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維洲
中學物理教學中各種各樣行之有效的方法應用到課堂是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要求,也是現(xiàn)代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注重學生接受的知識不能忽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和途徑;注重學生階段性知識的掌握不能忽視為學生可持續(xù)學習的準備。構建學生在物理學的思維敏捷和應變能力,增進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有利于學生探究性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性精神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形象思維特點
物理思維發(fā)展特點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學生主觀系統(tǒng)接觸物理現(xiàn)象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所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初中學生物理思維發(fā)展滯后于初中生的一般思維發(fā)展。在初中物理教材的初學階段是整個物理教學的啟蒙時期,知識比較直觀、形象,對思維能力進行要求,如測量、力、運動、熱膨脹等,一般學生都能較好的掌握,而對于后面章節(jié)中壓強、浮力、電功、電功率的理解中,有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因為液體與氣體的壓強看不到支承面,學生感到有些抽象;而浮力、阿基米德定律、液體與氣體壓強、密度公式、體積計算的綜合運用中需要學生具有分[HJ1。7mm]析、綜合判斷能力。在學習電流定律、電功這一章節(jié)時要求學生具有一定文字和符號分析、推理和比較運用能力,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構成了物理學,物理學的本質是從形象中抽象得來的概念和規(guī)律的本質。形象思維是直觀具體而生動的,在借助于想象力的思維空間邀游得到收獲。在分析某些極抽象的事物時需要借助形象思維去推理。如在講授看不見摸不著的電流一節(jié),可以借助水管中的水流現(xiàn)象,從而電流可以易學易懂。同時在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自制教具等都需要先在自己頭腦中預先進行構思,通過形象思維多次揣摩得出結論。
二、思維訓練,培養(yǎng)能力
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教師要想達到訓練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目的可以借助靈活設置物理實驗問題,一題多變,從而溝通物理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促進知識遷移能力。如在講授“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時擴展問題:(1)可以通過有意錯擺元件和錯接電路圖的方法,讓學生找到癥結(如圖1所示)。另外可以變換實驗器材;(2)如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是1。5 V,小燈泡電阻為10 Ω,若將電壓表去掉,其他儀器不變,再增加一個10 Ω的定值電阻,這時怎樣測出小燈泡的電阻?(3)若把電流表去掉,電壓表和其他儀器不變,增加一只10 Ω的定值電阻時,怎樣能測出小燈泡的電阻?根據(jù)新穎,靈活巧變的實驗題材,讓課堂教學富有充實性、生動趣味性,讓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復重感,增加學習樂趣,促進思維的敏捷和應變能力。
三、統(tǒng)籌兼顧的分層教學方式
學生作為學習活動客觀存在體,在學習知識內容、分析思考活動、總結歸納策略以及解答問題過程等活動中,表現(xiàn)出“十個手指,有長有短”的個體之間學習能力和學習效能的差距,展現(xiàn)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等明顯特性。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初中物理教師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忽視初中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設置教學內容、實施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針對初中學生個體差異,采用“統(tǒng)一標準、同一方式、統(tǒng)一要求”的單一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現(xiàn)象加重。 “人人獲得發(fā)展進步,關注學生個體現(xiàn)象,人人掌握必需的物理知識”,成為初中物理教師有效教學的重要目標和要求。可見,既促進學生整體提升進步,又照顧不同類型學生個體的“統(tǒng)籌兼顧”的分層教學方式,成為有效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思維無意注意”與“思維有意互動”的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改革要改變的不只是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還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在課堂上如果讓學生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學生易感到疲勞。但讓學生只通過無意注意來完成教學任務,既不現(xiàn)實,也不利于他們充分思考和理解重難點。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學生“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轉換,通過借助較為熟悉的事物,貼切地說明另外一個不太熟知的事物,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類比水定向流動能夠形成水流推理電荷定向移動能夠形成電流;有連續(xù)的水流必須有水源推想到有連續(xù)的電流必須有電源;通過水壓可以形成水流推想到電壓可以形成電流;抽水機穩(wěn)定水壓可以得到連續(xù)的水流推想到電源穩(wěn)定電壓可以得到連續(xù)的電流。
五、教學語言引用物理典故,增加趣味,促進思維活躍
趣味教學不只是語言生動,直觀、深入淺出。教師可以運用故事、比喻、順口溜等方式,創(chuàng)造語言情趣,激發(fā)學生共鳴,使得抽象的能具體化,復雜的能簡單化。教師使用一段形象生動的語言,不但突破難點又顯得風趣幽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記憶。如“歐姆定律”這節(jié)課,在得出歐姆定律后,抓住時機講歐姆花費了十年的心血發(fā)現(xiàn)了“歐姆定律”,當時的實驗條件極差,沒有現(xiàn)成測量電流的儀器,他想了種種辦法,經歷了多少次失敗,才制成了相當精密的測量電流的電流扭秤,當時電源電壓也不穩(wěn)定,經過五年他才找到電壓穩(wěn)定的電源。他的這種求新、求實、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撓的驚人毅力,會使學生受到激勵,使他們更深刻地認識物理學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要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去學物理,而是抱著踏實的心理來學習物理,一顆執(zhí)著學習物理的心理。很多科學家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都多聰明,而是因為他們有多執(zhí)著,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著無數(shù)艱辛的汗水,學習中學物理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勤動手、勤動腦、多看書來提高自身的知識,需要學生有一個靈活的頭腦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出臺,為物理教師提供了開放教育的空間。使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從注重結果教育,轉變成注重過程引導;追求從“形式化”變?yōu)樽非蟆皟r值內涵化”;從知識的傳授變?yōu)榛顒拥慕M織;學習的過程從被動的形式接受,轉變?yōu)橹鲃拥挠H身參與;從強迫學習轉變成愉快輕松接受知識;從教師的知識傳授者變?yōu)槲锢砘顒拥慕M織參與者、設計者。使我們的學生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主動能力、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