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綜合護理干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即參照組與干預組,各42例。參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對兩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比較。結果:干預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為4.8%,護理滿意度為95.2%,相較于參照組患者的23.8%、81.0%,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更好,能夠顯著減少患者夜間低血糖的發生,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綜合護理;夜間;低血糖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代謝疾病,多見于老年群體,具有遷延不愈、病程長的特點[1]。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癥較多,如腎臟并發癥、心腦血管并發癥等,在并發心腦血管疾病后,經常伴有低血糖癥狀,若發現不及時,會導致患者腦功能紊亂,損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一定要加強護理干預,防范夜間低血糖的發生。本文現對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即參照組與干預組,各42例。參照組患者中,女19例,男23例;年齡在60~85歲之間,平均為(75.1±3.0)歲;病程在3~10年之間,平均為(7.6±0.6)年。干預組患者中,女18例,男24例;年齡在61~85歲之間,平均為(75.5±3.1)歲;病程在2~10年之間,平均為(7.3±0.7)年。對比分析患者上述數據資料可知,組間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比較。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即患者入院后介紹有關注意事項,加強日常交流溝通,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定時通風,并定期檢查等。干預組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即(1)臨床監測: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意識活動進行密切觀察,每隔30min觀察1次,并評估患者是否出現渾身乏力、面色蒼白、嗜睡等癥狀;因為低血糖時無典型癥狀,而夜間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易致使患者昏迷,所以,一定要加強夜間巡視,對年齡大、血糖水平不穩患者予以重點觀察,并定時監測患者血糖水平。(2)心理護理:患者入院時,主動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并介紹醫院環境與有關規章制度等,消除患者陌生感、緊張感,同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調整患者心理狀態,進而積極配合治療。(3)健康宣教:一旦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就會引發各種并發癥,所以,一定要加強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告知有關注意事項與應急措施,以此增加患者自我識別及救治知識,更好的配合治療。(4)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并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馬上通知醫生,從而給予及時、恰當的處理。(5)定期監測血糖:在胰島素治療階段,如果增大患者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用量時,一定要加強血糖水平監測,重點時段為餐前、午夜零點、凌晨3點。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比較。(1)低血糖判定標準為:患者血糖水平≤3.9mmol/L[2]。(2)采用自擬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主要包括護理技能、護理態度、健康宣教等,分值在0~100分之間,非常滿意>90分,一般滿意60~90分,不滿意<60分,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將兩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的數據輸入SPSS 20.0版統計學軟件中予以處理,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并進行x2檢驗,如果數據比較結果P<0.05,說明兩組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
干預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為4.8%(2/42),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23.8%(10/42),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6.2222,P=0.0126<0.05)。
2.2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2%,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1.0%,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而低血糖作為糖尿病患者的一大高危并發癥,如果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就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現階段,經臨床研究顯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加強夜間低血糖監測,重視觀察與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夜間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3]非常相似,由此可以看出,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病情,減少夜間低血糖的發生,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出現低血糖現象來說,給予及時判斷與糾正,可逆轉短期內低血糖導致的腦損傷;通過對血糖水平的定期監測,及時發現患者異常情況,從而給予恰當處理;此外,根據患者具體癥狀,合理調整用藥劑量,保證患者用藥合理、科學,減少不必要的并發癥,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更好,能夠顯著減少患者夜間低血糖的發生,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代亞麗,劉連君,余丹,等.綜合護理干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2):169-170.
[2] 江靜.綜合護理對老年人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效果臨床觀察[J].淮海醫藥,2016,34(04):490-491.
[3] 張雅惠.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護理干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5,13(0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