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碧
摘要:我們都要知道,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此文通過實踐經驗,探討在化學教學中如何著眼于素質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化學;應試教育
一、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雖然說我國的素質教育思想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試教育的勢力還很強大,教育部門對老師的評價主要還有以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老師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擇手段。所以,思想新了,但是方法還是老一套。“應試教育”片面強調灌輸,在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教的過程,不重視學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被老師包辦代替,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素質教育強調發展功能,實施發展性教育行為。在課堂教學中,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主動地獲取知識。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使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緊密結合起來。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應充分利用和發揮化學實驗的優勢,使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相輔相成,和諧統一。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訓練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使各項智力因素皆得到發展,故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因此,我們不應該忽視化學實驗教學。
二、化學課應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21世紀更需要能力型人才,因而我們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化學教學中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的培養,而發展思維能力是能力培養的核心。在教學中,我們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
1、培養良好的科學品質。科學品質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興趣、情感、意志、作風、態度等方面,良好的科學品質能使人們樂于參與科學的學習與實踐活動并從中得到樂趣和滿足,能使人們有堅強的意志,表現出高度的自覺性、頑強性和自制性,能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謙虛謹慎、勤奮努力。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通過多種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對發展學生科學素質有重要意義。
2、注重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化學素質重要的是看他能否運用化學知識去理解、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去學習新知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應緊密聯系生活、生產、科技等方面的知識,訓練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化學教學如何著眼于素質教育
1、重視練習與學法指導。現在誰都知道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很重要,應如何來培養呢?我認為有兩條途徑值得重視,一是指導閱讀,二是指導練習。指導閱讀就是要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我覺得最好的閱讀材料是教材。初中化學新教材圖文并茂,思考性、可讀性強。且正好與課堂教學相配合,既起到課前預習的作用,又能使自學成果在課堂上得到及時的驗證,從而增強自學信心和激發自學的興趣。教師給出適當的閱讀任務,要解決什么問題。教師對教材中的文字說明、圖象圖畫、數據等應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歸納。指導練習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
(1)為學生選擇適合的練習題,使學生免入題海之苦。這里若將習題分為兩類的話,一類則是為學生及時消化和鞏固新學知識,使新學內容與原有知識同化后,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即所謂“形成性練習題”。另一類則是提高題,即對某一知識點從各個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進行揭示,使解題時對該知識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需要運用類比、分析、歸納、綜合等多種思維方法,使思維的廣闊性、敏捷性、嚴密性、創造性等各種思維品質得到有效的鍛煉。
(2)要通過典型習題講解,不僅教給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學會通過練習之后去整理知識、使知識在頭腦中清晰化、條理化、網絡化。因此,每做完一道習題應該進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如這一問題我是怎樣解決的,應用了哪些相關知識?我是怎么想到這種解決辦法的?還有其他解決辦法嗎。
2、重視實驗教學。有人提出: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我國化學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化學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既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能,又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還培養科學精神和品德,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訓練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使各項智力因素皆得到發展,故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因此,我們不應該因為升學考試中對化學實驗的動作技能測試不到而忽視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我們已深有體會: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科技素質。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實驗中的時間和空間的運籌能力;通過計算和稱量實驗是否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量”的概念呢?通過“打開試劑瓶蓋要倒放”的動作技能的訓練是否可以讓學生養成“揭開茶杯(或電飯煲鍋蓋等)要倒放”,以防止污染的習慣呢?至于在實驗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就不再贅述了。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拓寬學生的成才渠道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形式,教好化學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同時,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保證。積極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選修課的學習,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參觀、講座、興趣小組、社會調查、閱讀科普讀物等。使課內外、校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全面發展教育與個性發展教育相結合,從多方面、多渠道開發學生潛能。
參考文獻
[1] 曹振宇.中學化學素質教育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1997(06).
[2] 陳綬祥.素質教育在中國[N].羊城晚報2000(10).
[3] 王曉輝.對素質教育內涵的探討[N].光明日報 2002(07).
[4] 萌芽教學編寫組.外國學生素質教育[M]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