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宋芳,岳淑芬,韓麗莎
(包頭醫學院基礎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60)
以學生為主體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課教學改革初探
陳晶,宋芳,岳淑芬,韓麗莎
(包頭醫學院基礎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60)
為提高教學效果,嘗試進行了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課教學改革。教改內容包括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翻轉課堂和小組討論PBL教學形式。結果顯示,教改班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課下能夠主動探究學習問題,課堂較為活躍。學生的成績分析情況表明,教改班的平時成績高于對照班;教改班在80~89分數段的學生比例遠遠高于對照班,而不及格人數比例也較對照班更低。
組織學與胚胎學;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PBL教學;主動性學習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已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但如何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一直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的問題。組織學與胚胎學是面向醫學各專業大學一年級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其中組織學實驗課通過觀察切片認識組織學結構,胚胎學部分采用實驗室中小班授課的方式,安排在組織學實驗課之后,2015年我們對組織學和胚胎學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嘗試。
在2015年上半年的組織胚胎學教學中,以2014級臨床醫學本科六班為教改班,2014級臨床醫學本科1~5班為對照班,授課教師相同,進行試點教學改革。
1.1 案例教學法 組織學實驗課主要進行組織切片的觀察,分為總論——組織的觀察,和各論——器官的觀察。在各論器官的觀察時進行案例教學法,如觀察血涂片時,結合各種血細胞的正常形態、數量分析某些疾病案例;觀察皮膚的結構可以結合皮膚燒傷的案例進行分析;觀察胃的結構可以結合胃潰瘍案例;觀察肝的結構可以結合常見的脂肪肝進行分析和學習。
1.2 翻轉課堂 主要嘗試用于組織學實驗課。
1.2.1 學生講授 組織學實驗課每次4學時,一般觀察切片5~7張,在教改班中,安排其中2張切片進行學生講授。講授前,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視頻資源、圖譜、圖片庫等資源進行自學。具體的方法是:學生分為2大組,每個組安排課下提前預習1張切片,課上隨機從每組中選擇1名同學進行講授,從其他組中找同學進行點評,然后教師點評。在進行點評時往往要從教學態度、知識的準確性及講授情況幾個方面進行點評。
1.2.2 自學輔導式教學 一般每次實驗課觀察切片5~7張,2張教師講授、2張學生講授,剩下的1~3張進行自學輔導式教學。即教師給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課堂自學-觀察切片、模型,然后教師通過提問、討論等互動形式檢驗教學效果。
1.3 小組討論式PBL教學 這種教學形式我們多用在案例分析上。如在胚胎學中,教師先講授正常顏面部的發育情況,然后讓學生分析常見的唇腭裂的發病原因;先講授心臟的形成過程,然后給各組學生發心臟常見先天畸形的模型,讓各組學生討論畸形類型及發病原因。
2.1 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本學期教改班實驗課授課方法改革,在教學中結合案例學習,學生的興趣非常高,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學生在課下時間開始初步對病例進行了解,開闊了學生視野,學生的學習狀態是一種主動探究的狀態。通過翻轉課堂的嘗試,我們發現學生為登上講臺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有的同學能夠真正以講解的形式進行授課,并且在講解中與其他同學互動,效果非常好;但也有的同學重視程度不夠,沒有進行很好的預習、準備,課堂授課時不能進行脫稿授課。大部分同學在翻轉課堂的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對知識的準確性把握不夠,反映出對課本的理解偏差,對知識前后聯系存在問題,這時就要及時的糾錯,教師的及時的糾正會加深學生的記憶。這種形式進行了學生和老師的角色互換,學生的積極性也非常高,課堂踴躍參與,學生的學習狀態變被動為主動。在小組討論式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分析、判斷、進行理解。通過對觀點的質疑,獲取本學科的知識,還可以和其他學科相關聯,激發學習興趣。
2.2 成績分析 對教改班2014級臨本6班和對照班2014級臨本1~5班成績情況進行分析。總評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包括實驗課作業完成情況、切片考試、單元測試,主要反映實驗課情況;期末成績占60%,為筆試閉卷。成績情況見表1、圖1。
表1 教改班與對照班成績分析(±s)

表1 教改班與對照班成績分析(±s)
項目平時(40%)總評(100%)對照班1班33.28±5.34 72.16±7.15 2班35.17±9.21 74.62±8.23 3班35.02±7.24 74.39±7.85 4班33.98±6.63 72.43±5.19 5班34.60±4.21 73.19±8.26教改班6班36.72±4.36 74.0±6.38
所有數據使用SPSS 11.5軟件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實驗數據用“±s”表示。從表1中可以看出平時成績中教改班的成績較高,其中切片考試和單元測試均為閉卷考核,平時成績主要反映實驗課情況和平時知識的積累;總評成績中,教改班的成績與對照班平均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總評成績在各個分數段的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其中對照班為2014級臨本1~5班,教改班為2014級臨本6班。從圖1中可以看出,教改班在80~89分數段的學生比例遠遠高于對照班,而不及格人數比例也較對照班更低。

圖1 教改班與對照班成績分布情況
要實現主體教育思想就要打破以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1],構建學生主動參與、師生共同探究知識、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教學情境,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我們的實踐發現,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多數人的學習熱情,在80~89分數段體現了較為明顯的優勢,但對優秀率的提高沒有明顯幫助。組織學與胚胎學是面對臨床醫學專業大學一年級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在與其它學科相聯系時,顯得十分困難,但是有了這樣一種嘗試,學生在學習后續的專業課時,可以相互關聯。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開設嘗試收集、查閱資料,整理資料,這些都為自學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2]。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的團隊精神、交流能力,對觀點的批評能力也會得到提高[3]。通過翻轉課堂的嘗試,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知識內化”顯得更為重要[4]。當然這只是一個學科的嘗試,需要多學科進行嘗試、總結。學生的成績還取決于諸多方面,如學生的努力程度、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通過教改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成績也會提高。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要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既然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那就必須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更應該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責任[5]。教師要創建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走近學生,貼近學生,傾聽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趙雷,姜宇,蘇鑫.關于優化醫學院校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的幾點思考[J]時代教育,2016(13):37-38.
[2]李培.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醫學專業教學中的優勢作用[J]當代醫學,2014,20(10):160-161.
[3]孟靜巖,應森林.討論式教學法在生命支持課程中的應用[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5(3):158-159.
[4]張金萍.微課支撐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5,38(2):243-245.
[5]陳運保,史峰.多爾后現代課程觀的“4R”課程模體與啟示[J]教育導刊,2014(8):62-64.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experiment course with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s
Chen Jing,Song Fang,Yue Shu-fen,Han Li-sha
(Basic College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014060,China)
We attempted the teaching reform o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experiment course.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The teaching reform included case teaching,flipped classroom and PBL teaching.The results showed this reform can improve the interest of study and usual grades.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Case teaching;Flip the classroom;PBL teaching;Initiative learning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101
包頭醫學院學分制下課程改革立項(bj201401-xk),包頭醫學院教改立項(BY2014-A06)
陳晶,E-mail:nmgchenjing2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