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比西酞普蘭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抑郁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硬幣法分為對照組(n=40)和試驗組(n=40),對照組選擇氟西汀治療,試驗組選擇西酞普蘭治療,對2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試驗組治療前、治療2周后、4周后、6周后HAMD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2周、4周、6周的TESS評分均明顯高于試驗組,兩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西酞普蘭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相當,但西酞普蘭起效迅速,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推廣使用。
關鍵詞:抑郁癥;氟西汀;西酞普蘭
抑郁癥是老年患者的常見病,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發展,老年抑郁患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其具有大大減弱患者機體各項功能,還會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增加自殺風險,不僅大大增加患者家庭壓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負擔。考慮到老年群體生理功能比較特殊,再加上存在較多的合并癥,耐受性有限,因此選擇抗抑郁藥物時必須符合有效、安全的基本要求[1]。氟西汀和西酞普蘭是臨床治療抑郁癥的常用藥,二者均屬于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為評定兩種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本文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抑郁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抑郁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均符合CCMD-3(第3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不存在酒精和藥物依賴性、無任何軀體疾病和精神性疾病,近2周內未接受其他抗抑郁藥物治療。按照硬幣法分為對照組(n=40)和試驗組(n=40),對照組男、女患者各自為23例、17例,患者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56.4±11.5)歲;病程2個月-30個月,平均病程(17.5±8.4)歲。試驗組男、女患者各自為24例、16例,患者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57.3±10.9)歲;病程3個月-29個月,平均病程(18.2±8.3)歲。在基線資料統計對比上,兩組之間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氟西汀(國藥準字H20064844,蘇州中化藥品工業有限公司,藥品規格:化學藥品,20mg)治療,初始給藥劑量為每天10mg,依據病情變化逐漸加量至每天20-40mg。試驗組選擇西酞普蘭(國藥準字H20080788,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規格:化學藥品,10mg)治療,初始給藥劑量為每天10mg,依據病情變化逐漸加量至每天20mg。兩組均接受連續6周的治療。治療過程中禁止同時服用其他抗抑郁藥物,睡眠質量不佳者可予以相應劑量的苯二氮卓類藥物改善睡眠。
1.3 觀察指標
采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4周、6周的抑郁程度進行評定,分數越高表示抑郁越嚴重[3];治療過程中采用TESS(癥狀量表)對不良反應進行平評定,分數越低,表示安全性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得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進行分析,HAMD評分、TESS評分使用( )加以描述,組間對比應用t檢驗,P<0.05證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2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的差異
對照組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及治療6周的HAMD評分與試驗組進行統計比較,組間未出現顯著性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2.2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的差異
試驗組治療2周、4周、6周的TES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3 討論
抑郁癥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其患病數量逐年增多,且年輕化趨勢明顯。該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家庭和社會壓力。抗抑郁藥物是臨床針對抑郁癥的首選治療方案,SSRIs作為新型抗抑郁藥物,其具有廣泛的治療方位,且抗抑郁效果良好,無明顯副作用,服用起來方便快捷,可使藥物效果得到較好維持,故目前已經在臨床中得到普及應用,并逐漸成為抗抑郁的一線藥物。對SSRIs之間進行比較,對合理選擇治療藥物具有重要意義。氟西汀和西酞普蘭的藥物性質均為SSRIs,二者對抑郁癥的治療效果非常相似,但彼此之間又各具優勢和不足,其中的西酞普蘭是新型可選擇性的5-HT(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其可對5-HT再攝取進行有效抑制,起效迅速,且無明顯抗膽堿效應。本品對CYP450不會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所以藥物相互作用比較少。其對抑郁癥之所以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分析可能與抑郁癥的發病機制和5-HT系統功能低下存在密切關系這一點具有直接性關聯。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2周、4后、6周的HAMD評分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兩組各時間段TESS評分比較,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西酞普蘭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相當,但西酞普蘭起效迅速,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于浚玫,白鳳鳳.艾司西酞普蘭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8):1120-1122.
[2] 董少鵬.艾司西酞普蘭和氟西汀治療首發抑郁癥的療效及認知功能影響比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2):198-199.
[3] 郭利群.西酞普蘭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