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貧困戶可賒養“托管牛”

近日,山東省陽信縣溫店鎮高浪頭村貧困戶張立生,來到山東借箭牛業發展有限公司,拉走了150千克草料,用于喂養家中的10頭“托管牛”。這些“托管牛”是村里用扶貧資金入股、委托借箭牛業經營的基礎母牛,公司與貧困戶三、七分成賣牛收益。
“對很多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來說,缺乏啟動資金是難事。采用‘托管牛’這種賒養的方式,一頭牛純利潤在5000元左右,分成之后,貧困戶脫貧肯定不成問題。”山東借箭牛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玉在說,貧困戶自愿與公司簽訂養殖協議,公司提供從喂養到銷售全部環節的服務。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通過入股資金的方式實現兜底脫貧。據了解,借箭牛業此次托管了150頭牛,是溫店鎮大營、小營、高浪頭、北蔡4個貧困村利用116萬元扶貧資金買來的。企業保證每個貧困村每年拿到10%的收益,也就是最低29000元,用于村內貧困戶脫貧。
除了扶貧資金,借箭牛業還申請了500萬元的“富民生產貸”,與100戶貧困戶的脫貧工作掛鉤。“用這筆貸款買了400頭牛,給貧困戶代養,每戶可獲不低于2000元的收益。貧困戶負盈不負虧,照目前行情來看,按股分紅是肯定能脫貧的。”馮玉在說。
賒養和代養使得當地的肉牛養殖規模擴大很多,對草料的需求也在增加。從2015年開始,借箭牛業就與周邊村莊的村民簽訂了全株青貯玉米的種植合同,按每噸高于市場價的標準收購。2016年,借箭牛業收購的青貯玉米面積達到了300公頃。“每667平方米(1畝)土地可產青貯玉米近4噸,每噸價格在320元左右,畜牧局每噸額外還有50元的補貼。”大營村村民馮光辛說,2016年他家0.8公頃土地全部改種青貯玉米,比往年收入高了不少。
村里拿資金入股企業、企業把牛托管給貧困戶、貧困戶給企業提供草料、企業再給村集體分紅,這條由扶貧資金帶動的產業鏈給全縣的脫貧攻堅帶來循環效益。據了解,目前,全縣已流轉土地800公頃發展“糧改飼”,畜牧企業為貧困戶賒養、代養肉牛610頭,每頭牛平均可為貧困戶增收3000元。
(吳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