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亦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四川 宜賓 644000)
術前訪視及術后隨訪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
林芷亦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四川 宜賓 644000)
目的探討術前訪視與術后隨訪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作9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系統性的術前訪視與術后隨訪。結果術后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術前訪視和術后隨訪可以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提高手術患者滿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及康復。
優質護理;優質護理;療效
隨著護理模式向整體護理、優質護理的模式轉化,手術室護士的工作范圍延展到了整個圍手術期。作為手術室護士,關注點除了手術中患者的安全與需求,更應該了解患者術前的身體與心理狀況、術后的恢復情況及對整個手術過程的反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作920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60例。其中實驗組女232例,男228例,年齡20~71歲,平均(50.1±2.5)歲,其中胃腸外科手術患者110例、骨科手術患者93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95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74例、胸外科手術患者88例;對照組女235例,男225例,年齡21~69歲,平均(49.5±2.3)歲,其中胃腸外科手術患者116例、骨科手術患者102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90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88例、胸外科手術患者64例。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手術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檢查各項身體指標,以及病房護士提供的術前指導。實驗組患者給予系統性的術前訪視與術后隨訪,由當天手術的巡回護士負責,并做好記錄填寫訪視單。其他護理同對照組。
1.2.1 術前訪視流程
手術室護士在術前一日在病房對患者進行面對面訪視,主要流程為:(1)首先查閱患者的病例資料,遵醫囑對患者藥物過敏情況及抗生素使用情況、有無手術風險評估及手術安全核查,同時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心電圖情況、各系統功能狀況、各項化驗結果等,并了解其社會和家庭支持情況。(2)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工作,及時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手術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并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宣教,使其緩解緊張情緒,全身心配合手術。如果遇特殊情況要及時與手術醫生聯系。(3)指導患者在手術時的如何正確的擺放體位,并進行壓瘡風險評估。(4)訪視結束后,填寫訪視單,做好記錄。
1.2.2 術后隨訪流程
當臺手術的巡回護士在術后3~7 d對患者進行隨訪,將患者信息做好記錄,以便進行反饋和匯總。術后隨訪流程主要包括:(1)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傷口愈合情況、皮膚有無破損、灼傷,測量患者的體溫有無異常,并做好記錄。(2)詢問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同時認真做好記錄,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及建議。(3)對患者提出的反饋及建議進行匯總,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以便更好的服務于患者,最終達到患者滿意的療效[1]。
1.3 評價指標
每月對進行研究的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對手術室護士、手術室環境、手術過程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具體如下:
手術患者滿意度調查項目包括:護理態度,交流方法,硬件條件,術前教育,術前準備,技術質量,患者隱私,人文關懷。評分情況由高到低是,非常滿意4分,滿意3分,一般滿意2分,不滿意1分,綜合分值,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比較。兩組手術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對比:兩組滿意度百分比均值分別為93.04%與81.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3.1 兩組術前教育及術前準備對比有決定性的作用
根據對照組與實驗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在相同的護理態度,交流方法,硬件條件,技術質量,患者隱私的條件下,進行術前教育和術前準備對患者滿意程度有決定性的作用。
3.2 提高手術患者滿意度是實現手術室優質護理的重要體現及重點環節
手術作為一種嚴重心理應激,對患者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循環系統產生不利的影響,并通過生理上的創傷及心理上的緊張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對手術的成功與否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傳統的常規護理模式沒有關注到患者的心理狀態,只是機械化的完成了各種手術配合。隨著優質護理理念在我院的深入開展,擇期手術患者常規進行一系列的護理干預的整體護理措施(包括術前護理干預及術后隨訪),使患者在術前及術后得到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等多方面的護理,對減輕手術患者的焦慮心理及早日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3.3 進行術前訪視及術后隨訪
既促使了手術室護士理論知識的提高和臨床技術的提升,同時強化了“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優質護理服務加強了護士的責任心,從而使手術室的整體護理質量得到了提高。通過術前與患者有效的溝通和了解,減少了意外情況的發生,從而避免了醫療糾紛的發生,提升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了護患關系的發展[3]。
綜上所述,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要做到耐心的傾聽和講解、細心的引導、有責任心的服務[4],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系統化、人性化、規范化的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提高醫護人員工作的責任感,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療效。
[1] 李雪云.術前訪視與術后隨訪在手術室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3):220-221.
[2] 吳金蘭,陳 靜,王華元.手術室術前訪視的重要性[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6,12(3):101-102.
[3] 王 靜,郭俊雅.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術前術后訪視的重要性[J].飲食保健,2015,2(12):206.
[4] 沈 琦.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5):214.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
B
ISSN.2096-2479.2017.06.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