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武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城市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已影響到城市環境。本文就園林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園林綠化施工有固定的步驟,這也直接影響到園林施工質量。通過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施工中潛在因素加以分析,最終避免施工質量問題。此外,結合國內外優秀施工案例,就施工中的問題進行詳細備案,并以此提出較為完善的施工方案。
1 風景園林施工管理中的問題
1.1風景園林施工管理缺乏監督管理力度
目前,我國風景園林建設出現投資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政府對這類項目的管理難度逐漸增大。就目前項目而言,主要存在如下幾個特點:工期長、項目分散、工程量逐漸變小。受此影響,園林綠化監管難度也就隨之增加,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此外,園林施工企業多存在整體素質不高的情況,企業為獲取更高利潤往往拉低投標價格,施工中采用質次價高的材料和苗木。同時,施工企業還存在偷工減料來提升整體施工成本的情況,例如:很多商業住宅小區所涉及的綠化建設項目,由于業主歸屬和零星分散的特點,使得政府相關部門無法進行有效的質量監督。因此,園林綠化項目不規范是當前較為突出的問題。
1.2沒有做好土壤的預處理工作
土壤是園林綠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施工技術不到位則無法保證土壤與所種植的苗木屬性相符,最終影響到觀賞效果和生活率。因此,施工前做好土壤預處理工作至關重要要。此外,施工是還需準確計量和平成土地,嚴格控制苗木種植深度。
1.3 定點放線工作落實不到位
苗木種植的位置直接影響到景觀的整體效果,如施工中定點放線不準確會造成苗木位置偏離,直接影響到后期生長問題,如:施工人員未按照規定放線,或挖掘是未能考慮到地下管網問題,苗木的根系在后期生長中會危機到地下管網的安全使用。
1.4苗木自身存在缺陷
苗木質量缺陷或不合格直接影響到整體成活率,加大后期養護難度。表面看,很多苗木沒有缺陷,但因未達到質量標準,栽種后的效果難以保證。部分苗木根部受損或外徑尺寸不達標也影響到整體施工質量。
1.5 苗木種植過程存在問題
苗木種植時如方向調整不準確,或根部修整不合格會影響到后期長勢,進而影響到整體效果。此外,如施工準備不充分,也會影響到苗木的生長和景觀效果。
2 風景園林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逐步提升施工人員管理素質
施工企業應針對現有員工的技術水平進行調整,在外聘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時,注重現有員工的培訓。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考核,改變技術較為薄弱的現狀。
2.2 加強圖紙與放線工作的審查力度
施工前,應認真核對施工圖紙,結合項目實際情況評判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施工時應選派2~3負責放線工作,確保苗木不偏離設計方位,從而控制苗木圣戰質量和整體效果。
2.3 嚴把苗木質量,強化監管力度
結合項目所用苗木的生長特點和種植時間,選擇合適的種植方法。針對反季節種植,需選擇合適的技術并加大后期養護力度。
種植苗木時,要杜絕不合格苗木的出現。嚴格審查所用材料,同時選拔技術過硬的施工技術人員參與到項目之中。施工時,應做好自我監督工作,從人員、材料、苗木、土壤等多方面加以控制。
2.4土壤改良
2.4.1土壤偏堿的改良措施
化學改良適合于大面積土壤改良,主要使用強酸根離子中和土壤中的堿性,常用材料為石膏;穴土置換是改良局部土壤的有效措施。針對喜酸性植物可在穴中填入營養土、珍珠巖等,有效提升土壤酸堿度和肥力;生物改良技術是針對綠肥植物吸收土壤堿性物質,且在根部分泌根瘤腐化的特點來調整PH值的有效方法。可通過種植苜蓿、田菁、燕麥、百脈根、麥草等植物進行調整;物理改良是一土壤中堿性物質具有水溶性的特點,通過地面水調整土壤中的堿或鹽并隨水排除的過程。該方法對于降低土壤堿性有很好的效果;有機肥改良是利用有機肥陽離子替換作用,有機肥所含的羥基、有機酸及腐殖酸等,且通過較強的螯合能力將錳、鐵、鋁等物質加以螯合。在這個過程中能很好的調整土壤物理性質,逐漸形成良好的土壤環境;科技改良土壤法,通過土壤改良劑促進土壤養分轉化,有效降低有害物質和重金屬的活性,并在保水、通透及保肥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2.4.2降低地下水位
滲透降水法,通過開挖排水集水井達到滲透和排水的目的。該方法適用于面積較大的綠地排水;阻隔地下水法,種植苗木前將樹穴底部鋪設礫石,阻隔地下水上升路徑從而避免地下水對植物根部的浸害;開溝排水對地下水位較高的大面積綠化帶,排水溝應低于植物根系部位,同時通過調整排水溝兼具調整水位下降和排除的速度。施工該方法必須有科學的設計和良好的排水溝控制;堆種排水法,主要是保證植物種植較淺,一般土球控制在1/2~1/3,種植后高出部分可從地面放坡堆土,從而有效防止地下水危害植物根部。
2.4.3土壤通氣性的改良
降低土壤密實度,可在挖掘土壤時摻入碎樹枝、泥炭或腐葉土等有機物增加土壤空隙,達到通風的目的;避免機械密實土壤,園林綠化過程中盡量采用人工回填和運輸,有針對性的降低機械作業密度。如完成地形建設后,應避免人為踩踏。鋪裝園林地坪時,首選具有透氣性的材料,保證土壤與外界實現氣體交換;增加人工透氣材料的使用,種植植物過程中可使用人工透氣管,改善植物根部的透氣狀況。目前,透氣管多用無紡布包裹成布袋,并在其中放置塑料管(空余部分可增添珍珠巖),將透氣管放置于根部,且管的一端接近地面。
2.4 注重園林施工的后期養護工作
園林項目竣工后應做好定期養護管理工作。風景園林中的苗木生長期多為2個季節,因此這兩年的養護工作直接關系到苗木的成活率,也影響到整體施工質量。因此,我們在做好施工的同時還需做好相應的監督工作和后期的養護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風景園項目施工所涉及的技術、材料較為復雜。為提升整體施工質量,我們應采取必要的施工技術,有針對性的審核圖紙、加強監督,并做好土壤改良工作,才能提升風景園林的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姚翔.園林綠化施工管理控制分析[J].廣東科技,2014(01).
[2]唐峰.優化城市園林綠化施工管理的策略[J].現代園藝,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