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庭翠
【摘要】運輸是物流的一個核心流程,物流成本的降低關系到整個物流環節運營的優劣。運輸活動不創造實物產品,而是提供運輸勞務,使物資發生位移。交通運輸特別是交通運輸成本在整個經濟發展中起越來越大的作用。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不存在對運輸和貨物流動的需求。進入現代社會,隨著制造業、服務業的發展和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有了資源、制造產地和市場這三者的區位關系,而且運輸成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通過對重慶交通運輸與物流進行分析,達到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關鍵詞】交通運輸 物流發展 建議
一、重慶物流產業發展概況
重慶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迅速。物流業增加值不斷增長,從101.3億元增加到219.0億元,年均增長16.7%,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物流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基于EDI技術的重慶電子口岸、口岸信息網、口岸電子操作平臺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十五”期間,重慶貨運總量從27889.1萬噸增加到39199.8萬噸,年均增長7.0%;貨物周轉量從354.4億噸公里增加到624.9億噸公里,年均增長12.0%;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從2448.0萬噸增加到5251.3萬噸,年均增長16.9%,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從3.0萬標箱增加到22.0萬標箱,年均增長49.0%。國際(地區)航班出入境人數223657人次,同比增長11.65%,出入境航班2660架次,同比增長15.65%,出入境貨物4989噸,同比增長40.34%。
二、重慶交通運輸發展建議
近幾年重慶的運輸與物流現狀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關注。重慶將建設成為現代物流中心。下面我就重慶的運輸與物流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利用所學提出自己的一點建議。
根據《重慶市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政策解讀》重慶市將優化交通干線、口岸優勢,建設寸灘、空港、鐵路三大樞紐性物流園區。與此同時,重慶還將擴大沿江布局,建設八大區域性物流基地:包括萬州、涪陵、長壽、大渡口—九龍坡、江津、永川、合川以及黔江—秀山等區域性物流基地。
寸灘物流園區:包括寸灘、回興、石坪和市出口加工區等,規劃9平方公里。園區與渝涪、渝黔、機場高速公路和渝懷鐵路、江北機場、人和汽車貨運站、唐家沱火車貨運站等構成的水陸綜合運輸網絡相連接。重點發展集裝箱、汽車滾裝和散雜貨水陸聯運,提供流通加工、倉儲配送、貨運代理等服務。
鐵路物流園區:依托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規劃5平方公里。園區與成渝、襄渝、渝懷、渝黔、蘭渝鐵路,繞城、成渝、渝長高速公路,興隆場鐵路編組站、梨樹灣、西永、回龍壩、井口貨運站、上橋儲運中心等構成的陸路綜合運輸網絡相連接。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提供流通加工、倉儲配送等服務。
空港物流園區:依托江北國際機場,規劃5平方公里。園區與319國道、機場高速、渝鄰高速公路和繞城高速、寸灘港區、龍頭寺火車站、唐家沱火車站、人和貨運站等構成的航空、公路、鐵路、水路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相連接。主要為電子產業、軟件產業和汽車工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產品提供服務。
八大區域性物流基地:包括萬州、涪陵、長壽、大渡口—九龍坡、江津、永川、合川以及黔江—秀山等區域性物流基地。
從上述對重慶物流園區的規劃中可以看出,這幾個物流園區和物流基地所處地理位置交通便捷,園區四周布置了新型工業、水產品批發市場及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成本低廉,易于集中發展現代物流,對于重慶經濟的增長具有強勁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我認為重慶發展運輸與物流還有以下優勢條件:
(1)重慶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趨勢,進出口規模和銷售規模日益擴大,迫切需求“巨大”物流渠道。
(2)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形勢下,大批中小型商業企業面臨著國內外大型連鎖企業或大商場的競爭和挑戰,迫切需要通過發展現代物流來降低成本以提高競爭力。
(3)高附加值產品和多樣化產品的日益增加,對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迅速性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這就需要建立專業的現代物流。
由此可見,重慶發展物流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由于考慮到發展現代化物流,土地、設備和資金等資源是必須的。但是重慶是典型的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而且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這必然會給物流園區的發展帶來挑戰。經營物流服務業需要大量較先進的倉儲運輸設備才能發展供應鏈的整體效益。加上維持運作都需要巨大的投資,其回收期是比較長的,因此,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融資措施,物流業的發展難以有效推進。另外,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專門化人才和先進的信息技術作支撐,因此,專業物流人才的缺乏也是重慶市物流園區的制約條件之一。
在分析了重慶市物流園區的現狀以后,我對重慶市物流園區的未來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重慶地處山城,路面多不平,市內運輸可能會受此影響,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重慶市移動通信業務較發達,所以可以效仿深圳市中南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運用移動通信技術與物流園區的作業相結合,依托重慶移動構建的GPRS車輛定位與配載項目,全面提高服務質量、提高速度、降低成本。
(2)園區之間合理分工,相互協調。三大物流園區和八大區域性物流基地要互為補充,形成一個有機的物流系統。雖然不同層次的物流園區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和物流任務,但最終目標卻是一致的,即低耗、高速、高效益,而只有互相間合理分工,相互銜接,密切合作,才能使這一目標得以實現。
(3)物流作業中各種交通工具產生的噪聲、空氣污染、交通擁擠以及各種物品存放帶來的燃燒、爆炸、紫外線輻射等會給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物流園區規劃和設計需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要在環境的承載能力范圍內,采取措施,把對環境的負面作用降到最低限度。重慶是“霧都”,大氣受到污染,同時是重酸雨區之一,在發展物流園區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為此需要考慮將擴建物流園區時將主要的倉儲地點等建立在城市中心區的的邊緣地區,一般在城市道路網的外環線附近。
(4)考慮到地價問題,重慶可以考慮將物流園區建立在土地資源開發較好的地區,那樣用地充足且成本較低。
(5)將物流園區建立在城市物流的節點附近,現有物流資源基礎較好,一般有較大物流量產生,如工業園區,大型賣場等,有可利用和整合的物流資源,有利于整個地區物流網絡的優化和信息資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