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杉
【摘要】2008年次貸危機導致美國率先開啟量化寬松之后,至今日本、歐盟、澳大利亞、英國等主要經濟體均開啟了低利率或者負利率的時代。全世界范圍來看,寬松的貨幣環境下,債務高企是一個顯著的現象。然而全社會企業盈利水平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容易導致流動性陷阱的出現。對于重資產、后周期性行業的保險業來講,低利率環境帶來的損害是比較大的。
【關鍵詞】低利率 壽險業 市場環境
一、低利率環境對壽險公司而言,是世界性難題
歐洲,英國典型的存量業務市場,市場利率不斷走低,直到接近零利率水平:QE灌溉,利率持續走低;歐償二推出;壽險公司投連險占比升高。近年來歐洲各主要保險市場上投資連接型產品的比重均呈逐漸上升趨勢的背后,是歐洲償付能力二代工程的推動;新償付能力體系更加注重公司的對于利率風險的資本撥備。日本,零利率水平的存量市場:已接近零利率水平;壽險公司發展幾近停滯;公司轉而銷售保障型產品;全力壓縮費用;美國,幾乎飽和的存量市場:金融危機后多次降息;利變年金產品占比升高;或將出現利率拐點。臺灣,低利率水平的溫和增量市場:21世紀初期市場利率急跌;目前市場利率約2%;長期儲蓄產品仍是主流;定價利率約1.4%左右。
低利率環境是全球各國壽險企業普遍面臨的共同課題,一方面,利率下降使得保險公司投資回報降低,但同時,客戶收益預期的轉變也為險企的轉型和發展提供了空間。
二、低利率環境對壽險業的影響:宏觀視角
低利率環境下影響保險業發展的因素也有很多,首先,經濟增長是保險業增長的基礎,其次從全球經驗來看,人口結構對保險業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再次,持續低利率的環境比利率持續下滑更可怕,會嚴重影響到保險公司再投資的置換,從而導致投資組合收益率出現下滑,人們更傾向于將購買保費的重心從投資型產品回歸到保障型產品,保險公司可能會出現虧損的現象。
從短期的趨勢上來看,對于保險行業打擊最大的就是金融危機。保險資產端配置可以覆蓋多種資產,一旦有一天資產的價格泡沫破滅,對于整個行業的損傷就會很大。久期不匹配是保險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但是實際上就應該把整個資產的久期低于負債的久期這樣來做,并通過滾動匹配的資產負債管理來減少保險產品短期化帶來的給付壓力與流動性的壓力。
三、低利率環境對壽險業的影響:微觀視角
壽險公司還是該選擇向保障轉型,長期投資收益率應該不大可能低于3.5%,對于壽險公司而言,如果長期投資收益率維持在4%,考慮到傳統險保障比例總體高于分紅類產品,增加保障將能顯著提升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所以向保障轉型是理性選擇。
通常利率下降將使得保險產品變貴,降低投保人保險對儲蓄性產品的需求。如果保險公司認為利率下行只是中短期趨勢(5年左右),而并非10年以上的大周期,保險公司可能會維持現有定價策略,甚至采用激進的定價策略來擴張資產規模。中國目前發生的情況就如此。
在2013年前,由于傳統險預定利率過低(為2.5%),阻礙了傳統險銷售,中國保險產品結構失衡,在費改制后,多數公司將傳統險預定利率上調至3.5%左右,使得傳統險價格下降20%-30%左右,傳統險占比顯著提升。目前主要向傳統險轉型的壽險公司在當前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依然沿用此策略,主要是因為他們判斷目前利率下行和中國經濟的困境可能是個中期問題,而不會是長達十年以上的長期問題,以他們現有的資產配置,絕對有能力在未來5-8年將公司的整體投資收益率維持在4%以上,因此他們選擇此戰略來提升產品未來的承保盈利水平。
對于負債久期較長的壽險公司來說,長期低利率對其盈利的影響遠大于財險行業。特別是那些以保障利率較高的儲蓄型產品如養老年金的為主打產品的公司,長期低利率可能使得公司未來面臨利差損。
四、低利率環境對壽險的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資產負債不匹配
持續低利率的環境比利率持續下滑更可怕,會嚴重影響到保險公司再投資的置換,從而導致投資組合收益率出現下滑,人們更傾向于將購買保費的重心從投資型產品回歸到保障型產品,保險公司可能會出現虧損的現象。
久期不匹配是保險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但是實際上就應該把整個資產的久期低于負債的久期這樣來做,并通過滾動匹配的資產負債管理來減少保險產品短期化帶來的給付壓力與流動性的壓力。
對于保險業來講資產負債管理匹配很重要,而中國保險業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產負債不匹配,說中國平安現階段流出的平均久期負債是25年,但是現在中國平安能做到的只有5.8年,中國人壽15年久期負債,但能做的資產只有5年,因此資產負債的差距特別大。
其實資產負債不匹配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跟資本市場有關系,市場提供的產品并沒有保險久期那么長的,實際上就應該把整個資產的久期低于負債的久期這樣來做。尤其現在這個保險產品短期化的環境當中,更應該把資產的久期給它稍微降低一點。因為短期化趨勢會讓保險業面臨給付高峰的壓力,從而帶來流動性的壓力。
久期不匹配是保險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但是實際上就應該把整個資產的久期低于負債的久期這樣來做,并通過滾動匹配的資產負債管理來減少保險產品短期化帶來的給付壓力與流動性的壓力。
五、結論
壽險業的利率風險主要來源于三點:一是壽險產品期限長,資產與負債難以完全匹配;二是險企對未來利率走勢判斷有誤;三是公司治理問題導致公司管理層只重視短期利益。
避免利率下行風險的手段,除提高資產負債匹配度之外,一是盡量降低普通壽險銷量、提升新型壽險銷量,因為在利率下行期間,固定利率的普通壽險會提升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價值,降低資產與負債的利差和公司盈利水平,情況嚴重時會造成巨額利差損;二是以英法壽險業為師,盡可能降低甚至取消新型壽險保單的最低保證利率,一方面可以基本消除利率下行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資產配置空間,提升資產長期收益率。
需要防范的是,近兩年由于投資新政造成壽險業資產回報率迅速上升,壽險公司可能會過于樂觀而開發和大量銷售高保證利率產品,如4.025%的普通年金產品,如果未來經濟長期持續低迷導致利率長期低位運行,仍可能會給壽險業帶來新的利差損問題。
參考文獻:
[1]劉經綸.低利率環境下人壽保險公司投資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保險研究, 200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