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以及副行長范一飛等人于3月10日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017年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2016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波動比較大,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2016年下半年,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熱情高漲,中國對外投資和其他方面的海外支出較為強勁;第二,美國大選之后,世界發生了許多超出預期的變化,美元指數大幅飆升。
2017年隨著中國經濟更加穩定、健康地發展,以及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均取得一定成效,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與此同時,中國的有關政策方面也并未發生巨大改變,但是在政策執行與市場監管方面將更為嚴格。因此,2017年的人民幣匯率應該比較穩定。
另外,中國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周小川表示,從整體上看,中國經濟還是健康的。人民幣匯率是否波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經濟是否健康。目前來看,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一些積極的因素會決定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利率差異不一定會導致持續的投機活動
周小川指出,從外匯市場的交易層面上看,利率差異往往是導致一些投資者進行短期操作的動因,因為資金往往朝著利率高的地方流動。但是從中期角度來看,各國的利率水平主要由各國的國內經濟狀況決定,而一個國家國內的經濟情況包括:經濟增長、就業、投資者對本國經濟的信心以及通貨膨脹率等方面。各國的通貨膨脹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各國的利率水平也是有差異的。比如日本多年以來的利率水平都很低,與其他國家的利率水平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這并不一定會導致非常明顯且持續的投機活動或者資金流動。
“一行三會”已就資管問題初步達成一致共識
兩年多以前,中國就已經初步設置了一個協調機制——中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一行三會一局”即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與中國外匯管理局,已經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初步達成了一致共識。這些共識以后可能會進一步深化,并作出一些初步規范。
周小川表示,目前中國資管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理財產品市場存在混亂現象。這些混亂現象包括:標準差距太大、套利機會太多、投機性過強等。二是監管機構之間缺乏合作機制。各個監管機構對市場的總體監管及風險把控還不到位。因此各監管機構需要加強協作,以強化對資管市場的監管及風險把控。三是有一些資產管理產品或者理財產品嵌套運行。因此,資產管理和其他金融業務一樣,要著重為實體經濟服務,而不是將錢轉來轉去而錢沒有轉到實體經濟中去。
不刻意追求人民幣債券是否被納入某個債券指數
中國債券市場從發展初期開始,就秉著開放與公平競爭這樣一種思路建立并發展。因此,中國債券市場始終都是具有開放性的,這并非哪一年所獨有的特點。值得高興的是,去年人民幣被納入SDR,這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向前邁進,并且這也有利于提高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債券市場的興趣與關注度。
中國央行將會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國央行將會采取各種措施,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引導市場價格以及市場預期的作用。但是,市場沒必要對中國央行每次的操作數量及操作價格作出過度的解讀。周小川表示,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總體來說,是穩健中性的。這有利于中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度寬松的政策,有損于中國經濟,可能會造成中國通脹水平上升及經濟泡沫。
“融資難”問題將會得到逐步緩解
近年來,中國一直存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但是,實際上中國中小企業與小微企業的融資比例每年都是在上升的。目前人民幣企業貸款已高達60多萬億元,新增貸款量呈現出大中小企業三分天下的局面。
周小川指出,中國的銀行業與金融業也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就是說,這些機構要更多地面向中型企業、小微企業貸款。因此,融資難的問題將會逐漸有所緩解。但是,杠桿過高的企業,金融系統不能給予過度的支持。金融業要大量支持去產能,鼓勵直接融資,鼓勵市場化債轉股。
中國的個人住房貸款還會以相對較快的速度發展
總體來看,中國的個人住房貸款可以傳遞到大的產業鏈上。因此,住房貸款還會以相當快的速度發展。但是隨著政策的調整,預計這一增速可能會適當放緩。
去年中國房地產信貸增長比較快,主要是因為個人購房貸款的增加。這一方面有助于中國三四線城市降庫存。但是另一方面,卻促使中國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
周小川說,中國經濟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從國際方面看,G20峰會也在號召各國進一步促進經濟復蘇。2017年中國M2的目標是12%,但在執行過程中,會根據實際的經濟情況進行微調。
外匯儲備下降無需過度擔心
周小川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在2002年之后增長過快。但是實際上,中國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下降屬于正常現象,無需過度擔心。當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左右,依然位居全球第一,遠超全球第二。因此應以平常心對待,無需對此反應過度。
開放中國債券市場需做好兩個方面
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在支持中國實體經濟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也在穩步地推動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這種開放基本上在兩個層面上進行:一是境外機構到中國市場發行債券;二是推動境外機構投資中國的債券市場。
潘功勝說:“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中國金融市場的更加開放,我國債券市場進行對外開放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中國人民銀行一定會完善相關的制度建設,為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一個更加便利和友好的制度環境。同時,推動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與跨境合作。”
非銀支付市場供需失衡
支付產業關系到千家萬戶,是基礎性產業。一方面,市場參與者眾多,供給和需求有些失衡,供過于求,支付機構之間存在過度競爭。另一方面,有些支付機構內控薄弱,風險管理放松,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不夠。這些問題具體包括:一是消費者信息遭到泄露;二是備付金挪用情況比較嚴重,有些支付機構將備付金拿來炒房炒股票,或者個人賭博,導致消費者的利益受損。
范一飛表示,針對上述問題,中國央行采取了相關措施。首先,對前期累計的風險進行化解和處置,盡量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二是建立相關的行業規范。三是加強監管。一方面加強清理,到1月份為止,已在全國范圍內清理出239家非法從事支付業務的機構,并對這些機構進行了整頓,并已將部分機構移送給公安部門處理。另一方面,對合法的支付業務機構加強監管,對違規行為敢于“亮劍”,進行處罰。
下一步,中國央行將還繼續秉持五大監管理念,爭取把支付行業的監管工作做得更好。
中國的杠桿率總體水平不高
易綱指出,中國的杠桿率總體不是特別高。從結構來看,中國的住戶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杠桿率還不是特別高,但是中國的企業部門,即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桿率是比較高的。杠桿率的持續增加不利于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并且會令中國經濟面臨風險。但是,中國家庭、政府與企業間的杠桿結構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優化。
海外媒體人士:兩會彰顯中國務實與擔當
全國兩會已圓滿落幕,會議展現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在海外媒體中持續回響。媒體人士認為,兩會傳遞了中國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等一系列積極信號,國際社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4萬億元,增長6.7%,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6.5%左右。
墨西哥知名新聞門戶網站《政治動物》總編輯馬埃爾·瓦列霍說,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依然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給飽受不確定因素困擾、增速放緩的世界經濟更多信心。
巴西《經濟觀察報》總編馬科斯·德奧利維拉說,經濟轉型、科技創新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國近年來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的貢獻,這些措施讓中國的發展能夠走到世界最前沿。
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記者馬爾齊亞·德·朱利說,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與此同時,中國為了發展綠色經濟,在增長模式方面進行了很多調整。如何使環境改善與經濟發展實現雙贏是兩會討論的重點之一。
肯尼亞《旗幟報》記者阿道·朱巴特認為,中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舉措為世界各國作出表率。他說,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緊密相連的,不能盲目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忽略環境保護。
埃及時政類媒體專欄作家哈立德·阿卜杜勒說,中國的朋友遍布世界各地,從不因一些外部干擾減慢自己擴大“朋友圈”的步伐。這為中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為世界舞臺“帶來了一股共贏、包容的清風”。
新加坡《聯合早報》駐北京特派員林子恒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希望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自由貿易。比如,“一帶一路”倡議就能夠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亞洲各國期待通過這個倡議加強合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巴基斯坦BOL電視臺主持人馬茲哈爾·圖費勒說,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正在與其他國家分享財富、進步與發展經驗。從正在推進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情況看,走廊建設將推動巴基斯坦基礎設施建設,緩解巴日益增長的能源短缺問題,同時還將為當地民眾創造大量就業崗位。
阿爾及利亞《人民報》總編弗尼德斯·本貝拉曾多次訪問中國,對中國發展變化印象深刻,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制造”在非洲國家日益深入人心。他說,阿爾及利亞目前準備建設的最大港口中部港,就是與中國政府和公司深度合作的成果,而這種合作將在未來顯示出深遠影響。
泰國電視3臺記者唐海源說,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重視泰國,中泰鐵路合作將使泰國受益匪淺。如果中泰鐵路相通,并覆蓋到泰國的北部、東北部等地,就能給這些地方帶來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