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無縫隙護患溝通在泌尿外科護理中效果分析。方法:將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分組進行溝通對比分析。研究組患者采用無縫隙溝通法,對照組患者用傳統護患溝通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無縫隙護患溝通方式,可明顯提升患者的臨床配合度,提升治療效果,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關鍵詞:護患溝通;泌尿外科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不斷升高,嚴重影 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護患關系已經逐漸成為臨床護理的重要指標[1,2]。要維系良好的護患關系,必須進一步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和配合。泌尿外科疾病的患者一般伴有留置尿管,對患者生理與心理造成雙重刺激。對于該類患者,更要加強溝通。我們針對具有雙重陰影的采取無縫隙溝通,效果明顯較好。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臨床均診斷為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共計300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50例平均年齡為范圍在36歲~85歲,平均年齡(71.2±9.8)歲,兩組研究對象上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按照相應病情施治,均由同一組護士進行護理。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溝通方式,研究組患者應用無縫隙溝通方式。對研究組患者的具體護理方式如下:
1. 2. 1 高尚的職業操守 是否具有高尚的職業操 守是護士能否實現滿意的護理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護士要用真心去對待患者,才能充分贏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護士要學會換位思考,從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其心理動態和具體意愿,掌握其心理活動規律。只有將心比心,才能嚴格按照職業操守耐心、細心、恒心地進行護理工作[3]。在對患者進行護理 時,一切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工作,充分考慮具體過程以及患者的生理變化過程,針對不同的階段開展相應的護理。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切實做到為患者著想,以推進患者盡快康復做為首要目的。
1. 2. 2 因人施護 患者入院后,護士要對其個性進行必要的調查和觀察分析。通過患者本人或者親屬,充分了解其具體的性格、愛好、忌諱等,以此為依據同患者進行溝通,盡量培養融洽的氛圍,實現 有效溝通的目的。在與患者進行對話時,可就其關心的內容展開,充分建立共同語言,贏得其信任。在此基礎上,圍繞病情進行護理,可以實現患者更好的 依從性。針對患者的具體本性開展溝通護理,可以取得更高的滿意度。
1.2.3 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 溝通技巧主要包括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①外在方面,護士要注意自身形象,要以親切的形象示人;舉止要得體,不能太過冷漠或者過度親昵;語言要親和,注意聲調和語氣,切忌粗暴對話;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解釋時,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對于溝通較為困難的患者,要冷靜對待。②內在方面,護
士要注意提升個人修養和業務技巧。主要是要形成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針對不同背景、身份、文化以及職業的患者開展相應的護理溝通工作。通過兩方面的結合,就能夠為無隙溝通護理奠定基礎。
1. 2. 4 因病施護 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合理的護理,對患者耐心講解病情,特別是對有留置尿管的患者,要耐心疏導,給其自身心理帶來的羞愧之心,加強安慰,詳細告知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項。要口語化施護和健康教育,以免患者及家屬聽不懂,帶來困惑。可以同病房患者和同類患者共同宣教,相互學習。
1. 3 結果 患者在出院前護理部和科室共同自行設計滿意度調查問卷。試卷以百分制,主要內容包括護士的語言、技巧、方法、健康教育宣教以及信任度等。如表1
2討論
溝通是醫患護患的重要橋梁。以上綜述傳統的護患溝通該方式易導致投訴與爭執。如今,護患關系已逐漸成為提升臨床護理水平的重要環節[4]。護患之間的間隙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護士沒有認真履職,對患者的關心不足,未將護理工作做到位,甚至認為患者是有意刁難自己;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對護士的不信任,難以配合護理和治療。
總之推行無縫隙護患溝通,一方面促進了護患相互理解包容,共同創建了醫療環境和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度,從而實現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無縫隙溝通既提升護士的綜合能力,又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對于改 善護患關系、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也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媛. 分組連續排班模式在心血管內科的應用[ J]. 海南醫學,2011,22(16):42-44.
[2]辛瓊.淺談護患溝通技巧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2(22):121-122.
[3]萬淑芳,萬曉芳.護理風險管理在基層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實踐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2):89-90.
[4]廖厚瑩,蔡明春. 護患溝通關鍵環節探討[ J]. 衛生職業教育,2011,23(23):25-26.
作者簡介:
劉瑞芬;學歷:護理本科;職稱:護師;科室:泌尿外科;研究方向:尿道下裂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