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膽結石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術前術后護理、心理護理、將康教育;常見并發癥的護理等各方面措施。結果:通過精心的護理措施后膽結石患者手術的成功率比以前只進行常規護理的成功率有少量提高,并發癥發生率比只進行常規護理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結論:準確掌握膽結石患者術前術后的狀態,病對患者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明顯地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提高了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膽結石;術后;術前;護理
(一)概述
膽石癥藏醫學屬于“赤占”(藏語譯音),即“痞病”。由于內外因素破壞人體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之間的動態平衡而誘發疾病。精華物質得不到吸收,并向膽道系統流入混合膽汁,在“隆”的作用下不斷積累沉淀,形如水垢殘留在水壺一樣,久而久之就會在膽道系統內結成小石塊樣。 近年來隨著營養、衛生狀況的改善,膽囊結石的比率逐年增加。膽石按所含成分分為3類: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和混合結石。膽囊結石在臨床上分為3期,為無癥狀期、癥狀期和伴并發癥期。目前,臨床上治療方法較多,有溶石療法、體外震波碎石法、經皮膽囊切開取石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傳統膽囊切除等。
(二)護理評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既往有無反酸、噯氣、上腹飽脹和類似發作史,家族中有無類似疾病史。
2.臨床表現:可因結石的大小、部位、性質,有無梗阻、感染等而不同。僅在體檢、手術時發現的結石,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單純性膽囊結石、無梗阻和感染時,常無臨床癥狀或僅有輕微的消化系統癥狀。當結石嵌頓時,可出現下列癥狀和體征。
(1)腹痛:常發生于進油膩飲食后,膽囊收縮,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膽汁排空受阻,膽囊內壓力增高,膽囊強力收縮而出現右上腹部突發劇烈絞痛。疼痛為陣發性,可向右肩胛部或背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和發熱。病人右上腹部有壓痛和肌緊張。有時可在右上腹部觸及腫大而有觸痛的膽囊。若膽囊穿孔,疼痛程度加重。右上腹部肌緊張范圍擴大,有明顯壓痛、反跳痛。檢查者將左手平放于病人的右肋部,拇指置于右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囑病人慢慢深吸氣,使肝臟下移,若因拇指觸及腫大膽囊發生疼痛而突然屏氣,稱為Murphy征陽性。
(2)消化道癥狀:常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部不適等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
(3)綜合征:較大的結石長時間嵌頓和壓迫膽囊壺腹部或頸部,尤其膽囊管與膽總管平行時,可引起肝總管狹窄或膽囊膽管瘺,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膽囊炎、膽管炎和梗阻性黃疸。
(4)中毒癥狀:隨膽囊炎癥反應程度,病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脈搏加速等感染征象,嚴重者可出現感染性中毒癥狀。
(三)膽結石護理措施
1、術前準備
(1)、完善術前相關輔助檢查。
(2)、指導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半流質或普能飲食。
(3)、按醫囑予治療措施,必要時應用鎮痛藥物,急性期應積極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以改善全身情況。
(4)、患者如有中毒性休克表現,應先補足血容量,用長壓藥等糾正休克,等病情好轉后手術治療。
(5)、黃疸嚴重者,有皮膚搔癢,做好皮膚護理。防止搔癢的皮膚破損,出現皮膚感染,同時由于膽道內膽鹽缺乏,維生素K吸收障礙,容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礙,術前應注射維生素K。
(6)、消化道準備:術前12小時禁食,4-6小時禁飲水,防止術中和術后嘔吐,甚至誤吸、窒息。
(7)、呼吸道準備:男性應戒煙,指導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必要時予霧化吸入,利于排痰和抗炎。
2、術后護理
(1)、術后予去枕平臥位直至病人麻醉清醒,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生命體征平穩改為半臥位。以利于引流。
(2)、給予吸氧、連接心電監護,定時監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觀察腹部體征。
(3)、保持病房安靜,限制探視人員。
膽結石患者在做完膽結石手術后,身體會有一個虛弱過渡期,在這個期間患者家屬和患者自身都要嚴格注意生活,手術后須進食,待排氣后,依據腸蠕動情形采漸進式飲食。術后多做深呼吸、咳嗽,并每兩小時在床上翻身運動,以利肺部擴張,促進傷口愈合。
(4)膽結石患者在手術后一般在24小時,肛門排氣了,患者沒有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的現象,才可以吃東西。
(5)膽結石患者在手術后要多做深呼吸,并每兩個小時在床上翻身運動,這樣有利于肺部的擴張,促進傷口的愈合。
(6)護理患者的家屬要陪同患者早下床活動,預防手術后的并發癥發生,不能總躺在床上休息。
(7)膽結石患者在手術拆線后的2天才可以淋浴。
(8)膽結石患者在手術后的6周內,要避免提2公斤以上的重物,以防止腹壓增加。
(7)情志方面:保持心情舒暢,情緒要穩定、愉快、避免憂思惱怒。可減少膽囊炎的發作。加強巡視,多與患者溝通,并指導家屬經常陪伴鼓勵患者以給予精神安慰急躁時學會自控.遇事冷靜,不急于求成。
(8)健康指導:患者應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抑郁、惱怒等。疼痛劇烈時以移情卻病法幫助患者緩解病痛。急躁時學會自控.遇事冷靜,不急于求成。
(9)飲食指導: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食蔬菜、水果和魚類。少吃肥肉、奶油、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多脂肪類食物;食譜以瘦肉、魚、豆制品、蔬菜、水果及米面為主;可選用蘿h、白菜、香菇、木耳、茭白、馬蘭頭、山楂、玉米須、綠豆、赤小豆等。如:馬蘭頭炒千絲,茭白炒肉絲、綠豆甘草湯或可用金銀花、玉米須、金錢草煎湯代茶飲;忌食辛辣、酒類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飲食要細軟易于消化,少吃多餐。
(10)膽結石手術后遺癥及健康指導
患者膽囊切除后,膽道內膽汁的逆流現象增多,因而膽道感染的機會也增加,切除膽囊后,空腹時膽汁也會連續進入腸道,沒有食物和胃酸中和,膽汁在十二指腸蓄積,達到一定壓力后逆流入胃,膽汁中的卵磷脂對胃黏膜的損害很大,會引起膽汁反流性胃炎,嚴重時患者會現出現劍突下燒心樣疼痛,嘔吐膽汁和出現體重明顯減輕的癥狀。此外,作過膽囊切除的病人,膽總管常常擴張,以部分地代替膽囊的功能。如果膽管代償功能失調,則在進食脂肪飲食后,也可出現類似膽絞痛等癥狀,所以膽囊切除術后的病人,也應該忌脂肪飲食,至少在手術后的1~2年內,應該忌脂肪飲食。所以,給病人做好這方面的健康指導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