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鳥巢式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實時探討分析。方法:從當地某三甲醫院隨機選擇近兩年內出生的100例新生兒作為此次的分析研究對象,將這100名新生兒平均分成對照組和應用組,對對照組實行常規的護理,對應用組的新生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實行鳥巢式護理,對照兩組新生兒的具體表現。結果:應用組新生兒較之對照組新生兒的體重有所增長、出保溫箱時間縮短、血氧飽和度增長。結論: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新生兒的成長,適合醫院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鳥巢式護理;新生兒護理;護理效果
引言
新生兒作為一個剛從母體脫離進入陌生環境中來的特殊群體,他們的抵抗力應該是人生中最弱的時刻,因此,他們的正常成長需要先接受一段時間的積極護理。新生兒時期是他們人生成長發育的起步時期,也是關鍵時期,此時期內受到的護理就直接影響到他們一生。而鳥巢式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具備一定保護效用的護理手段對新生兒時期的嬰兒而言可以有助于他們提高自身的調節功能、免疫功能。
1.資料與方法
1.1選擇研究對象
在本地三甲醫院內近兩年內出生的出生日齡均在0-28天中的新生兒中隨機選擇52例女嬰、48例男嬰,其出生時的體重也均在2.0--4.0kg中。另外,此100名新生兒并不具備任何先天性疾病或其它并發癥,新生兒母親也并不具備心臟病、糖尿病等其它嚴重疾病。選擇的這100名新生兒均有其家屬簽字同意其參與本次研究。之后將這100名新生兒隨機分配成對照組和應用組,此兩組新生兒在性別、日齡、出生體重和身體健康程度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探討方法
首先,對對照組、應用組均實行常規護理,其中就包括將保溫箱中的光線強度調整到柔和、避免箱內的燈光直接照射到新生兒、將箱內的溫度調整到最適宜新生兒生長的溫度、對新生兒所需使用的衣物、尿布和毛巾等均進行消毒處理且切記不能互混、每天定期為新生兒進行身體清潔、保持新生兒身體干燥、定期用75%乙醇溶液為新生兒臍帶殘端進行消毒并仔細檢查查看是否有出血或是紅腫等癥狀出現、用棉球沾生理鹽水為新生兒清理眼睛等部位、在喂新生兒喝奶后及時為他們清潔口腔保證口腔的健康、定期為新生兒清潔鼻腔保證新生兒的呼吸通暢等護理內容。
之后再對應用組的50名新生兒實施鳥巢式護理。首先,取出一條浴巾,將其對角按照滾筒式的方式卷成橢圓型鳥巢式。其次,用膠布將浴巾固定成型且鳥巢式浴巾的長度應當要包含所需使用此浴巾的新生兒的整個長度,而寬度則固定為新生兒的肩寬長度,高度約為10cm,再將新生兒的頭肩部枕于鳥巢式浴巾約為5cm高的接口處。最后,讓應用組的新生兒呈屈曲狀即四肢靠近身體,蜷臥于鳥巢式浴巾內。
1.3分析指標
經過一段護理時間后,實時記錄應用組、對照組新生兒的體溫、血氧飽和度、平均睡眠時間、出保溫箱時間、身高和體重的情況。
2.結果
通過對應用組、對照組新生兒進行相同時間的護理后,根據護理過程中的記錄數據可以得知,應用組新生兒的體溫波動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新生兒,而其血氧飽和度較之對照組新生兒也有明顯增高。其次,應用組新生兒的平均睡眠時間、身高、體重都明顯高于對照組新生兒。最后,接受過鳥巢式護理的應用組新生兒其出保溫箱的時間較之僅接受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新生兒有明顯的縮短。
3.結語
處于新生兒時期的嬰兒其抵抗力大多較弱,此時間段是他們死亡率最高的時期,因此,新生兒必須在此時期內接受精心的護理。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升高,醫學的水平也在不斷進步,人們對于新生兒應該接受的護理質量提出來更高的要求,鳥巢式護理方式便是在此種情勢下發展而來的一類模擬新生兒在母體中的生長環境,為了讓新生兒更好的適應外部環境,讓他們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有足夠的安全感的護理方式。
新生兒初接觸外部環境時由于其體溫調節中樞發展還不夠完善導致他們的體溫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有所波動,繼而影響到他們的各項其它生理功能。根據文章中的研究可以發現,當新生兒接受到鳥巢式護理后,他們的體溫波動幅度會更小、其血氧飽和度會更高,如此便可以更好的控制其心率,增加其睡眠時長。如此便可以說明鳥巢式護理可以為新生兒提供一個相對而言更加穩定的、更加適合他們生長的環境溫度,從而可以縮短他們出保溫箱的時間,對他們的各項生理指標都有促進作用。
終上所述,在新生兒護理中,鳥巢式護理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新生兒的血氧飽和度、為新生兒的生長提供一個非常適宜的環境,還有利于新生兒的身體狀況,優化他們的體質。這對醫院的臨床應用有著非常好的效果,若其可以在臨床上得以推廣應用,便可以為造福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肖國連,潘冬梅,尹沁蕾.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08)
[2] 高瑩.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