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它需要長期的培養訓練。數學學科,作為思維體操學科,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門重要學科。因此,如何利用數學學科的先天特點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我一直思考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實踐能力
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之中。 特別是小學數學,它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其特殊的應用價值,能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一、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低年級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如:教學0-10各數的認識時,創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你幫爸爸、媽媽買過東西嗎?想買一本標價為11元的書,你準備怎樣付錢?想怎樣簡便地把錢付清又不用營業員找錢,你有好辦法嗎?然后請代表說說看。”這樣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日常買東西付款的方法再現,讓他們議一議、說一說初步建立十進制的體會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這樣聯系學生生活實例進行教學就會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喜歡數學。
二、借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習數學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系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說:“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刮風”,“可能會一直陰著天,不再有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著邊說邊演示:“同學剛才所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系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三、聽、看、思、說
要想使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在課堂上使他們有效地把耳、目、腦、口利用起來。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他們獨立學、思、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主動學習。
1、會聽。讓學生聽講時要邊聽邊記,抓住重點。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聽同學發言、聽同學發言中存在什么問題。為了訓練學生聽的能力,教師可以嘗試如下去做:口算題由教師口述,學生直接寫出得數來;教師口述應用題,讓學生直接寫出算式;適當提問。
2、會看。主要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適當點撥,在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材料。觀察材料要準確、鮮明,要能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由教師帶領學生觀察,給學生觀察提綱提示,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作出判斷。
3、會用腦去想。首先要肯想。課堂上要給學生足夠的開動腦筋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肯動腦筋去想問題。這除了靠老師的啟發外,還要靠“促”,促使他們動腦子,使學生對老師提的問題人人都積極參與。
4、會說。語言是表達思維的重要方式,要說就要去想。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說,就能促進學生多想。要會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認真聽、仔細看。因此教學要十分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四、數形結合
數與形是數學教學研究對象的兩個側面,把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結合起來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數形結合思想。“數形結合”可以借助簡單的圖形、符號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圖,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協調發展,溝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從復雜的數量關系中凸顯最本質的特征。它是小學數學教材編排的重要原則,也是小學數學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更是解決問題時常用的方法。例如,我們常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解答應用題,這是用圖形來代替數量關系的一種方法。我們又可以通過代數方法來研究幾何圖形的周長、面積、體積等,這些都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
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在教學領域,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智力,其中自學能力,可以說是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因為一個人博學廣聞,知識豐富,大多是靠自學得來的,這是不可非議的。談到培養自學能力,不僅國內引起注意,在世界中許多國家也很重視,已成為帶有方向性的問題。因此,我們培養的學生應當是具有很高的自學能力的人。所謂自學能力,就是指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如果學生自學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就會顯著加強,遠非注入式教學所能相比。古人說得好:“善學者教師安逸而功倍,不善學者教師辛苦而功半。”一個學生有了自學能力,他就可以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將來長大參加了工作,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去自由探索,去發明創造。所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有重要意義的。
綜上所述,培養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是一個永遠的話題,是一項宏偉的工程。作為數學教師應多渠道、深層次地開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活動,要挖掘、研究、使用教材,去開發學生創新的潛能,不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課堂教學綻放出破舊立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