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共享單車堆積成山的照片在網上熱傳。照片拍攝者介紹稱,照片中的單車都是從廈門島上運出來的。記者了解到,因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福建廈門于本月初開展了第一輪共享單車清理整治工作,并計劃通過清理整治,減少一半島內共享單車存量。當地已經整治收回共享單車超過8萬輛。(11月27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共享單車發展迅猛,跑出了新業態的高速度,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和便利,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盲目投放、亂停亂放等。為了規范共享單車,一些地方祭出了大批量暫扣的措施,這一扣就扣出了不少“單車墳場”,幾乎每個大點的城市都曾被媒體或網友爆出過“單車墳場”。這些“單車墳場”的規模動輒成千上萬,而其中很多單車的成色還較新,車況良好,就這么在“墳場”里長期遭受風吹日曬雨淋,價值一點點消失,甚至變成廢品,實在是一種浪費。
“單車墳場”的出現也折射出管理的粗糙和被動。城管、交警等管理部門對共享單車的投放量過大、亂停亂放等問題固然應該疏導、規范,但不應該簡單地一扣了之,更不該扣后不管,沒了下文,“單車墳場”不該是共享單車規范治理的結局。
各地管理規范共享單車應該秉持寬容的態度,追求管理措施的科學化、合理化、合法化,依法作出行政決定或行政處置。一方面,地方政府應與單車企業加強溝通,充分共享信息,共同努力,通過市場監測和大數據,通過積極引導,實現單車投放控制、調度的精準化、智能化,以及停放管理的規范化、有序化;另一方面,管理部門在暫扣單車時應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走規范的法律程序,不能跟著感覺走,想扣就扣。在扣車之后,還應該根據事實和法律在法定期限內及時作出處置,該退給企業的退給企業,該沒收的沒收,該拍賣的拍賣,該銷毀的銷毀。
只有依法管理規范共享單車,依法采取相關處置措施,才是一種理性的、負責任的管理態度,才能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共享單車的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