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鋼琴教學都是一對一地進行授課,但是面對高師非鋼琴主修專業,為了提升學生的互助、合作、自學能力,在鋼琴普修上采取了集體課的形式。集體課的鋼琴教學極大地節省了師資,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但是目前高師鋼琴集體教學也存在著教學內容過于專業化、學生能力過于片面化等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存在的問題,高師鋼琴集體課需要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養,培養出符合現代教育觀念的優秀中小學音樂教師。
[關鍵詞]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19-0028-02
[收稿日期]2017-07-11
[作者簡介]曹泓(1986—),女,湖南益陽人,碩士,湖南城市學院講師。(益陽413000)自2001年中小學實施音樂課程標準以來,為了適應基礎音樂教學的需求和新時代的音樂教育理念,各個中小學都在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在國家教育部的積極推動下,也迎來了音樂教師們的春天。但是面對快速發展的中小學教學改革,作為音樂教師培養基地的高校卻動作不大,這就造成了教師在入職前與入職后的極大反差,很多新老師都覺得在高校學到的東西在自己教學過程中運用不多,尤其是鋼琴,彈奏的水平不高,伴奏能力不強,無法自如地運用到教學當中。面對這種情況,作為高校鋼琴教師的我們應該積極反思,探究如何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以適應目前中小學的音樂教學。
在高師的鋼琴教學中,作為主修的鋼琴教學是傳統的一對一模式,而對于非鋼琴主修專業的學生則大多采用了鋼琴集體課的形式。鋼琴集體課一般是以12~24人為一組,運用智能鋼琴、數碼鋼琴等進行集體教學。整個班級采用統一進度、統一授課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也極大地節省了鋼琴教師師資。這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具有其自身的優勢,但是由于教師觀念、教師手段等方式存在的問題,導致目前高師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筆者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總結了目前高師鋼琴集體課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以供其他教師參考。
一、目前高師鋼琴集體課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高師鋼琴集體課中,主要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鋼琴教師沒有進行相應的角色轉換,依然運用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來進行集體課的教學,從而導致教學的內容過于專業化,沒有充分發揮鋼琴普修的效果。其次,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專業化教學,造成了學生能力的片面化,對于教材的內容勉強能夠熟知,但是教材之外的作品和其他鋼琴演奏能力卻極度缺失,對學生今后的就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1教學內容專業化
高師院校主要的目的就是普通中小學的培養音樂教師人才,而非專業院校的專業教師人才。而高師鋼琴集體課的對象主要是那些非鋼琴專業的音樂學方向的學生,這些學生鋼琴基礎薄弱甚至零基礎,對他們的教學應該以實用為主。但是在目前的很多高校,教師為了教學的簡便,往往采用與鋼琴專業學生一樣的教學方式,基本采用基本練習—練習曲—樂曲這樣的專業化教學模式,使用的教材內容也都是從專業教材中選編出來的。這樣的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的彈奏問題,但是過于專業化的內容對學生將來中小學教學的用處不大,如車爾尼練習曲599、二部創意曲、小奏鳴曲等,在這些教師以后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涯中也許根本就運用不上。教學內容過于專業化是目前高師鋼琴集體課存在的最大問題,使得鋼琴教學嚴重地脫離了未來音樂教育人才的專業需求。
2學生能力片面化
在目前的高師鋼琴集體課程當中,由于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面的專業化發展,使得教師普遍只注重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的學習,往往在課堂上解決的也只是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而在中小學中是沒有開設鋼琴教學課程的,所以單獨的鋼琴演奏能力并不能夠滿足將來教學的需求。在這種片面式的專業化傾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僅僅在鋼琴演奏的能力上有所增強,在手指的跑動能力、力度上有所提升,但是對音樂的分析理解能力、對歌曲的伴奏能力、對音樂的表現能力以及對音樂的綜合素養等方面都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這也就造成了學生能力的片面化,從而使所學之知識沒有落到運用的實處。
3教學方法固態化
在目前的高師鋼琴集體課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是由傳統的一對一鋼琴教學的師資內部轉化而來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沿襲了專業教學的模式,采用了以講解式、示范式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集體課中顯得不夠活躍,教師缺乏一對一教學中的針對性分析,講解就顯得比較籠統、比較空泛,沒有辦法解決學生的問題,從而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導致學習的成效不高。另外在示范的過程中,由于學生過多,在臺上的傳統的示范教學不可能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細致的觀察,無法從中獲得良好的示范效應,示范式的教學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也無法發揮教師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慣用流程也是從基本練習再到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協作也是非常有限的,運用的教學方法呈現出固態化的形式。
4評價方式單一化
在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基本的評價方式和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就是期末的考試。在目前的多數高校中,依然采用統一的考試形式,即一首樂曲、一首練習曲。這樣的考試方式讓很多不認真練琴和學習的學生鉆了空子。有一部分學生平時不練琴,回課情況差,但是對于考試曲目為了能夠拿到好的分數卻異常地認真對待,以至于在期末成績中還能夠拿到不錯的成績。這都是高師集體課教學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而造成的。評價方式的單一化會導致部分學生投機取巧的心理的產生,從而影響學生對平時學習的重視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簡言之,教學內容的專業化以及學生能力的片面化使得學生在面對鋼琴學習的時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教師教學方法的固態化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另外評價方式單一化又間接引起了學生對平時學習的忽視。這種種問題都直指目前高師鋼琴集體教學質量有待提高的問題,也觸發了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師們的思考,以尋求更加合適的教學改革方案。
二、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建議
面對目前鋼琴集體課程教學出現的諸多問題,教師們應該積極地探索以尋求一種實用的教學方式,以滿足學生們將來入職后教學的需求。筆者就此提出一些淺薄的建議,以供借鑒。
1加強音樂化,淡化專業性
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培養專業人才,而是培養音樂教師。所以在進行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時候教師不應該以專業的眼光和專業的要求來規定學生,比如花大量的時間糾正學生的手形,或者對演奏的音色用專業的眼光反復糾正,等等,這樣既保證不了教學效果,也會造成學生的畏難情緒和厭煩思想。其實,鋼琴只是通往音樂的一個工具,學生最終學到的應該是音樂而不是技能。所以建議教師們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音樂上面,而非專業的技能方面。教師可以用音樂的語言對作品進行分析,教給學生分析音樂、欣賞音樂、聆聽音樂的能力,在音樂中得到情感體驗,讓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音樂進行,而非鋼琴技能,這樣學生才會更有積極性,從而獲得對音樂的熱情。
2加大伴奏內容,提升學生創編能力
很多人理解認為,鋼琴教學就應該只是鋼琴演奏,其實不然,鋼琴的教學應該將鋼琴伴奏也囊括進去。也許有人會反駁,認為很多學校在大學后期都會開設專門的鋼琴伴奏課,無須在鋼琴課中加入伴奏內容。但是據筆者的實地調查分析得出,很多學生由于鋼琴技能薄弱,對鍵盤的熟悉程度不夠,在三年級進行鋼琴伴奏教學的時候根本就無法跟上教師的步伐。高師培養的主要是音樂教師,鋼琴的演奏能力固然重要,但是鋼琴伴奏能力更為實用。為了能夠使后期的鋼琴伴奏課程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教師們在進行鋼琴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加入鋼琴即興伴奏的內容,比如在進行基本練習和弦彈奏的時候融入和弦連接的方式,這樣不僅能夠練習鋼琴的基本功還能讓學生提前對即興伴奏內容熟悉起來。另外在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相應地布置一些小歌曲以供學生教學使用。比如在進行練習曲599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小歌曲,讓學生運用該課所學的練習曲伴奏音型來創編即興伴奏,這樣既鞏固了鋼琴教學的技能問題,又給學生充分的創編能力的訓練。
3增加音樂文化知識,提高學生修養
光會彈琴是不行的,很多教師就只教授怎么彈奏,對于其他的背景或者音樂知識等都沒有涉及。往往詢問一個學生這個作品的年代、背景、表現方式、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等,都表現得比較茫然。所以教師們在進行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轉變觀念。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們一定要將音樂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從文化的角度去挖掘作品的內涵,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才會加強,才會提升學生的整體修養。
4關注過程性評價,激勵學習熱情
以往的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評價只有期末考試這一種,完全忽視了平時學生學習情況的表現,對于平時認真學習但是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在考試中表現良好的同學來說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積極調整評價的方式,以激發學生對鋼琴學習的熱情。鋼琴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得好與不好并不在于一首作品是否表現得出色,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回課情況都是值得教師們進行關注的。因此,在成績的比例中要給予一定的平時回課表現、練琴表現、參與藝術實踐表現的分數比例。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地體現學生的學習成果,激勵學生們的學習和練習,還可以在每學期的期中進行一次期中考試,運用抽彈已學作品的形式來檢驗學生對于過往學習內容的把握和鞏固情況。只有以這樣的關注過程性評價的形式,才能更加激勵和鞭策學生進行鋼琴練習,學有所得。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的高校鋼琴集體教學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鋼琴教師們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加強教學的音樂性,加大鋼琴伴奏內容的力度,增加音樂相關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現代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需求的優秀音樂教師。
[參 考 文 獻]
[1]張浩.普通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內容探究[J].當代音樂,2017(02).
[2]張健影.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創新的實踐與探索[J].北方音樂,2017(04).
[3]吳靜.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開展與教學方法探索[J].黃河之聲,2017(04).
(責任編輯:張洪全)當代音樂·2017年第19期歐陽鐘井:高校復合型鋼琴教學模式分析當代音樂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