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煜超
摘 要:本文分析了當前建筑裝飾行業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在建筑裝飾施工過程中有效利用BIM技術,能從裝配化施工、協同操作和后期維護等方面帶來巨大的收益。
關鍵詞:建筑裝飾;施工;信息模型;BIM
建筑裝飾業屬于建筑產業鏈的末端。建筑裝飾雖然在國內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取得了迅猛的發展,規模快速擴大是其主要特征。目前,建筑裝飾業仍然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產能與效率較低是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今天,社會對建筑裝飾“產業化”和“低碳環保”的呼聲越來越高。解決上述問題是實現建筑裝飾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時代需求,是健康有序地發展強有力的保障。而BIM技術的出現與發展,為建筑裝飾產業化集成與低碳環保提供了一種全面解決方案,為全行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契機。
1 建筑裝飾行業存在的問題
1.1 產業化水平低,集成度差
在產業化發展水平上,我國裝飾工程遠遠落后于建筑主體結構的發展。相對于土建,建筑裝飾工程的細化項目更為繁雜;而且所需的材料種類也更多、換代更快。這些都使得裝飾工程難以照搬土建模式,一直停留在比較落后的局面。由于裝配化施工尚未普及,許多面料部件的尺寸都是現場確定的,手工操作量大,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和材料浪費程度,形成了裝飾工程產業化水平低下、占用勞動量大、耗資高的局面。
1.2 工序復雜,協調困難
建筑裝飾是由多種建材、飾材、設備、五金等構成的工程,綜合性強。在施工過程中的工序繁多,其內容主要有抹灰、飾面、粉刷、油漆、玻璃安裝、罩面板鋪設、燈具、花飾安裝等;這些工序中所需的工種也非常復雜,包括抹灰工、木工、玻璃工、水暖工、油漆工、電工等,對于較大規模的工程,還要加上消防系統、音響系統、安保系統、通信系統等。這些工種和工序通常需要交叉或輪流作業,因此極易出現施工現場擁擠、混亂的復雜局面,影響施工質量、進度和效率,管理成本也大幅度增加。
1.3 隱蔽工程多,運營和管理存在問題
裝飾裝修工程有許多處于隱蔽部位通常被表面飾面裝修所覆蓋的環節,包括給排水工程、電氣管線工程、地板基層、護墻板基層、門窗套板基層、吊頂基層等。由于這些工程在施工結束后變得不可見,因此給后期運營和檢修帶來困難和資金浪費。如何幫助使用者對結構復雜、體量龐大的隱蔽工程進行安全有效的管理也是建筑裝飾設計亟待解決的問題。
2 BIM技術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新的建筑數字技術。主要原理是通過信息化建模技術,在計算機中建立起虛擬的建筑工程三維模型,并在此基礎上整合建筑工程項目各種相關信息,形成一個完整的、與實際情況一致的數據信息庫。該信息庫包含全部建筑構件的幾何描述、專業屬性、存在狀態等各類信息,具有可視化、參數化和出圖性等特點。一個完善的BIM模型,能夠連接建筑項目生命期不同階段的數據、過程和資源,可被建設項目各參與方普遍使用,支持建設項目生命期中動態的工程信息創建、管理和共享。目前,BIM技術已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隨著國家的大力推廣和業主、設計師、施工單位普遍意識的提高,BIM模式也將成為建筑裝飾行業未來的新趨勢。
3 建筑裝飾業的BIM技術應用
3.1 推動裝配化施工
建筑裝飾產業化的目標是要把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從“設計→現場施工”模式進化為“設計→工廠制造→現場安裝”模式。但長期以來,這種裝配化的施工方式在裝飾行業中的推廣存在技術上的困難,主要是因為設計、工廠制造、現場安裝三個階段互相分離,在傳統的工作方式下,以平、立、剖三視圖的方式表達和模擬實際情況,容易造成信息割裂,導致大量的有用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丟失,也會產生數據沖突、無法共享等問題。數據流通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偏差往往會造成設計成果的不合理,如果裝飾構件在安裝過程才發現不能用或者不經濟,將造成變更和浪費,甚至影響質量。
而BIM模型將設計方案、制造需求、安裝構造集成在統一的平臺和模型中,建立單一工程數據源,能充分地提高信息的共享與復用。每一個環節產生的信息能夠直接作為下一個環節的工作基礎,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在有效數據的支持下,相關人員能有效地把實際制造、安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前規劃、處理和修正。
3.2 輔助協同工作
BIM技術整合可重新定義設計和施工流程,由于BIM模型中包含建筑裝飾各構件和設備的大量信息,項目管理部門、材料設備采購部門和施工部門都可以通過模型快速查詢所需的建筑裝飾構件的信息,如規格、尺寸、材質、價格等。因此,各部門可有效規劃工作強度、流程和方式,并在模型中添加時間、人員、施工方式、工作要求等信息。在各專業、各部門完善了BIM信息后,項目施工管理方可通過虛擬演練,保證專項施工技術在實施過程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效減少各工種沖突造成的質量損害。將BIM引入建筑產品的流通供配體系,根據已做的運輸與裝配計劃,合理計劃構配件的生產、運輸與進場裝修,可以實現“零庫存”。
3.3 保障后期維護
建筑裝飾施工完成后,后期檢修、改造和運維等工作遇到的挑戰主要存在于數據的保存和有效應用當中。傳統建筑裝飾信息以二維方式存放,外加機電設備的操作手冊等,需要使用的時候由專業人員調用檔案查找信息,項目規模越大功能越復雜,其空間管理的難度也就越大;隨著建筑使用年限增加,技術管理人員更換,各種安全隱患也將日益突出。
BIM模型能在項目完成后作為成果交付使用,無需二次重復創建模型。因為其已經擁有基礎的三維模型信息,在經過一系列信息添加和處理后即能很好地運用到后期維護工作中。它能準確描述照明、消防等隱蔽系統的設備定位,如需要裝修改造時,可以從模型快速獲取不能拆除的管線、承重墻等建筑構件的情況,指導施工,并再次錄入原有BIM模型,作為新的運維管理依據。
4 結語
將BIM技術有效利用在建筑裝飾行業中,能為建筑裝飾施工帶來巨大的收益。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BIM技術還會進一步更新和完善,而緊跟時代、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設計與施工,是建筑裝飾行業進一步改革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清華大學BIM課題組,互聯立方isBIM公司BIM課題組.設計企業BIM實施標準指南[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 清華大學軟件學院BIM課題組.設計企業BIM實施標準指南[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3] 張建平. BIM助力工程建設全面信息化[J].建筑設計管理,2011(3):16+34.
[4] 王雪松,丁華. BIM技術對傳統建筑設計方法的沖擊[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3(3):27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