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文
一、要統一兩個觀念
1.作為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這是人之常情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成績優秀都是值得贊賞的。所以抓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不是壞事。我們關心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正當而且必要。我們得理直氣壯地抓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然,成績不能死抓,不能死學,我們得有策略地為孩子提供幫助。同時,生活中,評價孩子也不能只靠學習成績。
2.現在的孩子學習都不輕松,這是普遍現象
至于學習上累與不累是個相對的概念,我們不能過分地強調苦學,好像學習就得苦,就不能老強調學習太累。因為苦與樂是相對的概念。有的人一天專注學習10個小時也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同時又能注意鍛煉身體,健康方面也沒有問題。有的人一天學不了一個小時,也覺得心煩意亂,累得要死。同樣一天學習8個小時,如果你覺得時間太長,一定會覺得累,如果你覺得這個時間還算合適,那么累的感覺就輕得多。所以我們評價苦樂的時候,不能從我們的角度,應該從孩子角度出發。
二、要接納孩子的現狀,了解孩子的特點
1.如何看待孩子的學習狀況
尤其是成績不太好的孩子。我覺得,學習成績不好是一個現狀,是一個需要接納的現實。而不需要過分感到羞愧。如果,你因為這件事情感到羞愧,就很難進行恰當的處理。你會因為感覺羞愧而斥責孩子,給孩子過分的批評,會因為羞愧不好意思見老師,不和老師溝通孩子的狀況,會因為羞愧而失望、放棄,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的文化中說“知恥而后勇”,但其實知恥而退縮的現象更多。所以,放下羞愧,接納現實,和孩子坦率討論學習問題,了解孩子的困難,給孩子提供有效的幫助才是正確的態度。
2.了解孩子面臨的學業困境
大概,在學校中,學習上毫無困難的孩子是很少見的,學習成績比較好、學習比較認真的孩子也會面臨學習的困境,他們為了保持狀態和水平會付出巨大的努力。有的孩子很努力可是結果不好,我們往往也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落后的孩子的困難就更加明顯了,他們的問題往往更多來自失望和無助感。他們對學習完全沒有信心,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提高成績。并且,這些孩子的家長,也往往失去了希望。所以,無望的孩子加上失望的家長,他們都認為沒有辦法,進而可能互相指責,溝通被截斷,行為也容易出現問題。
三、家長該做的具體工作
1.對于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家長要調整心態,接納現實
接納孩子的成績。我們當然希望孩子更好一些,再好一些。但是如果當孩子考了第五,你要求他進前三名,孩子考了15,你要求他進前十。常常不會有好的結果。因為,人的焦慮水平和動機水平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都有一個適度的量。焦慮水平過高會降低成績,動機水平過高會阻礙目標的達成。
2.對中等的孩子,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特點和學習方法,更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
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在孩子努力之后要給予關注和肯定。努力了兩個月的孩子也許再堅持一個星期就能見到曙光。這一個星期的堅持需要支持和鼓勵。當然,在這期間,家長必須靜下心來,耐心、細致地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3.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孩子,設定恰當的目標很重要
開始的時候把目標放到最低,讓孩子可以不斷獲得成功,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斷重新建立自信。在這當中,作為家長一定要跟孩子很好地溝通,找出成績不好的真正原因,因此而放棄不是恰當的行為。在任何時候不放棄希望,堅持努力的孩子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有更美好的未來。
4.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態
在目前,孩子的情緒狀態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因為課業難度大、各種關系的糾結,孩子常常容易情緒煩躁。所以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對孩子既尊重寬容,又限制清楚。讓孩子有明確的規范。現實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好管,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小心翼翼,這也是不可取的,我們一定得尊重孩子,但是也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底線在哪里,嚴格管理孩子。
5.孩子的假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
從本質上講,假期的意義就是過一種不同于學校的生活。所以在假期里,有目的地補習功課可以理解也是應該的,但是安排得和上學一樣大概就是不好的,未必能給孩子帶來好的發展。孩子在假期里需要調整狀態和心態,游學是比較好的選擇,不能游學的話,回老家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些機會都沒有,讓孩子接觸社會,進行一些社會實踐和調查活動也是有利于孩子進步的。學業困難較大的孩子,可以利用假期補習,不過要選擇合適的補習方法,連軸轉的方式可能不會有好的效果。
6.如果孩子的學習問題根源出在家庭,那么就需要每一位家長好好反思一下了
總而言之,為了孩子的不斷進步和未來的發展,的確要求我們的家長在孩子身上多下點工夫。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