促各級河長履行“治、管、保”職責,縣級領導帶頭擔任劣Ⅴ類水河長,既掛帥又出征,每半月實地督察一次,鎮級河長每周一次巡查,村級河長全面落實一日一巡河制度。并采取隨機抽查、現場考問、電話抽查等方式,加強對“河長制”的考核力度,還在全市率先出臺問責辦法,進一步強化問責問效,對工作不力、失職失責的單位和個人一票否決、通報批評、嚴肅問責。
全域治污
堅決斬斷污染源頭
象山堅持治污先行,追根溯源、水岸同治、倒逼轉型,全力推動城鄉截污“兩覆蓋”,徹底斬斷城鄉污染源。重點加強高污染行業的整治提升,對多次上“治水黑榜”、被媒體稱為“全省最難治理的河道之一”的爵溪街道燕山河,按照“治源控污、截流納管、清淤疏浚、活水入河”的思路,完成其從“掘地三尺都是黑水”到水清岸秀的蝶變,也倒逼爵溪針織產業轉型升級。
下一步,象山將重點開展17家電鍍行業的深度整治,實施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完成污泥處理處置設施達標改造和入海排污口規范整治,力爭所有污水處理廠出廠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同時,要繼續深化畜禽養殖和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全面推廣城鄉垃圾分類處理,進一步推動資源化利用,降低污染總量。
(作者單位:象山縣委政研室)
點評:一滴水,折射出一支鐵軍重整山河的雄心壯志、壯士斷腕的豪邁斗志、綠色發展的堅強意志。從北侖、寧海、象山的做法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三地在剿滅劣V類水行動中有很多共同點,比如都強調水岸同治、各方聯動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干”。只有眾志成城的決心,真刀真槍地實干,大整大治、風卷殘云,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容反復,才能啃下“剿劣”硬骨頭,更好地助力寧波“名城名都”建設。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