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摘 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通過組織學習者完成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來習得語言的教學方法。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及學生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原則。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和中心,設計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組織學生通過表達、溝通、復述、模仿等活動來完成語言學習任務,最終理解所學內容,掌握語言要點,實現語言交際。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教學方法;創新能力培養
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及作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通過組織學習者完成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來習得語言的教學方法。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及學生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原則。自“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實踐以來,世界各國的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研究者紛紛開始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實踐。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驅動”型教學法對外語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首先,各種任務活動使得課堂活躍起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和傳統教學模式不同,“任務驅動”型教學擺脫了“滿堂灌”的單一講授方式,使學生學習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得以加強,協作式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升。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語言教學中的實踐
2.1 課程項目選取
在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中,最關鍵的步驟為明確好項目。明確項目,是指教學內容以及實現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材料,同時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綜合應用和開發創新,在準備過程中選取與平時生活密切相關或學生感興趣熟知的內容,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動性,進一步實現教學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成敗及效果與項目的選擇是相輔相成的,如果項目內容選擇得好,學生感興趣,其教學目標就很完美地得以實現。反之,則失敗。
2.2 項目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環節就是項目實施。具體的實施過程有以下幾個步驟:
(1)布置任務。為了做好語言教學的準備工作,可以提前明確任務和學習目標,以項目清單的方式,分別指出能達到的素質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學生可以通過網上搜索、查閱書籍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形成對所學語言知識的認知。
(2)分解任務。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教師應該讓學生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把一個任務分解成多個小任務,然后每個小任務再對應一個或多個模塊,如語言的重難點、易忘點、易混淆點等。這時,教師要給予意見,以確保合理化分項目。
(3)任務實施。每個小組都要制定任務計劃,當然要在保證任務按時完成的基礎上,還要制定出完成任務的時間進程表,根據各項任務的復雜程度。
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各項任務,分析出所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對每個任務都要進行詳盡的描述,形成最清楚、明了的項目任務單;第二步就是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知識;最后,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完成任務。
在任務的分析過程中,一定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當然,這也是把實際問題與程序相結合的過程,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活動方式是小組合作,小組合作也是組織形式。對于習慣于在課堂上學習的學生,在面對新環境和群體常常表現得不知所措。這時,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調配,對每一個學生都明確分工,指導學生們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職責,激勵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增強學生善于合作的能力。分組中建立小組長負責制,通過小組長報告及時得到反饋。通過及時檢查活動的記錄對階段性成果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保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并增強學習效果。在分工合作以及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都能施展他們的特長和優勢。每個學生努力的成果都與其他學生共享,在這種濃濃的學習氛圍里,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激發出來了。
(4)項目測試。對照項目清單檢查項目完成的情況進行測試項目的功能,從而形成最終的項目報告。
3 項目評價以及項目總結
“任務驅動”教學法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就是項目評價。開展項目評估的過程就是對結果進行評估,指出成績和不足,并闡明理由。可以采用教師和學生分別評估的方式來進行項目評估。
教師考核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第一,教師對各組查閱資料,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核;第二,教師對各組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如各小組對任務功能的理解、任務完成的質量和效率等進行考核;第三,教師對學生整理的資料和課程知識總結報告進行考核;第四,教師對小組之間、組員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團隊合作的考核。
學生評估可以采用自我評估和小組打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程項目完成之后,可以在課上作項目作品展示,讓每個小組的組長作為代表,詳細講解作品的特點和項目功能,并且清晰扼要地回答相應問題。由其他小組組成的評分小組可以根據作品以及答辯的情況進行評分。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評分結果提出意見和建議。
項目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就每個小組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同學生一起討論提高和改進的方法,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總結評價階段得到進一步提高。
“任務驅動”法這一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還能夠讓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和技能,從而完成實際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項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通過對案例和任務的學習來拓寬知識面,以達到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是一種幫助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它使得學生在學習程序設計時由淺入深,不再像以前那樣,學生看著題目不知如何動手,而是讓學生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入課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它能夠讓學生和教師互動,并且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將會是一種高效可行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軍.“教學做”一體化任務驅動型高技能教學模式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9.
[2] 陳萬仙.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6).
[3] 張新平.案例教學的內涵[J].云南教育,2002(3).
[4] 孟中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