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后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均行以胰島素注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在行以護理措施后血糖的控制情況與并發癥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血糖達到有效控制,基本恢復正常,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很好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胰島素注射相關知識的了解,促使患者對于胰島素注射操作更為規范,從而有效的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胰島素;注射;護理干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血管之后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非傳染性疾病之一。由于人口老齡化,老年糖尿病的發病率迅速增加。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來說,胰島素是最重要的手段。雖然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注射技術水平有了提高,但仍然常常只關心胰島素的類型、劑量、裝置、注射部位。為了提高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治療效果,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對其采用了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本科室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將患者按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對照組患者30例,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5-73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入院以后給予常規護理措施。
1.2.2實驗組:實驗組患者在入院以后給予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2.1注射前準備 首先,徹底清潔雙手,其次,根據胰島素的類型和血糖值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來注射胰島素 [1]:具體操作如下:① 撕開針座上的紙質的無菌敷貼,暴露出針座,注意避免與針座接觸,以免污染針座。② 將針座末端的針管對準筆芯,旋緊在筆上。③ 取下筆的針冒,注意防止針尖彎曲。④ 排氣:將劑量選擇環選擇在零刻度位置,按順時針的方向將劑量設置在所需要刻度,將諾和筆保持直立,針尖向上,手指輕彈筆身,使筆里的空氣上升至針尖,然后按一下筆尾的拇指按鈕,直到第一滴胰島素排除為止。
1.2.2.2 注射方法 胰島素的注射一般選擇為皮下注射。具體方法操作如下:① 選擇注射部位。在腹部進行注射時應注意要在距肚臍 3~5 cm 的距離內注射,在大腿上注射時只能在大腿前外側進行注射,每兩次的進針點應相距 2 cm 左右。胰島素會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產生硬結,因此注射前應輕輕按壓注射點,看是否有皮下結節,淤血,如果有則另選注射點。② 消毒注射部位注射部位的消毒選用 75% 的酒精,消毒范圍為注射點周圍的 5 cm 處,待表皮酒精完全揮發即可進行注射。③ 注射角度:使用超細超短型針頭注射,可以直接垂直進針。如果使用其他長度的針頭,應捏起皮膚,將針頭以 90 度或 45 度角度快速地插入皮下層進行注射。④注射:進行胰島素注射時,應緩慢注射,確保胰島素注射完成,注射完后等待至少 10 s 后再將針頭拔出,避免針頭漏液。再使用無菌棉簽按壓注射點,同時應立即將針頭從注射筆上取下,以免空氣進入藥液,導致再注射時注射時間的延長,影響注射劑量的準[2]。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l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后,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變化值、餐后2 h血糖變化值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參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其發病率越來越高,時刻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其發病原因與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有直接聯系[3]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升高,中國 20 歲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 9.7% [4],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后的另一個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增長,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也隨之增多。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最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而高血糖則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缺陷而引起的。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間,其血糖會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所以自身的器官便會出現受損、衰退的現象。患者一旦患病以后,根本沒有根治的方法,需要終身進行服藥來抑制高血糖。胰島素注射已經是當前被糖尿病患者最為接受的一種治療手段,本院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滿意度高 [5]。
綜上所述,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很好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胰島素注射相關知識的了解,促使患者對于胰島素操作更為規范,從而有效的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減少合并癥,值得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琳,任道瓊 . 視頻教育在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島素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J]. 護理研究,2016,30(7):893-895.
[2] 呂會新,龐旭哲,耿燁,等 . 胰島素注射量化教育與隨機教育對糖尿病治療效果的對比研究 [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1):16-18.
[3] 齊瑞玲 . 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響 [J]. 中外醫學研究,2011,19(2):6-8.
[4] 蕭建中,楊文英 . 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可能因素以及評估方法對結果的影響 [J]. 中國糖尿病雜志,2010,2(3):161-163.
[5] 吳國京,麥一峰,羅薇 . 動態血糖監測探討 2 型糖尿病患者睡前血糖和夜間低血糖的關系 [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2(0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