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提出的重大戰略構想,這既是一條通商互信之路、經濟合作之路,也是一條文化融合之路、文明對話之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寧波對外文化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結構逐步優化,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加快對外文化貿易發展,對于拓展寧波文化發展空間,提高對外貿易發展質量,加快寧波“名城名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背景下寧波對外文化貿易優勢
城市區位優勢。寧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節點城市,位于“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交匯處,連接東西、輻射南北、通達江海,在國家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作為世界級港口經濟區和“一帶一路”試點城市,寧波可通過多式聯運直接覆蓋長江經濟帶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直接面向東亞、東盟及整個環太平洋地區,擁有236條國際航線,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系。
文化資源優勢。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寧波是載古絲綢之路的“活化石”,是傳統浙東文化、佛教文化、藏書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與海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具有獨特的“山海匯融、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唐宋以來,寧波對外文化交往發達。天童寺是日本曹洞宗的祖庭;阿拉伯、波斯人在寧波設立“回回堂”;王陽明心學、朱舜水的教育在日本極有影響等。這些都充分說明寧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往頻繁。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是寧波對外文化貿易的重要資源。
文化產業優勢。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家、省級5家、市級28家,國家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15家、省級13家,境內主板上市企業4家,新三板掛牌14家,音王、廣博、得力、大豐、海倫鋼琴等都是蜚聲中外的民營文化企業。寧波民營資本也已成為對外文化貿易重要投資力量。如寧波音王集團收購了世界三大知名音響品牌Studiomaster(錄音大師)、Cadac(卡迪克)、Carlsbro(嘉士博),又獨創了自有出口品牌“音王”系列產品,搶占了該行業的制高點。
文化平臺優勢。目前,寧波文化平臺功能不斷增強,共建成32個市級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其中國家級園區5個、省級園區3個,鄞州國家廣告產業園、寧波國家大學科技園區、和豐創意廣場、象山影視城等特色產業園區集聚了大批的文化創意企業,初步形成功能清晰、定位明確、錯位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空間格局,文化金融服務平臺支撐作用日趨明顯。
寧波對外文化貿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文化貿易是文化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17年1至8月,寧波與中東歐16國進出口額達130.8億元,增長28.3%。其中,出口114.8億元,增長23.1%;進口16億元,增長83.6%。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文化貿易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將為寧波帶來更多的文化貿易伙伴。近年來,寧波企業為文化貿易注入持久動力,對外文化投資步伐不斷加快,文化產品多元化,逐步覆蓋圖書出版、影視、演藝、動漫游戲等領域;投資方式日益多元,設立海外分公司、跨國并購和簽署合作協議等都成為企業對外文化投資的重要方式。如寧波海倫鋼琴成功受讓奧地利百年鋼琴品牌“文德隆”所有權,使“文德隆”成為海倫鋼琴旗下的第二品牌。當前,海倫公司生產的鋼琴約有50%出口歐洲、日本、美國,并被歐洲的近300家琴行、日本的40多家琴行代理銷售。
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要看到寧波對外文化交流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迫切需要解決不少問題。
對外文化創新能力有待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家各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民風民俗存在很大差異,對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要生產出適宜“一帶一路”的文化產品、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對寧波對外文化產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如當前越來越多的科技型文化產品與服務將成為市場潮流,但就目前寧波文化貿易出口來說,以網絡游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等為主要構成的內容性文化產業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
文化貿易融資機制不完善。由于寧波文化產業起步晚,大多數文化企業又都是中小企業,用于銀行信貸的抵押資產有限,可信度不高,造成了銀行對文化企業的“惜貸”“懼貸”。根據一項針對民營制片公司的主要融資渠道進行的調查統計,銀行貸款是民營制片公司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占24%,但由于影視制作業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又由于中國的金融機構目前尚缺少對節目制作機構評估體系,致使很多銀行不愿投資影視節目制作行業。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短缺阻礙了寧波對外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貿易人才緊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部署的逐步實踐,給寧波帶來更廣闊的國際文化貿易市場,但由于現在很多文化企業貿易人員對國內外的政策法規了解不到位,對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摩擦問題掌握不全面,使得許多文化企業在享受“一帶一路”優惠政策的同時,也不得不面臨缺乏一批具有專業水準的文化經紀人、制作人、策劃人,缺少一批既懂文化創意又善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的窘迫局面。文化貿易人才緊缺狀況,已發成為阻礙寧波文化貿易發展、制約寧波文化出口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加快發展寧波對外文化貿易的主要路徑
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它會保護每一個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樹立“大文化”理念,堅持戰略性貿易理論和非均衡發展戰略,推動政府間文化交流與合作深入發展。二要推進文化市場建設。著力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創新文化投融資體制,推動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三要保護合法文化貿易。加大執行力度,堅決打擊走私、盜版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與文化產品有關的知識產權,維護文化市場秩序,規范文化產業有序競爭、健康發展。
培育對外文化貿易專業人才。借助“一帶一路”信息平臺,努力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以獨特的文化資源和完善的體制機制,培養和造就一批文化領軍人才和隊伍,不斷增強文化強市建設后勁。同時,采取多種形式提升人才綜合素質。可舉辦文化產品海外營銷人員培訓班,邀請專家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消費者特點、文化背景、產業環境、政策法規等方面進行深入的介紹和解讀,提升對外文化貿易人才綜合素質。
積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大力弘揚浙東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和中國大運河最南端出海口“兩大品牌”,進一步促進文化元素和城市形象的有機結合。同時,著力優化文化產業結構、提高文化產業集約化水平。適應新型文化消費模式,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加快發展網絡視聽、數字出版、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推動出版發行、影視制作、工藝美術、文化娛樂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演出、娛樂、藝術品展覽等傳統業態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實行多元化產業融資模式。一要細化金融支持對外文化貿易發展措施。鼓勵金融機構探索適合對外文化貿易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積極探索擴大文化企業收益權質押貸款的適用范圍,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二要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運營文化產業。寧波各級政府應給予大型企業以特殊的優惠政策,推動大型企業積極投資文化產業,使融資渠道更加暢通,引導大企業的資金向文化產業流動。逐步放寬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文化產業的限制,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民營、外資文化企業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形成文化投資的多元化、社會化和公共化。三要加大直接融資比重,強化資本市場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要對本地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創造條件,允許和鼓勵我市文化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鼓勵當地文化企業與上市公司合作,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作者單位:寧波海關)
責任編輯:毛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