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昀
摘 要:寫話是對小學生表達能力的一種鍛煉,也是很多學生抗拒的一項內容。在農村學校,學生相對而言更加不善于表達,也不樂于表達。因此,小學一年級的教師應該運用不同的方式去激發一年級學生的寫話興趣,培養他們樂于表達的習慣。
關鍵詞:一年級;寫話;激勵對策
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一年級的學生便要開始接觸和學習寫話,他們需要學會對事物進行初步的表達,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描述能力。寫話對于很多一年級學生來說都是抗拒的,特別在農村小學,一年級學生總是不喜歡表達、羞于表達。比如,本校是一個農村寄宿學校,有很多留守兒童,這些孩子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更為內向和羞怯,寫話對于他們而言更是一項需要攻克的學習內容。那么,農村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引起學生對寫話的興趣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不武斷否定,保護學生不同的表達方式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一般都是注重學生對于字詞的積累和學習,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導會在很大程度上為他們后面的學習奠定一個基調,如果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師常常用一種絕對的否定和肯定來對待他們,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會是“我這樣寫對不對”,而不是“我是否表達了自己”,這兩者之間有很大區別。例如,在一年級的時候,語文教師會讓學生學習用簡單的詞語進行造句,如果教師給了“可愛”這個詞,一個學生寫的句子是“我家養了一只可愛的小狗”,而另一個學生寫的是“我家養了一只可愛的大熊貓”,第一個學生的句子往往是被肯定的,而大多數教師會否定或嘲笑后一個學生的句子,因為教師都是用自己的認知去看待一個只有幾歲的學生。后面一個學生的表達難道就一定要用“對”“錯”來判定嗎?為何不尊重他的表達?或許他只是表達了一種意愿,并不知道造句一定要表達事實,教師不妨換一種思路告訴他,表達要切合事實。
二、不公開批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說過:“人生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成人需要賞識,小孩也同樣需要。一年級的學生,就以本校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公開批評他,則會讓他產生反感或者懼怕的心理。比如,教師布置了一個簡單的寫話作業,有學生的表達混亂,詞語用得也不準確,而教師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評他做得差,那么,慢慢地可能這個學生就會被這樣的評價影響,特別是那些留守的學生,可能會造成自卑的心理,這樣一來,他們就更不喜歡表達和交流了。因此,一年級的學生如果犯了錯,就算批評他們也應該單獨和他們交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應該公開地指責,這樣才能讓他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在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有很多小文章,一般語文教師也會讓一年級的學生勾畫一些優美的句子和詞語,告訴他們要學習這些優美的句子。這樣的學習是沒有錯,但是應該讓他們充分理解這個詞語,而不是盲目地套用。比如,在一年級下冊的課本里,要對春天進行描寫,有的教師會讓學生學習課本上對樹木的描寫,以此來表達自己所看到的春天。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地方的春天景色都一樣,也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梨樹、蘋果樹。所以,教師不妨帶著學生去操場,讓他們看看學校里面的景色,讓他們寫一寫學校的天空、草地還有樹木在春天是什么樣的,讓他們直觀地表達自己所見到的東西。
四、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鼓勵發言
說話是人需要學會的一項技能,在后天的發展中這項技能也在不停地向前發展,會說才會寫。一年級的學生和同伴之間的交流、表達很重要,不難發現,不愛說話的學生在一個集體里很難受歡迎,相反的,一般特別受歡迎的學生往往是喜歡表達自己的。因此,一年級學生的教學,教師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之間的表達和交流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更輕松地寫作和使用文字。比如,寒暑假的時候,寄宿學校里的學生也要各自回家,那么,教師不妨在寒暑假的時候布置一個“交流”作業:開學的時候,前后桌的四個同學要跟彼此交流一下假期自己做了些什么。這個過程中,教師最好不要參與,給他們營造一個輕松的環境,同學之間交流就好,等他們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自愿地跟全班分享,這樣的做法可以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讓他們對講述更有興趣,慢慢地文字描述也就不會再成為一種苦惱。
綜上所述,寫話是一年級的學生要學會的東西,很多學生害怕寫話,討厭寫話,究其原因是他們抗拒表達自己,害怕錯誤和批評。因此,作為教師最應該傳達給他們的一種思想應該是:表達是一種輕松、快樂的事情。維護一年級的學生所具有的童真和想象,寫話不只是學習寫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方法引導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最終喜歡表達,這比任何的技能都重要。
參考文獻:
[1]胡榮娟.提高農村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初探[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2(12).
[2]徐芳.激發農村低年級學生寫話動機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4(10).
[3]劉紅霞.如何提高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5(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