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在婦產科并發癥中產后出血較為常見,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護理與搶救,將導致大出血,嚴重危害產婦的生命安全。本文加強了對產婦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我們通過對84例產婦情志護理、產后出血的護理、以及相關出院指導的加強,觀察產婦產后出血持續的時間、平均出血量及護理的滿意度。經過護理,產婦產后出血持續的時間為21.26±1.37天,平均出血量為201.57±1.64ml;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8.79%。我們認為加強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有利于減少產婦產后的出血量,防止發生大出血的危險。
二、前言
產后出血病情進展迅速,來勢兇猛,大量迅速的出血可導致產婦失血性的休克,目前仍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應加強對產婦心理、生產過程及產后等方面的護理干預,以防止大出血。
三、資料與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進入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產后出血的產婦為研究對象,其中有47例在我院住院分娩,有37例在院外以產后出血轉入我院;通過陰道進行分娩的有69例,其余15例為剖宮產。
納入標準:⑴產婦產后24h出血量達500ml;⑵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⑴嚴重全身性或系統性疾病;⑵不配合。
護理方法
⑴本院產婦發生產后出時,或出血產婦入院后,嚴密監測其產后血壓、心率及呼吸等生命體征以及神志變化,仔細觀察產婦的嘴唇、皮膚、指甲、粘膜的顏色變化,檢查四肢的溫濕度與尿量、尿色,以及時發現休克的早期征兆。使產婦保持凹臥位,將其頭部及胸部抬高10°~20°之間,將下肢抬高至與身體呈20°~30°角,同時迅速建立兩條以上良好的靜脈通道,及時做好血型的檢測及交叉配血等工作,給予出血產婦快速的血容量補充,根據產婦的病情遵照醫囑進行輸液輸血,注意把握輸血及輸液的速度,以維持足夠的循環血量,仔細觀察產婦的自覺癥狀,防止過多、多塊的輸液造成其發生肺水腫。密切觀察出血產婦的血液性狀,以便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時能夠及時發現。⑵徒手輕柔按摩產婦的子宮底,以刺激其子宮的收縮,使宮腔內的積血受到壓迫后徹底排出,具體的操作為:護理人員以一手拇指在前,其余四只手指在后的手勢于產婦的下腹部進行均勻而有節奏的按摩,至宮縮恢復正常方可停止,同時按壓宮底,將宮腔內的積血擠出。若積血排出效果不佳,可采取腹部-陰道雙手壓迫子宮法,具體的壓迫方法為:將戴無菌手套的一只手深入產婦的陰道內,于陰道前彎隆處握拳,將子宮前壁頂住,以另一只手按壓腹部子宮前壁,造成子宮前屈狀態后,將陰道內與腹上的兩只手相對緊壓,同時對子宮進行有節奏地按摩,按摩時間以恢復并保持正常宮縮為止,一般為5~15分鐘;按摩時可輔助使用10U催產素(與約20ml濃度為10%~25%的葡萄糖液充分混合)肌注或靜脈緩慢推注,再以同樣的注射方法給予0.4mg麥角新堿治療,注意若產婦有心臟病及妊高癥則禁用。謹遵醫囑輔助使用米索前列醇及縮宮素等宮縮劑,恢復正常宮縮;若上述藥物無效,則給予產婦宮腔填塞或二線藥物前列腺素制劑進行治療。準確收集并測量產婦的出血量,仔細觀察血液的顏色及氣味,檢查有無凝血塊等。⑶及時給予出血產婦流量為4~6L/分鐘的鼻導管吸氧,通過吸氧,增大產婦血液與肺泡的氧化作用,以快速改善其由于出血而導致的缺氧癥狀,保持呼吸暢通。檢查是否存在陰道、宮頸及子宮損傷,若發現傷口應及時給予縫合;耐心耐心聽取產婦的敘述,給予其相應的心理支持,適當告訴產婦有關的病情,增加其對病情的了解,增強其安全感。護理人員在協助處理出血的過程中應沉著冷靜,切勿手忙腳亂,做到聽從指揮,有條不紊,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心與同情心,端正服務態度,以幫助產婦及家屬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⑷產婦出血停止后,應給予其適當的安慰,鼓勵并幫助其進食營養粥及富含蛋白的食物,密切觀察其血壓、脈搏、子宮復舊情況、宮底高度及引導的流血量,于產房觀察2小時后若無異常則可移至病房;指導并監督產婦及時將膀胱排空,以免膀胱脹大阻礙宮縮;指導產婦不定時地捻轉乳頭,鼓勵其母乳喂養,通過嬰兒吮吸乳頭,以刺激子宮的收縮,防止出血。
四、結果
觀察出血產婦出血持續的時間、平均出血量及產婦與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其中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但仍需改進與不滿意3個等級,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護理后,參與本次研究的84例產婦產后出血癥狀均得到有效治療,由記錄的數據可知,產婦出血持續的時間為21.26±1.37天,平均出血量為201.57±1.64ml;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8.79%。
五、討論
產后出血主要由宮縮乏力引起,而造成宮縮乏力的原因除了病理及生理的因素外,還包括產婦的心理因素,產婦由于產前未能得到相應的生產健康教育與相應的心理支持,如擔心分娩不順利及胎兒不正常等[2]。因此,應根據產婦存在的不同負面心理給予其個性化的心理疏導,使其能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分娩。除此之外,孕產婦的保健水平不高也極易導致產后出血,而其保健水平的高低與能否享受保健服務與自我保健意識的強弱成正比,應加強孕產婦保健知識及住院分娩意義的宣傳,以降低產后出血的危險。另外,剖宮產易導致子宮的同時還存在手術切口的出血,使得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增加,應鼓勵患者進行順產,降低剖宮產率,對剖宮產的圍術期進行密切的觀察與護理[3-4]。加強產婦產后出血的護理,通過心理疏導,并給予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以及鼓勵母乳喂養的方式,緩解產婦出血后的緊張情緒,在短時間內阻斷出血并補充血量,增大宮縮,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5]。
參考文獻:
[1]譚建華,李紅.影響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01):93-95.
[2]郭燕玲.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方案[J].中醫臨床研究,2015,7(33):64-65.
[3]陸琴,李文佼,金皖玲.嚴重產后出血的診治體會[J].中國臨床醫學,2015,22(01):86-88.
[4]馬春藝,劉增佑,張小平.剖宮產產后出血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綜述,2015,21(15):2852-2854.
[5]李玫.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心理狀態及產后出血的影響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0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