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引起輸液反應的各種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及時給予有效準確的護理干預,預防和減少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輸液反應 原因 護理對策
靜脈輸液是將大量無菌液體通過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措施。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輸液反應時有發生,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作為護理工作者,進一步提高對輸液的認識十分重要,了解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癥狀及處理,杜絕輸液反應的發生。
一、輸液反應發生的原因:
1.致熱原
1.1[1] 包括異性蛋白、死或活菌體和細菌代謝產物(毒素),而后者是引起輸液反應的主要因素,特別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內毒素致熱性最強,反應嚴重,需要及時處理,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1.2 一次性輸液器及注射器在生產過程中帶入的機械微粒、因塑料管中未塑化的高分子異物都可能成為致熱原。
2.藥物因素
2.1液體的質量:液體在搬運、儲存及使用中,若發生碰撞出現細小裂紋,或瓶口松動漏氣而造成微生物污染液體,特別是含糖的液體極易變質。
2.2熱原迭加:靜脈給藥,聯合用藥比較多,各藥的致熱物質迭加在一起,可能超過閾值發生熱原反應[2-3]。
2.3溶劑選擇不當:如生脈、銀杏葉等中草藥劑,其成分復雜,如果選擇不當的溶劑,藥物與液體配伍后發生氧化、聚合或由于PH值改變而產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以及其它致敏物質等[4]。
3. 操作因素
3.1 目前都采用封閉式輸液,出多少液體就要進多少空氣,如果由于進氣針過濾裝置不良或使用短針頭,經過藥液的洗滌,可將空氣中的細菌和塵粒隨之帶進藥液,而造成污染。
3.2 操作前不注意手衛生,洗手后用白大衣或不潔毛巾擦手造成二次污染;無菌操作觀念不強;配藥室空氣潔凈度不符合要求;碘酒、酒精沒有定期更換,消毒劑不合格對皮膚消毒不徹底,或者針頭未順利刺入,反復同一針頭試刺而誘發輸液反應。
二、預防輸液反應的措施
2.1 配制藥液前30分禁止打掃治療室衛生,輸液前一定要注意手衛生,洗手、戴口罩,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原則,仔細檢查藥物顏色、透明度、藥瓶有無裂痕,發現異常禁止使用,以確保用藥安全。
2.2 在輸液前應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對精神緊張、恐懼輸液的消除不良情緒,給予安慰及心理疏導。
2.3 注意藥物配伍禁忌,沒有把握的藥物不放在一起混合使用,輸液中盡量避免多種藥物聯合應用,輸入中西藥之間要用0.9%氯化鈉沖管,防止混合反應。另外,由于反復多次穿刺膠塞會使藥液中的微粒增加;安瓿折斷時會產生肉眼看不見的玻璃碎屑等輸入體內也會發生熱原樣反應,故加藥后的藥液應做澄明度檢查,發現異常應立即棄去,安瓿折斷前要用碘酒棉簽擦去玻璃碎屑。
2.4 靜脈穿刺時應選用平直柔軟有彈性的血管,避開皮膚感染、滲出的部位,避開皮膚病、血腫的部位,以免將皮膚表面的細菌帶入血管,引起輸液反應。
2.5對加有降壓藥,升壓藥以及抗心律失常的藥物等,開始輸注時必須從每分3-5滴開始,根據療效調整滴數,最好使用微量泵或者輸液泵輸入,提高用藥安全。
2.6 液體輸畢及時更換,對于加壓輸液的患者要專人看護,避免造成空氣栓塞。
2.7 病室環境衛生也很重要,凡在輸液期間不得打掃衛生,減少人員探視,防止環境污染。
三、輸液反應護理對策
一旦發生輸液反應,應立即停止輸液,通知醫生,并保留余液和輸液器進行檢測,查找反應原因,同時建立新的靜脈通路以備急用。給病人吸氧,同時備好急救藥品和物品,穩定病人及家屬的情緒,配合醫生治療,除以上內容,還應做好以下幾點[5]:
3.1 對發熱反應的患者給予物理降溫,溫水或30%-40%酒精擦浴,冰袋敷于額部、腋下,腹股溝等處,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觀察體溫變化,做好記錄。
3.2 對過敏反應的患者,遵醫囑立即給予0.1%腎上腺素0.5-1ml肌注,嚴重者必要時給予氣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3.3 對于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的患者,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6-8升/分,濕化瓶內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取端坐位,以減少下肢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擔,遵醫囑給予鎮靜劑、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藥物,注意保暖,嚴格記錄出入量,加強心理護理。
3.4 疑為空氣栓塞的患者,立即給予左側、頭低足高臥位,以便空氣集聚于右心室,避免阻塞肺動脈口而分次少量進入肺動脈,挽回患者生命。
總之,靜脈輸液作為迅速補液和給藥的重要途徑,在疾病的救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數的輸液不良反應是可以預防的,靜脈輸液不單單是一項護理操作,而是一個完整的操作程序,操作前對患者的完整評估,藥物因素,環境因素等等,除了做好常規護理外,還應有預見性的觀察,作為臨床護理工作者必須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技術,較高的理論水平,高度的崗位責任心,了解輸液反應的各種原因癥狀表現,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有效準確的護理干預,預防和減少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做好自己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呂利明、王志穩 安瓿類藥液抽取過程中微粒控制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 2007.23:62-64
2.龍丹鳳、房丹秀、康曉曉 臨床輸液反應的因素與護理研究(J)2014.49(10):666-668
3.陳秀強 臨床輸液反應的因素【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4.34(12):737-738
4.楊丹 靜脈滴注用抗生素粉針劑中不溶性微粒考察【J】中國藥學雜志2014.49(10):670-672
5.羅建華 靜脈輸液意外及其對策 【J】中國臨床醫生 2000.2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