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寧波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擴大有效投資工作推進會。時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唐一軍在會上指出,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出;今天的高質量投資,就是明天的高質量產出。推動經濟平穩增長,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必須有大項目好項目支撐,充分發揮有效投資的拉動作用和主引擎作用。
現階段,寧波應當充分認識本地區投資發展特點,順應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找準薄弱環節,精準施策,將投資作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
當前寧波投資的階段性特征
投資側重于供給端。從投資的組成來看,2016年寧波市建筑安裝工程投資額占比59.8%,設備購置費占15.2%,但企業購置的設備和建筑原材料多從外地購入,對本地產品生產的拉動作用較弱,因此需求刺激作用難以發揮較大效用,投資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在于供給端。
粗放式投資的效果在減弱。一是投資率水平預示投資方式需要轉變。寧波自1987年以來一直處于高投資率(30%以上)水平,2002年后已達到40%以上,近兩年更是超過了50%。總體來看,寧波粗放擴張的投資已經面臨轉型拐點。二是投資的產出效果降至低位。寧波的資本產出比不斷下降,由1995年的77.8%下降到2014年的36.7%,要素質量提升與資源優化配置作用發揮較小,說明傳統粗放的投資方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必須通過轉變方式改善投資供給效率。
推進有效投資的主要路徑
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活力。一是積極拓寬社會投資領域。實行社會資本“非禁即入”機制,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二是加快推動產業投資轉型升級。著力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新材料、高端裝備、新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以及現代金融、創意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的投資,加大對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三是強化對科技創新投資。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創新投入,培育更多的科技型、創新型民營企業,繼續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投資。四是推進大眾創業投資。依托全市高教園區、創業園區、產業園區等平臺,吸引集聚創客服務機構和專業人才。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建設并落實相關扶持政策。
創新投融資模式與機制。一是科學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應用。分類建立PPP項目儲備庫,依托產權、股權等交易市場,建立多元化的推出渠道和退出路徑,保障項目持續穩定運行。二是規范拓展政府融資渠道。用好自發自還地方債等新工具,優化債務結構。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全市國有資本的有序進退和重組整合,推進生產經營與資本運作分離。三是著力擴大直接融資。支持開展股權、債券等直接融資,鼓勵各類資本投資我市優質項目與企業。四是積極采用新手段提升投融資能力。積極推動資產證券化模式發展,鼓勵各類資本發起設立主要投資于公共服務、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基金。創新信貸服務,推進信貸產品期限、還款方式、抵押方式創新,開展知識產權融資、排污權抵押貸款、產業鏈融資等新興業務。
優化資源配置利用效率。一是切實盤活存量土地,優化土地供給結構。建立健全集約用地的激勵約束機制,推行新增建設用地與存量用地盤活掛鉤制度;對工業等生產性用地采取多元化的有償供地方式,深化工業用地分階段權證管理,探索實施“租讓結合”的新型供應制度和彈性出讓年期制度。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市等制度,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二是優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對碎散重疊、進度慢的項目資金,及時整合調整;對于不合理的存量財政資金使用項目要進行調整,取消無效乃至低效的支出,盤活存量資金;梳理各類財政性補助和扶持資金,建立年度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機制。
責任編輯:吳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