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從2000年開始到2015年截止,在整個吉林省的農村區域一共發生了319期雷電災害,對這些雷電災害進行研究分析發現人們的財產損失很多,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對建筑物造成的損害,對家用電器造成的損壞,和人員的傷亡。本文將結合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并給出損害造成的原因和如何對雷電災害進行防護。
關鍵詞:農村地區;雷電災害;防御
雷電災害是在世界上是比較嚴重的災害,也是對我國危害程度較高的氣象災害,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據不完全統計,吉林省城市人員因雷災的傷亡比例為10.5%,而農村居民因雷災事故而傷亡的比例要高達89.5%。可見,農村防雷是防雷減災工作的重點地區,然而農村的防災減災工作確并沒有被重視起來,由于經濟比較落后,而且防雷的檢測和防雷工程公司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農村的防雷工作一直做的不好 。
本文研究的意義一是對農村的雷電災害現狀進行分析,還有就是為以后農村的防雷工作提出依據。
一、資料來源及方法
本文的雷災資料來源于中國氣象局雷電防護管理辦公室編寫的《全國雷電災害匯編》2000-2015年吉林省雷電災害典型事例。
二、農村雷電災情特征
下圖是2000-2015年吉林省農村地區及傷亡人數逐年分布圖,可以看出,雷災頻次在2006年達到峰值,以后逐年下降。但是傷亡人數并不是發生在雷災最頻繁的年份。而是分別發生在2005年和發生在2012年。2012年雙陽區鹿鄉鎮育民村九社10人在農田勞作后沿玉米地回家途中遭雷擊造成1死9傷。
從表1可以看出,家電是吉林省農村地區最容易受雷電侵襲的設備,所占總雷擊次數比列為52.7%,其次為人員和建筑物。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家電、人員傷亡、建筑物防護上。
三、農村地區主要雷電災害特征及階段對策
1.農村雷擊傷亡事故分析及防御對策。從統計可以看出,吉林省一共有95人死于雷電災害,受傷人數為63人。傷亡總數是158人。從表2可以看出,雷擊造成的傷亡主要發生在比較野外的田間,森林的樹下或者農田的樹下,還有窩棚等地方。農田明顯是農民進行勞作的主要地點。由于農村的雷電防護知識普及的不好,很多農民重視不起來,在雷電發生的時候依然拿著金屬的生產工具進行勞作,沒有勞作的也是在樹下或者窩棚下避雨。可見主要集中在農民勞動的時間和地點;其次,由于農民勞作的時間段比較固定,大概是每年的6月到8月之間,所以農忙時雷災發生的概率也高 ;第三,在勞動是如果雷雨來臨并沒有在田間給農民提供必要的經過防雷檢測的避雨場所。
從表2我們還可以看出,行駛中人員的雷擊比例也相對較高,雷雨來臨時,還是由于不懂得必要的防雷知識,農民不是快速奔跑就是騎著摩托等交通工具行駛,這些也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從上可以看出,雷擊所造成的死亡案例中,多事因為沒有掌握最基本的雷電知識而造成的,所以雷電知識在農村的普及異常重要。普及讓農民知道當雷雨來臨時,他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雷擊。如不能在大樹或搭建在空曠的窩棚里避雨,不能在雨中騎車或疾跑,不能攜帶金屬制品(如鑰匙、手機等)或扛著金屬農具(如鋤頭、鐵鍬等)在雷雨天勞作。還有進量通過媒體例如電視機,手機推送的方式提前發布預警信息。讓農民避免在雷電預警的時候出去勞作,這樣就能避免很多雷擊傷亡事件發生。
2.電器防雷的建議。經不完全統計,農村地區遭受雷擊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基本都是由感應雷的侵入造成農民家電破壞而造成的。感應雷侵入有四條途經:電視的有線天線,或者村村通的無線天線,供應電力的電線,農民日常使用的電話線,還有就是建筑物的柱子或者建筑外墻。在這四個途徑當中,有三個是和家電相關的。
3.建筑物防雷建議。農民自建房的選址、設計與審批,農村野外公共設施的建設等缺少防雷科學引導和技術支撐,均沒有相應的防雷措施,導致遭受雷擊的時候容易造成嚴重的損失。而且不少農民在屋頂上安裝鐵皮水箱、架設電視接收天線等,又沒有有效的防雷措施極易引雷入室造成設施及人員傷亡。還有就是農村房屋一般都位于空曠地帶且分布分散,更容易成為雷擊目標。且農村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對防雷資金的投入有限。
四、結語
從2000年開始到2015年截止,在整個吉林省的農村區域一共發生了319期雷電災害,對這些雷電災害進行研究分析發現人們的財產損失很多,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對建筑物造成的損害,對家用電器造成的損壞,和人員的傷亡。本文將結合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并給出損害造成的原因和如何對雷電災害進行防護。
首先,雷電防護措施知識在農村的普及依然是重中之重;特別是在農民勞作時首先應該避免在雷雨天氣出去勞作,如果正在勞作中發生雷雨要避免接觸金屬勞動工具和盡量不要到樹下避雨。普及雷電防護基本技能,懂得在雷雨天氣如何保護自己及家人;第二,氣象部門要與電力、通信等有關部門聯手,對家用電器架設的線路進行雷電檢測和技術性防雷。例如深埋線路,減少架空線路等等;第三,加強農村建(構)筑物防雷設施的定期安全檢測工作,特別是在新建設的農村建筑物,一定要經過上一級防雷部門審批的防雷公司進行雷電防護工程。這樣建設處符合防雷規范的住宅,人民的財產才會減少損失。
參考文獻:
[1]于龍,劉琳,王羽飛,等.吉林省雷電災害易損性區劃[J].氣象災害防御,2014 (03).
[2]盧崴,鄧寧文,張文博.廣西農村雷電防護體系的淺析[J].科技傳播,2011(04).
作者簡介:張健(1968-),女,漢族,本科,工程師,從事氣象防雷減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