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國際貿易實務的實訓課程教學,是高職院校培養外貿人才的重要環節。為使國際貿易實務實訓的教學更加符合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要求,文章對“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教學中的現存問題進行研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效果,為專業技能的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水平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91
“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是我院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的必修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應用學科。隨著世界各國間經濟聯系的日益增強,以及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形式的開展,對外貿易已發展為我國當前最具增長潛力的行業之一,社會對外貿人才的需求層次也逐年提高。就外貿行業而言,為滿足市場需求,高職教育需培養出應用型的外貿高素質的人才,其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模擬教學尤為重要。通過“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的開設,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變為實踐技能,為走上工作崗位提前練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本門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卻是很多高職院校共同面臨的難題。
1“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教學現狀和問題
11教學內容選取不當,教學方法單一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是在前置課程“國際貿易實務”之后開設,學生已有一定的國際貿易實務的理論基礎知識,通過實訓課程學習主要是想進一步提高實際操作、解決問題和開拓創新能力。但從課程進行現狀來看,課程教學內容未能很好地與企業崗位實際需求相結合,多數教師僅是對外貿中涉及的相關單據進行理論講解。教學方法上單一,多是教師一言堂做法,主要就是教師理論講解單據填制方法之后,學生完成單據填制任務,然后教師檢查單據填制情況,課程進行過程中實踐環節相對薄弱,將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變相成了單純的外貿單證制作實訓,使得學生每天都是在煩瑣的單據制作中度過,而對外貿整個操作流程和技能仍不明所以,學生缺乏理論與具體實踐聯系方面的充分訓練和感受,教學效果欠佳。
12實訓教學條件落后
有的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教學當中僅使用一套模擬訓練軟件,不僅其中內容過于簡單,且有與現存實際外貿操作流程不符等問題,不能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項目很好地結合起來。甚至有的高職院校缺少足夠的實訓設備及實訓軟件,國際貿易實務實訓的教學局限于簡單的單據填制,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3師資配備不理想
多數授課教師是從大學畢業就上了講臺,沒有外貿實戰經驗,講起課來只能紙上談兵,實訓能力更是薄弱。有的教師雖有外貿企業工作經歷,但長期在學校任教,已有知識與迅速發展的貿易現狀脫離,這樣培養出的學生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學效果也明顯下降。
2提高“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教學效果的建議21教學內容項目化
在分析外貿相關崗位職業能力的基礎上,以項目和工作任務為中心來整合相應的知識、技能,以仿真的實訓項目和任務及工作過程為依據,教學內容的選取盡可能與單證員、報關員和報檢員水平測試等職業資格考試相關內容相聯系,遵循國際貿易業務的一般程序,以外貿業務員的具體工作為主線,將課程設計為五大實訓項目,每個實訓項目下設若干任務,每個任務結合實際工作崗位模擬真實情境開展,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外貿業務工作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業務操作技能。具體教學內容見下表。
22教學方法多樣化
“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除采用前置課程“國際貿易實務”中的案例教學法、雙語教學法、實物直觀教學、討論法之外,應更加注重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教學方法。
221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以實訓項目三:出口合同的履行為例,整個實訓項目以出口業務流程為主線,下設四個實訓任務,以任務為引領,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教學,教師根據實訓目標,實訓內容,設計業務背景、安排相關實訓任務,教師從旁進行指導,學生以能夠完成該實訓任務為此項教學活動的結束,最終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的方式來完成對此項任務完成情況的成績評定。
222角色扮演教學法
利用仿真實訓室和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軟件,設定仿真的國際貿易環境,學生以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出口方、進口方、銀行、海關、商檢局等角色,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進出口業務中相關環節的操作。通過角色互換,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外貿業務相關環節的操作程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僅熟練掌握各個環節實際操作程序,還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課本中沒有提及的問題。
223利用網絡資源教學法
向學生推薦資源豐富的網站,如外貿職業經理人、阿里巴巴外貿論壇以及其他優秀外貿網站、博客,把互聯網平臺作為學生學習和實戰基地,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在課下自主瀏覽網站,進一步激發學生課上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不僅了解課堂上難以知道的貿易案例,以及一些問題的處理原則和方法,而且也能提前感受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增強所學知識的適應性。
23實訓教學條件的改善
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校應在實訓教學條件方面給予一定支持,邀請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外貿從業人員給予指導意見,配備專門的國際貿易實務實訓室,購買教學軟件,開拓教師視野提升教學能力,也讓學生更好地熟悉國際貿易業務的一般流程,增強其動手操作的能力。加強校企合作,與一些外貿企業和相關企業保持長期聯系,建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更好地為校內實訓課程的進行提供幫助,同時也可為企業輸送更多的高素質外貿人才,達到雙贏。
24師資水平的提升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生產一線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有一支素質高、業務精、既能講又能干的師資隊伍作為支撐。讓教師走進“企業”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授課教師可利用各種人脈資源,與外貿企業取得聯系,利用假期到企業參與社會生產實踐鍛煉,提升自身教學業務水平;可邀請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外貿從業人員指導實訓課程標準的制定,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豐富更新教學內容;可與海關、銀行、船公司、保險公司和商檢局等專業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選派教師去參觀學習,以加深體驗并收集材料,更好地用于教學。
3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和我國對外貿人才需求的增加,“國際貿易實務實訓”的課程教學,也要不斷地開拓創新。按照企業實際需要和實際進出口業務的操作流程整合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更加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改善實訓教學條件,提升師資技能水平,注重對學生操作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外貿人才。
參考文獻:
[1]鐘鳴長基于工作過程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體系構建[J].宜賓學院學報,2011(2):106-107
[2]楊芳高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方法探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1):15-17
[3]施亞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設計研究[J].教育教學研究,2013(5):51-53
[作者簡介]張穎,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