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放療及根治性放療的療效比較。方法: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7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2組/39,對照組給予術后放療,觀察組給予根治性放療。探究2組食管癌患者的QLQ-QES18評分和生活質量(QLQ-C30)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QLQ-QES18評分與生活質量(QLQ-C30)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術后放療與根治性放療均能食管癌患者治療起到作用,但根治性放療臨床效果更好,生活質量更優。
關鍵詞:老年食管癌;術后放療;根治性放療
一般最常見的治療老年食管癌的方法即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老年身體素質不夠好,手術治療常常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1]。放療是手術中至為重要的一環,它能促進患者疾病治愈情況。筆者現就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放療及根治性放療的療效做出如下報告。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39例。患者均符合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判定標準。干預前向患者說明研究目的及方法,醫院批準該研究實施,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其他系統嚴重疾病,精神類嚴重嚴重疾病,以及肝腎功能不全、凝血障礙等患者。
觀察組——男20例,女19例,患者年齡(65~81)歲,平均年齡(70.01±1.04)歲。
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患者年齡(66~80)歲,平均年齡(70.79±1.03)歲。
兩組患者各項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方法:對照組采用術后放療。對患者進行手術,將組織病變的腫瘤部分給予切除,切除后對患者進行放療治療,患者平躺,對患者進行CT定位,
觀察組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根治性放療,對患者進行CT定位,對患者頸部以及肝臟下緣進行掃面,應用治療計劃系統大體腫瘤體積。根據不同患者不同位置配制劑量。食管病變局部和轉移淋巴結處方劑量50~70Gy,中位處方劑量64Gy,選擇性淋巴引流區46~56Gy,使用6MV-X線直線加速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QLQ-QES18評分和生活質量(QLQ-C30)評分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兩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QLQ-QES18評分。用t檢測;并用“%”的形式表示兩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質量(QLQ-C30)評分情況。并用卡方進行檢驗;在用SPSS22.0軟件核對后,當兩組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療指標數據有差別時,用P值小于0.05表示。
結果
2.1兩組患者QLQ-QES18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進食困難、吞食困難、進食疼痛、食欲減退、反流、梗阻、咳嗽等方面,各項指標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數據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QLQ-C30)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和總體狀況評分中,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數據見表2:
討論
老年食管癌對于手術來說,常常因為患者自身年齡較大,同時又伴有它類疾病,手術治療存在諸多風險。食管癌發病成因較為復雜,由諸多情況造成導致。一般癥狀較輕的患者會出現炎癥,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會出現進食困難,不能呼吸,影響患者生活健康。
根治性放療和術后放療都是常見對于食管癌的放療方式,手術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查看患者是否有其他自身性疾病,且手術創傷較大,恢復時間較長。放療相比手術,其優勢顯著,并發癥少,無創傷等[2-3]。患者預后情況也比較好。
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用根治性放療,患者各項評分情況優于對照組,化療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進食困難、吞食困難、進食疼痛、食欲減退、反流、梗阻、咳嗽等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楊世朋.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放療及根治性放療的治療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9):179-180.
[2]韓冰.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療與術后放療的臨床價值比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0):68-69.
[3]吳冬梅,劉冠軍.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放療及根治性放療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3(14):3871-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