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之星
中國人常說一句話,酒不醉人人自醉,聽起來話里有話。的確,“酒”很能讓我們在飲用后表白出真實的自我。高興時,我們借酒歡歌;低沉時,我們借酒消愁。總之,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有酒來相伴。有人說,它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召之即來,卻是揮之不去。特別是我們孤獨寂寞之時,往往第一個想到就是“酒”。在閱讀許多外國名著后,筆者發現一些外國名人對葡萄酒的見地卻與我們有著不同。下面看一看外國人眼中的“酒”,有著怎樣的地位。
1.人就像一瓶美妙的葡萄酒,開始時如葡萄,需要不斷地踩踏,然后儲藏在陰暗處,直到成熟,最后才能成為一瓶人人想喝的酒。——凱瑟琳·米夫薩德(Kathleen Mifsud)
2. 友誼好比生活中的葡萄酒,但是二者還是有所不同,友誼沒有葡萄酒那么堅強和純粹。——英國設計師愛德華·楊(Edward Young)
3.葡萄酒不僅是一種讓人愉悅的東西,而且是一個充滿內涵的東西,且這種愉悅感取決于它的內涵度。——英國葡萄酒作家羅杰·斯克拉頓(Roger Scruton)
4.一個人最大的財富莫過于擁有一瓶好酒、一本好書和一個好友。——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Moliere)
5.選擇合適的食物來搭配葡萄酒很重要,但是比這更重要的是和你一起喝酒的人。——法國著名葡萄酒商克里斯蒂安·莫埃爾(Christian Moueix)
6.葡萄酒是唯一一種你會根據它的產地來衡量它價值的東西。——英國著名葡萄酒評論家休·約翰遜(Hugh Johnson)
7.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取代你的味覺,也沒有任何教育比自己親自嘗嘗葡萄酒更美妙。——美國著名葡萄酒評論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
8.慶祝時刻,需要的是美酒和甜蜜之語。——羅馬喜劇作家普勞圖斯(Plautus)
9.友誼會突然從葡萄酒中蹦出來。——英國詩人、戲劇家約翰·蓋伊(John Gay)
10.老柴最好燒,老酒最好喝,老友最值得信任,老作品最適合閱讀。——英國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