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醫療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孕產婦死亡率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如何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已成為了各醫療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本文通過孕產婦死亡評審分析孕產婦的死亡原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旨在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同時為孕產婦死亡評審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市級;孕產婦死亡評審;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孕產婦死亡評審,是通過用明確的標準,對孕產婦死亡病例進行系統回顧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醫療保健服務質量的過程[1]。
為了能及時發現在孕產婦死亡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干預措施,以達到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和產科質量、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目的,原國家衛生部專門制定了《孕產婦死亡評審規范》。
我市衛計委領導很重視全市的孕產婦死亡評審工作,十多年來,一直堅持每半年一次的孕產婦死亡評審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孕產婦死亡率由評審前2007年的60.89/10萬分,降低到2016年的12.85/10萬分。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我們在孕產婦死亡評審中所做的工作密不可分。
一、領導重視,及時成立市級各組織機構
在國家出臺《孕產婦死亡評審規范》,及原山西省衛生廳出臺《山西省孕產婦死亡評審辦法》后,我們也及時地出臺了《運城市孕產婦死亡評審細則》,制定了評審目的、評審原則、評審數量、評審時間、評審程序、評審要求、評審報告書寫要求等標準,使孕產婦評審工作有據可依。
我們還成立了《運城市孕產婦死亡評審領導組》,組長由我市衛計委分管婦幼工作的副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婦社科科長擔任,成員為市級婦幼保健院院長及十三個縣(市、區)婦幼保健院院長,以確保孕產婦死亡評審工作能及時、認真、規范的開展。
同時,我們也成立了《運城市孕產婦死亡評審專家組》,并明確了其職責,使孕產婦死亡評審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二、加強培訓,使醫務人員熟練掌握高危孕產婦管理流程
每半年一次的孕產婦死亡評審工作,都能發現我市各助產醫療機構在高危孕產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我們就針對存在的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各種主要因素,進行強化培訓,使廣大產科醫務人員能夠熟練掌握高危孕婦管理的流程及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孕產婦死亡率。
例如,在2010年前,通過孕產婦死亡評審,我們發現,近50%的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產后大出血,為此,我們連續兩年舉辦了有關《產后出血的防治》、《高危孕產婦產后大出血防治最新進展》等學習班。通過學習和培訓,此后幾年,我市孕產婦死于產后大出血的病例大大減少,孕產婦死亡率也明顯降低。
此后的幾年,在評審工作中,我們又發現相當一部分的孕產婦是死于產前保健不夠、自我意識不足,產前根本就不做產前檢查,只是等到妊娠足月了,才到醫院住院分娩。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對基層的婦幼保健院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她們要對懷孕的婦女進行宣教,及時接受產前檢查,及時發現高危因素,并及時處理。另外,我們還要求每個助產醫療機構都要成立孕婦學校,以加強對孕產婦的宣教力度,提高產前檢查率。
從2015年的孕產婦死亡評審情況來看,5例死亡的孕產婦中,有一多半的孕產婦死亡,是屬于非產科原因,可以證明我們的學習培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及時反饋,讓各基層婦幼保健院能及時接受教訓
從十多年來的孕產婦死亡評審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死亡的孕產婦都是死于縣級醫院或縣級婦幼保健院,很少一部分是死于鄉鎮衛生院或家中,死于市級醫院或市級婦幼保健院的孕產婦,均屬于在基層處理不了或已經無法救治的病例。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1,把每次的孕產婦死亡評審結果,都用紅頭文件的形式反饋給各縣(市、區)婦幼保健院,對有死亡病例的婦幼保健院,還強調要求,把評審結果在全院學習傳達,以接受教訓,減少死亡[2]。
2,在每個季度的各婦幼保健院院長例會上,由市級產科專家再次講解各基層婦幼保健院在孕產婦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強化短板的補齊,以提高產科質量[3]。
3,讓由孕產婦死亡病例的助產醫療機構派業務院長和產科主任或經治醫師列席評審會議,在評審過程中,專家可以一邊詢問,一邊教會她們有關問題的解決方法[4],這一舉措,也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在開始評審的前幾年,從來沒有讓助產醫療機構的人員參加,主要是有所顧慮。當決定讓助產醫療機構人員參加后,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據統計,參加過市級孕產婦死亡評審的各助產醫療機構,均未出現再次孕產婦死亡事件,尤其是民營醫療機構。
四、加強干預,不斷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開展孕產婦死亡評審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孕產婦死亡評審,能及時地發現和掌握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干預措施及管理辦法,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為此,十多年來,我們為了降低孕產婦死亡率,除了采取上述的一些措施外,還采取了以下措施,均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一,加強三級婦幼保健網絡建設。目前,在我市的十三個縣(市、區)均有婦幼保健院機構,而且均達到了二級婦幼保健院的標準。能開展產前檢查、高危孕產婦管理等,有三分之一的婦幼保健院還開展住院分娩工作,在市級婦幼保健院的技術指導下和及時轉診下,我市的孕產婦死亡率呈現一個比較低的態勢,達到了《兩綱》的要求。
第二,加大圍生期保健宣傳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目前,在我市,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了99%左右,這也是確保孕產婦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
第三,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產科服務質量。每年,我們都要舉辦市級的有關孕產婦管理、圍產期保健等方面的學習班,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各助產醫療機構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舉辦有關婦產科醫療糾紛防范學習班,目的也是為了減少醫療糾紛,以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
第四,加強母嬰保健執法力度,打擊非法接生。通過多年的執法檢查,目前,我市沒有一家非法接生的醫療機構或個體診所,這也是確保母嬰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
總之,我們以孕產婦死亡評審為抓手,狠抓與孕產婦安全有關方面的各項工作,使我市的孕產婦死亡率逐年降低,目前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但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實施,高危孕婦增多,我們婦幼保健管理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在這種新的時代、新的形勢下,我們將會繼續做好孕產婦的管理,尤其是高危孕產婦的管理,盡量減少孕產婦的死亡,為健康中國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柳林,相曉妹,韓鐵麗等.西安市2011-2015年孕產婦死亡評審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7):4020-4023.
[2]王忠紅,楊旸.2011-2015年黃石市孕產婦死亡原因分析及對策[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19):110-111.
[3]張秀瓊.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有效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2):173.
[4]暨惠萍.孕產婦死亡情況分析及干預措施探討[J].醫藥前沿,2012,02(1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