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
摘要:隨著國學的興起,蒙學教材在教育中呈現(xiàn)出復興的趨勢。縱觀現(xiàn)在的很多幼兒園,雖然對禮儀教育很重視,卻找不到有效的切入點和教育的載體,教育效果比較弱。《弟子規(guī)》提取了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著作的綱領(lǐng),是孩子進行倫理道德學習的最佳讀物。巧用《弟子規(guī)》能夠有效優(yōu)化學前禮儀教育,促進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的形成。
關(guān)鍵詞:弟子規(guī);優(yōu)化教育;幼兒
幼兒教育實踐充分證明,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各方面能力發(fā)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幼兒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選擇合適的教材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中國傳統(tǒng)蒙學教材在幼兒園應用的實踐,不乏部分教師傳承中國古典文化的良苦用心,但在實際教育中卻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如何更好地應用中國傳統(tǒng)蒙學教材,為幼兒園語言教育注入中國特色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關(guān)心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之教育生活化
禮儀教育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最終也回歸幼兒的生活。通過讓幼兒親身實踐和體驗,他們能更加清晰的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真正培養(yǎng)起幼兒的良好禮儀。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弟子規(guī)》,讓禮儀教育生活化。
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常提醒幼兒“路遇長,疾趨揖”“長者先,幼者后”這一些禮儀行為,教導幼兒要時刻明白了解敬老愛幼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這樣,就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下從細節(jié)入手規(guī)范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從而達到預定的育人目標。在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把《弟子規(guī)》中的一些文明禮儀的內(nèi)容在生活中進行有機地滲透,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弟子規(guī)》作為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書籍,其重要性就在于對人活動的指導意義。知識的學習主要目的還在于指導生活,理解《弟子規(guī)》的真正含義要做到將《弟子規(guī)》的精神充分發(fā)揮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待父母做到“入則孝”,對待兄長做到“出則悌”,對待朋友做到“信”,對待自己做到“謹”,對待別人做到“泛愛眾”等等,只有真正把《弟子規(guī)》的精神在學生中傳播下去,使學生身體力行,才是達到《弟子規(guī)》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
二、教育方式之教育活動化
禮儀教育活動是禮儀教育的重要實施途徑。幼兒具有天生好動的特點,根據(jù)幼兒的這一特性,在教育中,要善于巧用《弟子規(guī)》來設計一些幼兒喜歡的禮儀教育活動,從而促進幼兒良好文明禮儀的形成。
1、誦讀經(jīng)典。在幼兒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弟子規(guī)》開展誦讀活動,讓學生在課堂誦讀 的過程中熟讀、熟記《弟子規(guī)》。這樣,把《弟子規(guī)》融入幼兒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的養(yǎng)成。
2、將《弟子規(guī)》游戲化。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幼兒游戲的過程也往往是學習的過程,因為對于幼兒來說游戲具有趣味性和很強的活動性。在幼兒園里,幼兒們有很多自主游戲的時間,因此,可以利用《弟子規(guī)》,讓禮儀教育游戲化。
例如,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來自《弟子規(guī)》中的一些短語,讓學生根據(jù)這一些短語內(nèi)容進行情境表演,這樣,幼兒在情境表演的過程中就有效地掌握了《弟子規(guī)》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如,可以為幼兒們設計小兔子過生日的游戲情境,請一名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另外一些小朋友扮演其他動物,并戴上頭飾,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多方面地培養(yǎng)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如敲門、打招呼、吃東西等過程中的細節(jié)。
對于沒有參加情境表演的幼兒,教師可以讓他們在觀看其他小朋友情境表演的過程中猜一猜是來自《弟子規(guī)》中的哪一句短語。如,對于“出必告,反必面”這一短語,老師可以扮演母親,請一位小朋友扮演孩子,其他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就能夠 “出必告,反必面”的含義,并且從中習得孝敬父母的美德。
通過將禮儀教育融入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中,不僅大大提高了幼兒對禮儀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讓幼兒更加深刻的學習到正確的禮儀知識。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開心地扮演角色從而促進良好的個性和品質(zhì)的形成。
3、《弟子規(guī)》教育合作化。幼兒園教育僅僅是幼兒教育的一部分,幼兒良好禮儀習慣的形成僅僅依靠幼兒園和教師是不夠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家庭教育是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園合作的互動教育機制下才能使幼兒禮儀教育更有深度。對于幼兒的禮儀教育,不僅需要幼兒園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甚至是家園合作教育。教學中,要巧用《弟子規(guī)》,深化禮儀教育家園合作。
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都和家長一起推行“親子共讀”活動,“親子共讀”活動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習慣和興趣,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對于禮儀教育而言,開展“親子共讀”《弟子規(guī)》能夠有效地促進家園合作的效度。
在剛開始教學《弟子規(guī)》時,也有很多的家長認為“親子共讀”活動的開展有一定的難度,主要的原因是現(xiàn)在家長的工作時間太多了,沒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的孩子進行共讀活動,也不懂得應該怎么樣在家里配合老師完成《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于是,我們采取了《弟子規(guī)》家長小便條的策略,每一天教師有選擇性地給學生發(fā)一張小便條,如上面寫著:“媽媽,請陪我讀第二頁《弟子規(guī)》”。這樣,家長們在家里就可以根據(jù)這一張小例條和自己的孩子進行共讀,從而有效地落實相關(guān)的目標。另外,我們在每個星期的星期五當家長來接孩子時,要求班里的一半家長多留十分鐘,利用這十分鐘讓他們根據(jù)老師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孩子誦讀《弟子規(guī)》,充分地讓家長感受到親子共讀的重要性。
三、結(jié)語
禮儀教育是促使幼兒形成良好文明禮儀的重要教學方式,因此,教師要注重幼兒禮儀教育,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幼兒禮儀教育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弟子規(guī)》優(yōu)化幼兒禮儀教育,積極開展禮儀教育活動,深化幼兒禮儀教育家園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
參考文獻
[1] 黃憶南.童蒙養(yǎng)正圣功也,浩然正氣年少時——在《弟子規(guī)》中培養(yǎng)大班幼兒行為習慣[J].考試周刊, 2015(42):188-188.
[2] 趙紅玉.《弟子規(guī)》教學中幼兒學習智力培育的蘊機[C].中國思維學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 2013.
[3] 曹蓓.學習《弟子規(guī)》三部曲——《弟子規(guī)》“行于”幼兒一日活動中[J]. 新課程:小學版,2012(12).
[4] 周萬沁.生命的出口——淺談《弟子規(guī)》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德育引導作用[J]. 小作家選刊, 2015(25).
[5] 陳芳.《弟子規(guī)》伴幼兒成長--淺談幼兒學習《弟子規(guī)》的好處[J]. 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2014(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