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潔 曾揚陽
【摘 要】本文試從易班網絡平臺的優勢出發,以廣西民辦高校音樂專業“學、訓、展、行,活力一體”實踐教學平臺為例,提出利用易班網絡平臺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五方面的策略: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線上線下相互協調;形成一支專業的網絡技術管理隊伍;建立一支政治素養過硬的易班網絡品德引導者;不斷完善激勵機制。
【關鍵詞】易班網絡平臺 校園文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C-0093-02
校園文化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和教育宣傳的重要構成,校園文化通常具有教育、引導、宣傳、凝聚和輻射等作用,特別是在互聯網環境下,依托網絡平臺打造校園文化品牌讓更多的人了解校園文化成為現階段打造校園文化的重中之重,易班網絡校園文化平臺應運而生,成為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基礎。本文試從易班網絡平臺的優勢出發,以廣西民辦高校音樂專業“學、訓、展、行,活力一體”實踐教學平臺為例,對利用易班網絡平臺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策略做一探討。
一、易班網絡平臺的優勢
易班是一個集教學、生活、社交的于一體的綜合類社區。易班網絡平臺包括論壇、博客、相冊、網盤等現代網民喜歡使用的板塊,增加了班級活動,讓師生通過班級活動來共同管理班級,并且支持移動客戶端進行訪問,讓教師時時了解學生動態、學生時時掌握班級信息。
(一)易班網絡平臺具有相對單純的網絡交流環境
易班顧名思義通常是以學校的班集體為組成單位,由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加入。他們首先是同班同學,再是朋友,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建立的一種網絡關系,通常是人員相對固定、關系相對固定從而形成一種固定的網絡關系,這樣實際上是將現實中的班級生活搬上網絡,這樣可以隨時隨地了解班級動態,也可以隨時上傳個人動態,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從而促進班級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二)易班網絡平臺提供海量學習資源
網絡是一個共享的平臺,尤其是官方建立的易班網絡平臺,不但具有社交、娛樂的功能,還收集了全國各大高校最新的學習資料,將高校中的公開課、資料、講座、試題等資源整合到易班上供學生進行分享、學習。這樣不但吸引了眾多的學生加入到易班網絡平臺,還將在易班網絡平臺上的學校推廣出去,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不同的校園文化。
二、以易班網絡平臺為基礎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策略
校園文化的定義通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對象,而且包括學校管理者、教師等,以培養人才為方向來展示學校內在的精神文明、文化底蘊、教學特色等方面的一種社會文化。它需要學校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具有自己學院特色的文化品牌,校園文化品牌的建立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校園文化品牌的建立在學校的健康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現階段通過利用易班網絡平臺可以更便捷的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如何以易班網絡平臺為基礎打造校園品牌活動是現階段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廣西民辦高校音樂教學工作中,相應的學院要充分認識到藝術實踐在專業教學中的作用,以構建立體化藝術實踐教學平臺為核心任務,積極推動藝術學院音樂專業教育教學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實踐性措施,其中“學、訓、展、行,活力一體”藝術實踐系列活動就是典型的案例;通過以廣西外國語學院為例利用易班網絡平臺為基礎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更好地進行“學、訓、展、行,活力一體”藝術實踐活動,打造屬于當地校園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
(一)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
高校應在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前提下,對自身進行深入了解,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凸顯學校特色,彰顯校園風采。不斷尋找校園文化的閃光點,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校園文化品牌。從藝術教育角度分析,音樂專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大多極具個性,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因此,舉辦相應的展示活動就必不可少。通過易班網絡平臺,將廣西民辦高校舉辦的“藝術實踐展演周”系列實踐活動展示出來,不但可以展示學校的文化特色、教學成果,更能夠體現教育價值和自我價值。
(二)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線上線下相互協調
校園文化主要服務于學生,要切實加強對學生實際需求的了解,根據需求有針對性地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將校園文化落到實際教育、學習和生活當中。只有將校園文化品牌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校園文化的感染。同時,校園文化活品牌動不能只在線上進行開展,還要與線下活動進行互動,深入到學生之中。例如,線下的活動及時上傳的易班網絡平臺上,在易班平臺上對線下活動如文藝匯演進行投票參與,這樣更加能夠提升活動效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如,在線下組織開展“六項全能大賽”,線上進行投票選舉活動,轉變傳統藝術學院音樂專業教學模式的改變,提升音樂專業學生綜合素質。針對廣西藝術類院校而言,舞臺是最好的課堂,表演是最好的練習,學習和匯演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靈活開展,并不需要可以強調舞臺規格和形式。例如,大部分音樂專業都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組建,學生既是表演者,也是觀眾,更是評價者,通過在易班網絡平臺上發布表演內容,積極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清晰的了解自身的不足。
(三)形成一支專業的網絡技術管理隊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網絡化已經逐漸的深入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通過易班網絡平臺進行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時這就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的指導:一方面網絡技術日新月異,需要專門人才及時把握網絡動態;另一方面對于新興的網絡社區,一些“輿論領袖”的觀點、看法會影響一大批網民,而學生對網絡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言論的影響,不利于他們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這就需要建設建立一支專業的網絡管理隊伍,來對本校在易班上的板塊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對不良信息進行過濾,從而展開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健康的校園文化品牌宣傳。在廣西民辦高校音樂教學工作中,相應的學院要充分認識到專業教學在推動藝術學院音樂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利用易班網絡平臺,在平臺上搭建專業老師的專業課程,將其列為“特邀嘉賓”參與到活動中,對各大高校的音樂專業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專門指導,從而實現學生的專業化技能培養,另外,廣西民辦高校領域有必要提出體系化建設措施,如要求音樂專業學生每個人每學期至少參與幾次匯演,每個班級必須舉辦一場規格較高的報告演出等,并將此類匯演、報告作為教育教學的范本,發布到易班網絡平臺上,讓廣大師生進行觀摩、學習以及反思,從而提高廣西民辦高校音樂教學成果,建立自身的校園文化品牌。
(四)建立一支政治素養過硬的易班網絡品德引導者
在易班網絡平臺上打造校園文化品牌,這便是學校在網絡上的一張名片,易班上校園文化內容的好壞會直接關系到外界對學校的整體評價,這就需要一批政治素養過硬、品德高尚的引導者對廣大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可以是學校的教師,因為教師通常具有較高的威信;可以是學生代表,因為作為學生他們懂得如何更好地同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這樣作為網絡上校園文化活動的有力推手,不但有助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且有助于營造積極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尤其是在音樂教學方面,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訓練不僅僅意味著日常的練習,同時也涉及多項團隊合作,以培養自身的舞臺意識。例如,在進行合唱團、鼓樂隊、舞臺劇等演出的時候,并不是僅僅在于個人的能力,而是展現集體的風采。這就要求民辦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在提高自身才能的同時,注重團隊合作。在易班網絡平臺上應注重由專業技能過硬、舞臺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開辟專欄,民辦高校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支持這種課外藝術實踐團隊的發展。同時,邀請經驗豐富、資歷老道的專家學者擔任“榮譽教師”,不僅在藝術才能上發揮作用,更是在為人處世上發揮作用,為培養專業技能過硬、政治素養過硬的音樂專業學生作貢獻。
(五)不斷完善激勵機制
現階段由于各大高校更加注重實際的教學成果,往往忽略在網絡上對學校進行建設,導致易班網絡平臺上的一些有特色的活動無人問津,論壇更新也比較慢,產生一種線下活躍線上冷清的局面。因此,要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師生參加易班網絡平臺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一種線下活躍線上也活躍的情形。
總之,促進音樂專業教育形式改革、提高民辦高校教學質量是推動教育改革,促進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階段,而易班網絡平臺的出現正符合了民辦高校音樂專業的教育教學。現階段要想真正通過易班平臺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推動民辦高校音樂專業的教育教學,不僅需要從思想、文化、制度等多方面進行,而且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需求。從而搭建了一個貼近學生、貼近校園的網絡社區,進行更好地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為更好的建設校園文化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孔祥躍.利用易班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創新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3(6)
[2]吉祥.淺析“易班”網絡思政平臺建設與研究[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13(4)
[3]劉智斌,高曉利.上海高校網絡文化建設與校園創新管理論壇綜述[J].思想理論教育,2013(4)
[4]王躍輝.民辦高校應用型音樂人才培養模式發展與創新——以“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為例.懷化學院學報,2013(10)
[5]趙偉晶.民族高校音樂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教學實踐為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7)
[6]彭潔.“學、訓、展、行,活力一體”實踐教學平臺——以廣西外國語學院為例.才智,2016(6)
【作者簡介】彭 潔,女,廣西欽州人,廣西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學;曾揚陽,男,廣西賓陽人,廣西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共青團工作、思想政治。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