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江西省鷹潭人民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的護理探討
孫敏
(江西省鷹潭人民醫院,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 分析在呼吸機治療基礎上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進行無創呼吸機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結果經護理,觀察組配合完成治療率為93.33%,對照組為77.7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中出現焦慮率為2.22%,對照組為15.56%,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率為0,對照組為17.78%,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為82.2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緩解其不良情緒,有效控制了并發癥風險因素,護理服務滿意度高,可推廣。
無創呼吸機;COPD;呼吸衰竭;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D)合并呼吸衰竭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重癥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致死率,患者通常需要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輔助[1-2]。無創呼吸機主要旨在幫助患者恢復基本呼吸功能,給予其必要的呼吸支持,為治療奠定穩定基礎,以面罩以及鼻罩為途徑,不必切開氣管或插管,對患者具有較高的治療輔助意義。在無創呼吸機的治療基礎上,患者容易因治療中的痛苦產生不良情緒,其并發癥風險水平較高,不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為了促進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癥的治療進展,本研究通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護理結果,現將其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江西省鷹潭人民醫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并通過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所選取的90例患者均經COPD合并呼吸衰竭診斷標準判定確診,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具有全面了解,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同時本研究也獲得了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從兩組患者資料上看,觀察組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61.13±2.0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48~80歲,平均年齡(63.09±2.12)歲。從兩組患者的呼吸衰竭分型上看,觀察組患者中Ⅰ型呼吸衰竭的有17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有28例;對照組中Ⅰ型呼吸衰竭的有20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有25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本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護理內容主要包括定期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相關生命體征、遵照醫囑給予患者治療輔助、定期清潔患者治療環境等。
1.2.2 觀察組 對本組患者進行無創呼吸機的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呼吸道護理。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無創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因此,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呼吸機的運行狀態以及患者的呼吸情況;及時幫助患者進行體位更換,指導并幫助患者進行充足的水分攝入,若患者存在痰液過多的現象,應進行吸痰操作,同時做好相應設備的清潔與消毒,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運行順暢。(2)面罩護理。在無創呼吸機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正確幫助患者佩戴呼吸面罩,為其呼吸功能的有效運行提供保障;其次,定期對患者的呼吸面罩佩戴情況進行檢查,對過松或者過緊的狀態進行調整,避免患者發生呼吸無效或鼻周圍皮膚紅腫的情況;另外,可定期幫助患者進行呼吸面罩與皮膚接觸部分的潤膚護理,用凡士林或減壓貼進行輔助以提高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3)心理護理。患者在佩戴呼吸面罩的過程中由于呼吸受阻或佩戴不適、行動不適等種種因素易產生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等;因此,護理人員應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并以溫柔的動作對其進行護理,可借助音樂療法等途徑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其消極情緒堆積。(4)病情護理。無創呼吸機具備完善的報警系統,一旦患者發生病情異常情況,則將立即報警;因此,護理人員應定期對其進行功能檢查,確保報警系統狀態的開放與正常狀態;其次,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相應記錄;一旦發現患者出現臉色蒼白、四肢末梢濕冷等癥狀,則應立即向醫生反映并協助采取應對措施。(5)撤機護理。在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控制且需要撤離無創呼吸機時,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呼吸機進行消毒處理,必要時應采取一人一用策略,對使用過的呼吸機進行銷毀處理。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主要觀察指標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配合情況、焦慮情緒發生情況、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者與技術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其中,護理服務總滿意度以我院自擬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為載體,主要包括不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以及非常滿意四個方面。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的統計分析操作均使用統計軟件SPSS 19.0,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過程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配合完成治療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情緒焦慮比率、并發癥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指標對比分析(n)
2.2 護理服務總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與家屬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為82.2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服務總滿意度對比(n)
無創呼吸機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基礎輔助作用,在其癥狀得到基本控制前負責維持患者正常的護理功能,具有無創傷、耐受力需求性低、經濟的特點[3-4]。在無創呼吸機的使用過程中,既具有相對復雜與細致的操作要求,同時該階段患者也處于病癥的關鍵治療期,因此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較高[5]。本研究通過對無創呼吸機治療下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護理結果。
針對無創呼吸機的綜合護理干預既充分考慮了該設備的使用要求、遵循了設備清潔的基本原則,同時也對在無創呼吸機輔助下患者的狀態與病情發展狀況進行了細致的護理計劃,具有全面性、科學性與人性化特點[6]。從本研究的結果看來,使用無創呼吸機綜合護理干預模式的觀察組患者配合治療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其并發癥率與患者的情緒焦慮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相應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更為全面地降低了患者治療過程中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風險水平,對促進其病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另外,觀察組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該護理模式有助于建立友好和諧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對無創呼吸機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促進治療發展,安全性高,滿意度高,可推廣。
[1]吳世敏,鄧紅.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的護理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2):230-231.
[2]王淑琴.家庭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3):89-90.
[3]朱漫清.92例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護理有效性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5):753-754.
[4]范家亮,彭婷.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并發Ⅱ型呼吸衰竭42例分析[J].上海醫藥,2015,36(23):52-57.
[5]廖彩仙.綜合護理干預對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5,28(9):170-171.
[6]張何銀,謝東標,溫春燕.ICU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和臨床體會[J].當代醫學,2014,20 (32):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