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建玲
摘要:高中語文學科中文言文學習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它對學生語文知識結構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水平是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以正確有效的方法來提升高中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呢?本文從以下以個方面進行了淺薄的探索。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策略;方法
一、培養高中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意義
1、培養良好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是弘揚國粹和我國歷史文明的需要。作為擁有著五千年文化積淀的文明古國,中國歷史文化的璀璨碩果數不勝數,古代眾多文學作品對我國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科學學術、藝術文明等多個方面都有著不可比擬的傳承作用。若要缺少了對古文學藝術的傳承,我國古代文學寶庫就被慢慢掩藏,并且會越掩越深。但是,文言文特別是較久遠的文字大多佶屈聱牙,只有穩下心來,專精致學,肯一點一滴的積累,才有可能真正走進文言文的藝術殿堂,大大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這將是讓人受益匪淺的事情。只有更多的人去學習和鉆研文言文,我國古代豐富的文字遺產才有被傳承和發揚的希望,否則,就算有再多的文籍問世,也只會被當作華麗的飾品。
2、培養高中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學和漢語水平及修養的需要。我們所能見到的文言文一般都是歷經了歷史長河的洗禮,大浪淘沙篩選出來的優秀古文作品,這些文言作品文筆優美、結構嚴謹、行文簡練,寓意深刻,同時,很多優秀的古文都有自己對文學文化的認識。這樣的作品對提升學生個人的語文鑒賞能力,提供精神境界,提高古現代語文寫作和運用水平,進一步了解中國人古文化發展的古人心態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二、培養高中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1、引導學生多誦讀文言文,培養良好的文言語感。對于有效提升學生文言語感來講,長期的朗讀背誦是一個效果較突出的方法,同時,能夠熟練的朗讀和背誦古文也是學習古文最基礎的要求。同時,也因為文言文的詞句組合與現代漢語的用法還是有著很大不同的,在這里,“誦”是關鍵詞,也只有熟練誦讀文言文,其語法語感才能不斷被強化。通過誦讀能力的不斷提升,學生學習和掌握文言文的綜合能力也會逐漸提高。要注意,熟練的誦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反復多次的練習才能體現其效果。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不參照釋文,只是不斷反復的大聲誦讀,直到先將其語境和內容外熟于嘴、內入于心。只有先達到熟練的誦讀,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效果,才能對古文涵義的理解起到最佳的促進作用。
2、注重閱讀與重點訓練的結合。教師可以按照教材要求,聯系文章虛實詞特點,把文言知識點劃分為對虛實詞的了解和訓練,也可以把高中所涉及到的古文分階段進行重點劃分,進行階段性積累,積累的內容除了對詞義和語句的掌握和使用,還包括對一些文化知識的掌握。
3、掌握文言文語法的規律,強化運用能力。文言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規律,語法運用與現代漢語有著天壤之別,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時候要注重文言文語法的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語法規律,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對常見的多義詞、通假字、古今異義等現象都要重點教授,以及其他諸多語法的掌握也要重視。但是也不可對語法進行太過深層細致的教學,防止學生喪失興趣,要深淺適宜。
4、培養自學習慣,增強理解能力。高中教材里所選用的文言文都還算是相對比較容易理解的,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對照釋文、查找工具書自學來完成學習,老師只需要進行自學后的修正就夠了,這樣充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老師通過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
三、注重文與言的應用
1、對文與言關系的理解。文,是指文言文詞句中的表現的意境、感情、寓意等作者的主觀意圖和人文觀念;言,是指詞句本身承載的意義和作用,也指語法語感。文和言是一個矛盾的整體,離開了言,文章便失去意義,沒有了文,言則成為不完整的字詞。老師教授文言文若只顧講言,那么便會缺少意境和精神引導,若只注重言,則會流于空洞。因為文言文也是成篇幅的文章,老師就當成一篇整個的文章來理解和分析,從文入手,從言解釋。注重文言文的閱讀是學習語式搭配和文筆結構的必經之路,所以老師不可只注重對細枝末節的講解而忽略了對其內在含義的理解。但從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學現象來看,一般老師偏重于對言的講解而輕視對文章意境的渲染,原因是語文試卷文言文試題一般對言的解釋比較偏重而較少有對文的闡述要求,老師一般也會認為,弄懂一篇文言文內容是在對單個詞句充分理解基礎上的,所以一般老師也會較多的分解來講,而對文的方面輕描淡寫。所以,我們首先要對文和言教授的作用和意圖區分開來,它們體現的作用是不可互相替代的,在這個認識上來教學才不會偏頗。當然,不同文言文也有著不一樣的側重方向,這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2、以言釋文,以文促言,達到文與言兩手抓、兩促進。并不是所有的文言知識都要講,因為學生對于一篇課文中的文言詞句并非都不理解,部分字詞可以參照注釋解決。而且學生對文言知識也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很多文言字詞有前后繼承的關系,同一個字詞在之前出現過,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回憶進行歸納整理。學生真正需要教師講解才能掌握的字詞只占少數。這就要求教師在充分掌握學情的基礎上,不計較于具體的字詞,暫時留存一些語言障礙有時并不妨礙理解文章大意。通過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結合上下句的關系對全文有一個整體感知,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逐一解決字詞的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高中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有效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水平的重點所在。同時,在教學的側重和方法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方面是語文老師應當高度重視的方面。老師應當在教學方法上求同存異,互相包容和借鑒,切不可走向顧前不顧后的極端。此文旨在拋磚引玉,讓我們高中教學同仁們共同努力,不斷探索有效培養高中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