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根本路線,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化,善于做群眾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一汽富維探究新時期群眾工作形勢和特點,開展“連心橋”活動作為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和“兩學一做”的載體,以黨支部為單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好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和團結群眾的工作,提高了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工作水平,凝聚和激勵群眾不斷前進。
關鍵詞:服務員工
2014-2016年,一汽富維在探索群眾工作實踐中,順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策劃、開展了“連心橋”調研活動。作為一汽富維黨委工作和企業文化的重點項目,“連心橋”調研活動創造性地開展群眾工作、是落實“兩學一做”的有效載體,是企業改善管理、傾聽民意和凝聚員工的重要舉措。
一、“連心橋”活動產生的背景
新常態下汽車行業發展低緩,一汽富維作為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著來自市場、人才、成本競爭的壓力,也受到新技術的應用和機遇,員工的思想觀念和意識發生了變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從嚴治黨和“兩學一做”的要求,《黨章》對黨員要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要求,在弘揚“爭第一、創新業、擔責任”核心理念的同時,如何正確引領員工思想,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化解矛盾、舒緩情緒,促進員工與企業聚力同行,作為新的課題成為了落實群眾路線和“兩學一做”的重中之重。
二、“連心橋”活動基本概念
“連心橋”活動是以黨支部劃分調研責任區,黨支部書記作為調研組組長,按照流程和管理機制,以季度為周期,組織開展和落實解決。由支部委員、黨小組長、黨員擔任調研員,對員工群眾和黨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和掌握員工的思想情緒和訴求,融入“三會一課”,通過支部級、單位黨組織和富維黨委三級群眾工作專題會,兩級班子作為責任區領導,專題解決和督導員工關心和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
1、活動目的。一汽富維“連心橋”活動,旨在通過健全溝通機制、搭建公司與基層員工間交流的平臺,真實了解員工的需求,把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切實解決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難,增進理解,舒緩員工情緒,做實下情上達和上情下達的雙向交流,促進公司管理。
2、活動愿景。員工思想的晴雨表,政策制定的風向標,改進工作的突破口。
3、活動特點。①不過濾原則:尊重員工的意見,保持員工提出的問題原意,調研人員要學會對問題的甄別。②“下情上達”原則:在調研和信息反饋時,要讓員工明確自己反映的問題,班子、公司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都能聽到。 ③問題導向:以問題為導向,梳理情緒化的問題和管理類的建議。切實解決員工關心的問題,收獲可供借鑒的經驗。④激勵機制:通過對員工反映問題的征集,反思在實踐工作中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實際運行是否存在管理問題。通過建章建制,促進企業管理。⑤反饋機制:尊重提出問題的員工,使其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答復。每季第三個月及時向員工反饋立項整改情況,解釋說明到位也是解決問題的方式。還可以通過職代會、問題說明會、公示等形式對重合度高的問題進行集中反饋。⑥持續改善機制:根據活動開展情況,廣泛聽取改進建議,不斷完善活動流程和管理機制、創新工作思想和方法,加強溝通,加深理解和信任。
三、“連心橋”活動工作方法
1、調研內容。調研內容圍繞對公司戰略目標及年度目標的認知、對企業現狀和發展的信心、對工作環境和干群關系等方面的滿意程度、對從事專業的認知和忠誠度和員工最關心、希望解決的事情五方面調研內容。經調研匯總,調研信息按人力資源、員工生活、生產安全、勞保與環境、管理五大類進行細分。
2、調研員與被調研對象。根據黨支部黨員數和具體情況,建立黨員調研責任制。每位黨員調研員每季度一對一調研人數3-5人,力爭在一年內本單位所有的黨支部調研全覆蓋。
3、調研周期及調研工作內容。①第一個月進行調研、匯總信息;黨支部融入“三會一課”,召開支部級“群眾工作專題會議”制定解決措施(支部無法解決的采取逐級上報制)。②第二個月由單位黨委/總支召開單位級“群眾工作專題會議”評審問題解決措施;實施解決。③第三個月進行信息反饋;消項、存檔;調研評價;單位黨委/總支向責任區領導匯報、召開富維級“群眾工作專題會議”。
4、活動評價參考內容。①支部調研活動評價參考內容。黨員參與率——員工覆蓋率——調研問題數——自主解決問題數——消項問題數——員工對問題解決的滿意度。②優秀調研員評選標準。調研問題數——調研工作積極性——調研中對員工的態度——申報信息及時性——反饋消項及時性。③優秀案例評選標準。員工對解決結果滿意度——受益員工多——案例有代表性——可橫展或推廣——建章建制——深化解決或具有前瞻性。
5、活動要求。①為確保溝通渠道暢通,各單位黨政領導對調研活動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明確支部活動責任人、聯系電話、熱線電話。②單位黨委/總支要對“連心橋”物料發放做好簽收記錄。③調研員以單位黨支部委員、小組長和黨員為主體,兩級單位黨群人員到支部指導和調研,切實起到傳、幫、帶作用。④調研員因工作原因調離本支部的,要做好物料及工作交接。⑤活動中涉及的合理化建議,由所在黨支部直接與本單位合理化建議的管理部門對接申報,做好統計。⑥對調研員的紀律要求是遵守保密承諾,認真負責地按節點完成調研和反饋工作,以統一的傳播口徑進行信息反饋,避免造成信息混亂。
四、“連心橋”活動效果及體會
該活動由富維兩級班子擔任責任區領導,由黨委委員、黨小組長、黨員組成調研組,形成了5家單位29家黨支部的調研責任區,3年來共為1478位員工解決了659項問題,密切黨群和干群關系,營造了凝聚人心與企業同發展的氛圍,取得了單位員工的理解和認可,員工希望“連心橋”活動能夠繼續開展。
1、暢通渠道,完善機制,形成群眾工作的長效機制。第一,充分調研制定方案。每年一季度活動領導小組召開“連心橋”活動研討會,在傾聽基層黨支部調研、總結與經驗分享的同時,深入研討新形勢下員工群眾思想需求變化的特點與規律、結合企業發展實際,不斷創新和改進活動運行機制和組織方式,明確工作方式方法,制定年度《活動方案》。
第二,注重完善、創新管理機制。為保持活動的活力和有效性,活動工作組通過不斷完善和創新,建立了較完善有效的管理機制,把各項調研活動落到實處。設計了匯報模板;統一配發活動公示板和物料;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調研-整理報告-評審監督-專題研究-立項整改-落實反饋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機制,將調研與員工交流有機結合,形成閉環。
2、著力務實,強化監督,保障活動高效運行。
第一,融入管理,發揮作用,激發管理工作活力。把“連心橋”活動融入到黨建“三會一課”和企業管理中,成為企業文化建設和管理的組成部分,按照流程和管理機制,運用PDCA方法等管理方法開展,并對實施單位進行指導、調研評價和技術支持,使之制度化、規范化、日常化。
第二,加大培訓力度,培養調研員隊伍,規范操作,使活動不走樣。隨著每年黨員調研員數量增多,富維黨委開展活動專項培訓、溝通方法和釋放壓力舒緩情緒的培訓;培養和鍛煉調研員的技術能力,提高聯系群眾的協調、溝通和調解能力。
第三,每季度召開富維“群眾工作專題會”,兩級領導班子參加,聽取活動開展和問題解決情況匯報,掌握和分析近期員工思想動態,專項研討員工最關心和亟待解決的統籌問題。
第四,為規范活動和總結推廣活動經驗,一汽富維黨委于2016年編輯出版了《讓“連心橋”成為服務員工的橋梁》宣傳手冊,作為工作指導書和是富維在踐行群眾路線和“兩學一做”的文化積淀。
3、以人為本,尊重服務,推動文化有效落地。“連心橋”活動強化尊重文化,強化服務職能,通過真摯坦誠的溝通交流為員工解疑釋惑、情緒疏導,增進互通互解。
第一,以問題為導向搭建體系,既為員工解決實物問題也解決思想情緒方面的問題,引導員工正確認識和看待問題,促進企業管理的同時,凝聚和穩定員工隊伍。
第二,公司班子和基層黨政領導擔任責任區領導,高度重視和推動活動開展。
第三,黨群干部、支部委員和黨員作為調研員,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能,耐心傾聽員工的訴求,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提高了聯系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做好企業的調研員、調解員。
第四,負責落實解決問題的責任人思想由最初的抵觸到積極應對解決的轉變。制定解決措施時能夠從理解和寬容的角度對待和解決員工的問題。
“連心橋”活動通過召開三級“群眾工作專題會”,暢通溝通渠道,了解員工思想和訴求,專題解決和督導員工關心和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和合理化建議。黨員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職能,嚴格按照活動流程和管理機制積極調研和反饋,成為一座以解決員工“問題”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通過不斷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找準服務群眾方向而鋪設的服務群眾之橋梁。
參考文獻
[1] 圖書,祝靈君、齊大輝 《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藝術與方法創新》、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3(1):207.
[2] 圖書,中國一汽《2015年度黨建思想文化優秀研究成果匯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出版,2015(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