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林
【摘 要】隨著市場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市場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需求也處于一種較為不穩定的狀態。本文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結合文獻資料,對中等職業學校就業創業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提出中等職業學校就業創業與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一些建議,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生 就業創業 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B-0009-02
近年來,雖然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在中等職業學校越來越熱門,但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也出現了頻繁離職、缺乏行業職業素養以及專業技能水平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會使汽修專業的在校生不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行業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對學生今后的就業創業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一、造成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問題的原因
(一)學校對學生缺乏就業創業的心理輔導。結合近幾年中職學校就業數據來看,中職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并不樂觀,許多學生到工作單位工作一段時間之后,便選擇辭職,不僅如此,有部分學生在辭職后選擇從事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工作。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許多學生畢業后進入汽車修理廠工作,但實際的工作與在校內的工作強度差距較大,畢業學生在校期間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就業創業心理輔導,將畢業后的工作想象得過于美好,以至于在面對真實的工作環境時,心理有了巨大的落差,實際工作環境中高強度的工作以及嚴格的規章制度,讓剛出校園的畢業生感到無所適從,進而產生了逃避的念頭,從而出現了許多畢業生在進入工作單位一段時間后辭職的現象。究其原因,老師并未對學生進行較好的行業職業素養的心理輔導,學生對就業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對就業壓力不能做好準備,才使得學生在畢業后的工作中遇到問題時,顯得無所適從,從而選擇逃避。
(二)中職畢業生工作壓力大。除了學校對畢業生缺乏就業心理輔導之外,就工作本身也存在著壓力過大的問題。就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而言,該專業畢業的學生多半是進入汽車修理廠或 4S 店工作,而這些單位的工作強度都比較大。隨著汽車產業在我國的迅速發展,汽車數量的持續增加,因此,對汽車維修行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汽車維修企業為了增加收益,必然會要求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長。對于畢業生而言,剛剛走出校園,先前也沒有經過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一時間要接受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的確是困難的,有些單位還將員工工作效率與工資相掛鉤,這也給了畢業生更大的工作壓力。而這些畢業生大多年齡較小,暫時難以適應這樣的工作環境,當面臨較高的工作壓力時,往往會選擇逃避、辭職。
(三)理論與實踐脫節。除了上述兩點原因以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便是畢業生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情況有所脫節,理論知識無法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汽車維修專業是一個對實踐性要求較高的產業,在學校的專業學習中,雖然課程設置以實踐訓練為主,但是缺乏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由于缺乏理論知識的指導,畢業生在實踐中無法舉一反三,在遇到不同的車型的故障時便顯得不知所措,而又由于畢業生缺乏行業職業素養,因此在遇到汽車維修方面問題不知如何應對時便想要離職轉行。
(四)中職校專業師資隊伍現狀不容樂觀。專業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教師不足,尤其是有經驗的專業骨干教師嚴重不足,是當今許多中職學校存在的問題。沒有專業技術過硬而且數量足夠的專業教師,是培養不出質量合格的中職畢業生的。
二、應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創業問題的建議
針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就業與創業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對這些問題造成的原因進行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一)就業創業課程中應靈活融入專業課程的相關內容。以汽修專業的就業與創業課程為例,這門課的科任教師在給汽修專業的學生講授“就業與創業”內容時,應該把汽車行業的相關內容融入進去,使汽修專業的學生對汽車維修行業有更充分的認識與了解,提高學生對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習、就業與創業的興趣,讓學生對汽修職業工作崗位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使學生對其自身工作發展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與心理準備,并能讓學生提前做好自己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除此之外,學校平時還應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向學生傳授心理知識,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及時解決學生在實習中所遇到的心理問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面對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積極工作,在遇到困難時不輕易放棄。
(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一個人的職業道德、職業認識、職業技能的綜合表現,主要通過日常行為與工作中的表現展示出來。中職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應該對自身職業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樹立起自身的職業使命感。汽車維修企業也應加強對畢業生進行行業職業素養的培養,使畢業生對工作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鼓勵學生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要積極面對難題,客觀地看待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從而建立起對汽車維修這份職業的熱愛。
(三)改進專業課程設置,增加理論課程。針對學生在實習工作中理論與實踐不能融合、相互脫節的現象,學校在進行專業設置時,可以對課程的安排進行適當調整。例如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學生缺乏理論指導,無法解決汽車維修問題,學??梢栽谡n程設置中增加專業理論知識的課程,安排有經驗的專業教師進行教學。通過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還能夠使學生對汽車理論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進行實踐工作時能夠靈活運用專業知識,并且在實踐操作中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使學生在工作時獲得實際操作的愉悅感,進而提升學生對于汽車維修這一行業的興趣與熱愛。
(四)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與提高學校專業水平與就業創業水平息息相關。
1.加強專業教師從業年限要求。在中職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其中一個策略便是需要嚴格對專業教師的從業年限提出要求??v觀國際上中等職業學校較為發達的國家,其對于專業教師的從業年限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其中,澳大利亞就要求中專教師需要具有三至五年的教學經驗,而加拿大更是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五年的教學經驗。而在中國,對教師從業的年限要求一般為三年以上,從業年限要求低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這也導致某些教師在招聘考試時鉆了空子,給師資隊伍的水平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應該嚴格對應聘教師的從業年限要求,使得有經驗的專業教師能夠投身于教育工作中,促進中職教育的發展。
2.拓寬教師來源渠道。中職學校應該拓寬教師的來源渠道,提高具有經驗的教師在師資隊伍中的比例。中職學校與普通中學不同,其課程內容實踐性較強,需要具有專業實踐經驗的教師來傳授學生更為實用的知識。因此,中職學校在吸納教師資源人才時,應該適當提高公司、企業的專業技能型教師人才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在公司、企業有過就職經驗的專業性人才,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工作中的實際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校時便能夠了解到實際工作中的真實情況,對所學專業就業前景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3.改善中職教師比例結構。除了以上兩點,中職學校的教師比例結構也需要進行改善。一方面,學校應該適當增加兼職教師的比例,提高現有兼職教師的待遇,穩定現有兼職教師的數量,使兼職教師能夠專心于當前的工作,避免教師人才資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學校更應增加“雙師型”的教師人才比重,鼓勵在校任職教師向“雙師型”教師方向發展,除了完善自身理論知識之外,還應該重視自身的工作實踐技能的培訓,重視提升自我,提高教學實踐能力。此外,學校還可以積極聘請校外具有資質的專業人才到校兼職任教,與在校教師相互交流經驗,促進教師教學技能的進步。
總而言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與創業問題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從學校、學生、工作單位等三方面入手進行解決。不僅需要從學校課程設置入手,加強對學生進行就業與創業職業素養的培養,還需要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改善教師結構比例,增強教師隊伍活力,為學生、課堂帶去新鮮的活力,從而激起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針對就業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協調合作,當然最重要的,需要學生對就業擺正心態,積極面對工作,客觀看待工作、收入等問題。
【參考文獻】
[1]廖頌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汽車維修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09(25)
[2]張慶龍.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就業問題探析[J].科技咨詢,2012(35)
[3]孫秀延.以就業為導向 加強中職學校專業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3)
[4]張 惠.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5]羅曉妮.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探尋[D].重慶:西南大學,2013
【基金項目】本文為“廣西中等職業學校名師工作坊建設項目支持”的階段成果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