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貴
(廣西百色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廣西 百色 533000)
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康復的影響
蘇星貴
(廣西百色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廣西 百色 533000)
目的探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康復中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護理干預)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鼻竇鼻腔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術后康復;護理干預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疾病,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病率較高。一旦患者出現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會導致其臨床表現出嗅覺障礙、進行性鼻塞等癥狀,根治難度較大[1]。當前,臨床上多采用鼻內鏡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能獲得較好效果。但鼻內鏡術后康復效果仍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患者心理狀態、并發癥等,這就需要加強鼻內鏡手術患者的護理干預。本研究為深入探討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回顧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患者150例的一般資料,現報道如下。
部消失,實施鼻內窺鏡檢查,顯示鼻竇口開放性良好,未出現膿性分泌物,為顯效;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實施鼻內窺鏡檢查,顯示鼻竇腔黏膜存在水腫,存在少量膿性分泌物,為有效;以患者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2];②兩組鼻腔鼻竇情況采用鼻腔鼻竇結局20條進行測試,得分越高,提示情況越差[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通過回顧性分析的方式進行調查,并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75例。研究組男42例,女33例;年齡25~75歲,平均年齡(47.2±3.5)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病程(3.6±1.2)年。對照組男46例,女29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47.3±3.4)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3.4±1.3)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術前準備、密切觀察病情、常規心理疏導、常規健康教育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實施護理干預,內容包括:
①認知護理:選擇恰當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流程、麻醉方式、配合要點等,提升患者認知水平,緩解不良心理。
②鼻腔護理:術后指導患者保持半臥坐位,抬高床頭,減少鼻腔氣流刺激;指導其正確咳嗽、打噴嚏等;術后48 h,將鼻腔內填塞的改良PVF-醫用海綿拔除,以吸管清除鼻腔內積血、血痂;沖洗鼻腔,沖洗劑包括5 mg地塞米松、8萬U慶大霉素、溫鹽水,1次/d。
③飲食護理:指導患者術后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質、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避免食用粗硬、辛辣、燙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多飲水。
④心理護理:加強交流溝通,注意情緒變化,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心理;耐心詢問患者感受,盡量滿足其需求,提升心理舒適度。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①術后康復效果評定標準: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全
2.1 術后康復療效
研究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97.3%,對照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8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康復療效的對比 [n(%)]
2.2 鼻竇鼻腔評分
術前,兩組鼻竇鼻腔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術后,兩組鼻竇鼻腔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前、術后鼻竇鼻腔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術前、術后鼻竇鼻腔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術前評分 術后評分研究組 75 21.2±8.0 9.2±4.0對照組 75 20.9±8.8 14.8±5.0 t 0.160 5.531 P 0.874 0.000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根治難度較大,會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當前,臨床上多采用鼻竇鼻內鏡手術進行治療,但其預后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且,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護理干預在手術成功與否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多數患者缺乏對手術治療及術后康復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手術療效抱很大期待,往往忽視術后治療及護理工作,導致出現較多并發癥,影響預后[3]。
護理干預強調在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全面評估其基本病情、認知水平、文化程度等,制定一系列針對性、創造性、全面性護理措施,延緩患者病情進展,以增強臨床療效。本研究對研究組實施護理干預,內容包括認知護理、鼻腔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中,認知護理能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手術治療等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改善依從性;鼻腔護理能在全面分析影響術后鼻腔鼻竇恢復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經由指導患者正確打噴嚏、正確咳嗽、合理拔除填塞物、及時清理鼻腔、沖洗鼻腔等措施,促使其鼻腔鼻竇功能盡快恢復,減少復發;飲食護理一方面能充分補充機體所需營養物質,滿足其對營養及能量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能提升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病情復發;心理護理能幫助患者合理調整心理狀態,消除其心理障礙,增加康復信心。
本研究中,在術后康復效果方面,研究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97.3%,對照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8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結果相符[5]。由此可知,在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能增強療效。此外,在鼻竇鼻腔恢復方面,術前,兩組鼻竇鼻腔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鼻竇鼻腔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結果相符[6]。凸顯出護理干預在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1] 郭 晶.全程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3):274-275.
[2] 張 萍.綜合護理干預配合中藥熏蒸對慢性鼻竇炎鼻內窺鏡術后患者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2):1656-1658.
[3] 段 磊.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康復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7):911-912.
[4] 康 莉,張秀江.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20):79+89.
[5] 王冬艷.個性化護理干預對鼻內鏡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康復效果的可行性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4):7-8.
[6] 何 立,由德輝,曹志平,等.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康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9):322-323.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6.90.02
蘇星貴(1979.8.-),女,廣西河池人,壯族,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耳鼻喉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