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開學伊始,我擔任四年級一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這對我來說是個全新的開始。新的工作環(huán)境,新的年級,新的學生,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班中學生的學習水平,恰巧當晚政教處布置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并隨之寫體會。著名教育家葉瀾女士說過:“要想試探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就讓他寫一篇文章。”于是我順勢給學生講解了寫作的基本格式和細節(jié)重點,讓學生回家完成寫作。懷揣著希望,我翻看著學生的作文,心情卻漸漸灰暗了,我在心中告訴自己可能是放假時間太長,學生不善于動筆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慢慢發(fā)現(xiàn)學生不喜歡寫作文,勉強為之,也是一些形容枯槁的乏味文字。
一、探索策略之路——反思
觸摸到真實情況后,我心中憂慮重重,擔憂他們與別校同齡人之間的差距,憂慮他們的寫作現(xiàn)狀。憂慮之余,我也思考自己的教學方法:每次習作,我都千篇一律地圍繞習作主題講一講寫作格式、重點,或者圍繞范文點撥細節(jié),讓學生讀一讀,模仿寫作方法,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別出心裁的方法。學生不是不喜歡寫作文,而是根本不知道寫什么,進一步說是無儲備內容可寫。想到這里,我又想起執(zhí)教四年級時的一篇課文《我的長生果》,作者葉文玲根據(jù)親身體驗悟出了一點道理: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
二、探索策略之路——學習
認識到自己指導上有所偏頗,我便迅速充電,在網(wǎng)上查閱了一些資料。偶然間,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江蘇一名優(yōu)秀教師示范了一堂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課,他是從我們教師每天都做的細節(jié)入手,讓學生現(xiàn)場觀察,現(xiàn)場寫作。我一看就喜歡得不得了,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是呀,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而這種“生活”正是他們所見、所聞后的所感、所悟。
體驗式作文教學是從學生主體體驗入手,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特定的“真”情境,讓學生身處其中,實現(xiàn)“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實的轉化”,從而獲取語言運用的直接經(jīng)驗。體驗強調人對事物、生活的親身經(jīng)歷,強調感受的過程和結果。所謂體驗式作文教學,是讓學生作文走向“立誠”的最佳途徑,不僅能讓學生寫自己的話,而且可以寫自己最親切、感悟得最深切的東西。
三、探索策略之路——實踐
心里有了底,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在班里試一試。我悄悄地讓一個學生從家中帶來三條小金魚送到我辦公室,并告訴他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能事先告訴別的同學。周三早晨,我特意找了一塊黑布蒙在魚缸上,當我端著魚缸走進教室的一剎那,學生驚奇的目光鎖在我手上,我說:“同學們,猜猜我手里是什么?”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孫××說:“是一只貓”,接著有人反駁:“不可能,貓怎么會不叫呢?”學生接著議論,教室里的氣氛空前熱鬧。此時我心中卻胸有成竹,大聲說道:“同學們,神秘的面紗即將揭開,請睜大眼睛。”只聽教室里一聲驚呼“魚”。我說:“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文,請你仔細回想,從老師進教室到現(xiàn)在的表情、動作、語言,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真實地寫出來,作為文章的開頭。”只見學生若有所思便奮筆疾書,不像以前那樣提筆皺眉了。緊接著我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三條金魚的外形特點,有了真實的事物,學生描寫得栩栩如生,一行行優(yōu)美的文字表達了學生內心的歡喜。一位平時寫得較差的學生在《可愛的小金魚》中寫道:三條小金魚悄悄地游著,那條黑紅相間的小金魚,搖擺著尾巴,像一把柔軟的小扇子……就這樣我采用現(xiàn)場試驗的方法,又指導了喂食和敲打魚缸觀察金魚反應的兩個片段的描寫。這次指導模式下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興趣空前高漲,不再那樣懼怕作文;習作內容真實,顯得有血有肉。
四、探索策略之路——總結
1.及時捕捉并積累生活體驗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猶如一座礦藏豐富的“寶山”,初看上去,似乎平平常常,但只要睜大眼睛,開動腦筋,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就能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閃光點”。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使學生走向社會,親身去觀察、感受、思考生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繼而使學生自由表達。
2.倡導多元解讀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是接受美學還是建構主義,都承認讀者會從不同視角對作品進行多元化、多維度的解讀。教師在這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自由和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滿足學生個人獨特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以支撐學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為學生搭建一個自由構建意義的平臺。
3.美文品讀
借助每周兩課時的課外閱讀時間向學生推薦美文,學生通過個人品讀、小組輪讀等方式感悟文章的形式美、韻律美,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以后寫作文時遷移運用,做到學以致用。
五、探索策略之路——再反思
然而體驗式作文模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操作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沒有深刻體驗怎么辦?有了體驗表達不出來怎么辦?學生如何才能真誠、自然、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體驗?這一連串的問題都需要今后繼續(xù)探究。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