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嘗試在中學開展“職普滲透”形體訓練實踐活動課程,加強學生在體態、體型、表情禮儀等三部分的引導和訓練,讓學生從“認識美”“欣賞美”“展現美”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信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職業能力。
【關鍵詞】職普滲透 形體課 教學活動 體態 體型 表情禮儀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B-0165-02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職普滲透”,筆者嘗試在學校開展形體訓練實踐活動課程,并把形體訓練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來安排,通過形體訓練課程的學習,主要加強學生在體態、體型、表情禮儀等三部分的引導和訓練,讓學生從“認識美”“欣賞美”“展現美”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信心,增進學生對未來職業綜合能力及形象的認識和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開展“職普滲透”形體課教研活動的重要性
形體訓練對加強和提高各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關鍵的影響。開展“職普滲透”形體課教研活動,可以加強學生形體訓練,讓學生明確今后職業對形體方面的需求。
(一)符合中學生身體形態發育的要求。良好的個人形象是一個人的無形資產,將在人的一生奮斗與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學生從心理上有著提高自我形象和塑造自己的強烈愿望,希望能通過形體課的學習來糾正自己的不良姿態。他們珍惜這一最佳的身體形態發育關鍵時期,希望能為未來的自己有一個優美的體態、規范的儀態打下扎實的基礎,真正做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完美結合。
(二)培養學生形態和諧美。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形態的可塑性很強,進行系統的形體訓練,不僅能使一個人的骨密質增厚、骨徑變粗、骨周圍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使骨在形體結構上趨于理想化,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并修飾、矯正身體的不良姿態,形成優美的體態。形體美是通過科學系統、規范的教學與訓練才能實現的,在中學開設形體訓練課程,課程所設教學訓練內容豐富,能全面改善學生身體形態,使學生的上肢、下肢與軀干在初步規范的基礎上,掌握身體運動規律,培養學生形態和諧美。
(三)塑造學生的氣質和風度。形體訓練可以培養學生高雅的氣質和風度,這是因為它不僅訓練了人體優雅姿態,而且也傳播了人際交往藝術,培養了學生的禮儀內涵修養。經過科學形體訓練的青少年,往往充滿自信,身材勻稱、舉止得體,坐、立、行落落大方,充分展示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他們身體具備的良好禮儀和形體素養,能使學生個人和組織得到切實有形的幫助,加速信息傳遞,獲得社會的認可,取得社會精神資助,形成良好精神品質。因此,形體訓練是學生構建自主與合作的和諧精神品質的基礎。
(四)挖掘內在美、提煉外在養。形體訓練在鍛煉形體美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內在修養。形體訓練是以改變學生形態動作的原始狀態及錯誤姿態、提高靈活性、增強可塑性為目的的,在課堂教學及訓練內容上采用了整體練習與分部位練習相結合的方法,為全面并有重點地鍛煉、“雕琢”人體提供了條件,為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及身體素質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內練自己的靜態和動態的禮儀修養,外練優美形體,以優美的儀態、甜美的微笑、端莊的舉止在公眾心中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獲得人們的尊重與信任。
二、有效開展形體訓練教學活動的措施
(一)重視“三姿”訓練。“三姿”即站姿、坐姿、走姿。我國早就有“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之說,正確的站姿對人體姿態的要求是:挺胸、收腹、立腰、展肩、沉肩、夾臂自然下垂,中指貼近褲縫、膈肌上提、下頜微收、雙目平視、頸部挺直、面帶微笑朝正前方。坐姿的基本要求是:雙腿并攏,身體前傾,腰板挺直,輕輕坐于椅子的中后部,眼神平視前方。正確的走姿要求身體直立、舒展,沉肩,立腰,手臂自然前后擺動,頭正,雙目平視,走路平穩。正確的基本姿態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必須經過后天的訓練和培養而形成。因此,在形體訓練之初就應以基礎的“三姿”(站、坐、走)訓練開始。
1.在中學生形體課教學中,課堂改革的重點工作是“三姿”訓練。為了積極落實此項工作,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習慣。
首先,讓學生觀看國慶節大閱兵視頻,學生為人民解放軍威武雄壯、英姿颯爽的風采所折服,心生敬仰羨慕之情。全體學生明確“三姿”訓練的目標和要求,思想上引起重視,從而朝著這個目標而奮斗。
其次,課堂上全體任課老師齊心協力,齊抓坐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提醒多監督,紀律委員不定時抽查,一周一小結,一月一大總結,好的要大力表揚,不好的要再次學習坐姿要求,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達到“坐如鐘”的目標。利用集會和課余時間進行站姿訓練,當學生堅持不住的時候,多給他們講一講解放軍叔叔站軍姿的故事和軍人艱苦奮斗不怕困難的故事,磨煉學生的意志,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從而達到“站如松”的站立要求。正確的走路姿勢訓練,采用音樂訓練法,選擇節奏感較強、鏗鏘有力的解放軍進行曲,讓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優美體態,達到“行如風”的目標。
2.“三姿”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以及全班同學的長期堅持和不懈努力,把此項工作貫穿在常規工作中。“三姿”訓練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長期堅持,分步驟去達成目標,遇到問題要多動腦子想方設法去解決。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學生才能養成“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的優美“三姿”。
(二)加強表情練習。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麥克奈爾教授談到,有笑容的人在管理、教導、推銷上更容易成功。微笑是交際活動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價值的面部表情。這是因為,微笑可以表現自己的友善、謙恭、渴望友誼的美好感情因素,向他人發射出理解、寬容、信任的信號。在形體訓練中加強學生的表情訓練,掌握正確的微笑、眼神等表情禮儀,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展現美的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學生在學習中根據職業興趣及專業特點,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訓練,從眼神、微笑、面部綜合表情塑造自身專業特點的表情。例如今后從事技術職業的學生,在教學中不僅要訓練微笑表情,而且還要通過眉毛的緊縮和舒展、正視對方充滿自信的眼神、嘴角的緊閉與微微上翹的表情變化勾勒出技術職業人員的自信、穩重和從容,同時這也是技術職業角色表情禮儀的基本要求。親切、真誠、溫暖的表情,是對服務角色表情禮儀的基本要求。從事服務職業的學生,微微上挑的雙眉表現了對客戶的關切,用其溫暖的眼神和發自內心的微笑不僅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還能給客戶帶來如在家中一樣的溫馨感覺。甜美的微笑伴著禮貌的語言,兩者相映生輝,符合服務職業角色要求。熱情、自信、干練的表情,是對藝術職業角色表情禮儀的基本要求。從事手工藝術職業的學生,用其會說話的眼睛、微微上揚的眉毛,以精神飽滿、神采奕奕、含而不露的笑容給予回味、深刻和包容感,流露出其別具慧眼、精明強干的氣質,符合藝術職業角色要求。
(三)改革優化訓練內容,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力。形體訓練課程是專業性較強的教學科目,在教學訓練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廣泛的審美教育,并及時指出并糾正學生的不良身體姿態,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各環節的教學內容,將訓練時間和訓練內容向學生的某些薄弱環節傾斜。同時,教師應教會每個學生一些形體訓練的成套練習,使其真正掌握一兩種自我鍛煉的方法,便于他們今后參加一般性文體活動和獨立鍛煉,逐步提高他們欣賞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青春前期是中學生身體發育和樹立理想的重要時期,也是塑造優美形體的最佳時期。本文通過嘗試在中學開展形體訓練實踐活動課程,加強學生在體態、體型、表情禮儀等三部分的引導和訓練,讓學生從“認識美”“欣賞美”“展現美”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信心,增進學生對未來職業綜合能力及形象的認識和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健蘭.中學健美教學應注重形體訓練[J].科學咨詢,2003(10)
[2]田光占.旅游禮儀[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羅虹冰(1973— ),女,廣西北海人,北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科研處副主任,高級講師。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