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全
大豆是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育種家每年都培育出許多大豆新品種,為了及時篩選適宜在本地區種植的新品種,加快品種的更新換代,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作用,加快新品種的引進、試驗和推廣意義重大,2010年,七星研發中心引進黑龍江省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大豆品種20個,進行對比試驗,從中篩選出在本地區高產、穩產、優質、適應農業機械化的大豆品種,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
一、試驗材料和方法
1.試驗材料及來源。參試品種共有20個,品種名稱及來源如下:佳木斯合江所5個品種:合豐45、合豐47、合豐50、合豐55和合豐56;綏化農科所6個品種:綏農25、綏農26、綏農27、綏農28、綏農29和綏農31;農墾科學院8個品種:墾豐14、墾豐15、墾豐16、墾豐17、墾豐18、墾豐23、墾豐25和墾豆26;省農科院大豆所1個品種:黑農48;
2.試驗設計。采用大區對比法,“三壟”栽培模式,每個品種種植8行,壟距68厘米,行長40米,5月26日播種,米間粒數20粒。施肥量:尿素3kg/畝、二銨12kg/畝、硫酸鉀5kg/畝。其他中耕管理措施按三壟栽培技術實施。
二、結果分析
1.抗逆性分析。在進行抗逆性調查,按照發病嚴重程度,將大豆發病級分別定為0、1、2、3、4共5個級別,發病程度越嚴重,級別就越高。每個處理隨機調查200片葉子,根據公式:
病情指數=∑(發病葉片數×發病級別)/(調查葉片數×4)×100
分別調查根腐病、菌核病、霜霉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發病情況,同時按照倒伏程度調查各品種的倒伏情況。在今年播種期晚的特殊氣候條件下,各參試品種抗逆性表現不同。
可以看出根腐病感病品種有綏農27和墾豐16,菌核病感病品種有墾豆26。葉部病害調查,整體上發病率及病情指數都較低,霜霉病感病品種有墾豆26和墾豐16。灰斑病感病品種主要有綏農31、合豐56、墾豐25,褐斑病感病品種主要有墾豐25,其它品種感病輕微。抗倒伏能力相對較差的品種為墾豐25,倒伏3級,墾豐14、綏農25、綏農27倒伏2級。
2.產量性狀分析
(1)由試驗可以看出今年的大豆生育期都比較短,這是由于5月份降雨多造成播種比歷年晚15天左右,而成熟期與歷年基本一致。
(2) 由于八月份降雨量、氣溫、日照時數都高于去年,也高于歷年,九月份溫度、光照充足,所以今年百粒重比歷年高4g左右。百粒重最高的品種是綏農27,最低的品種是墾豆26。單株粒數最高的品種是墾豐16,株粒數達91.3,其次為墾豆 26,株粒數為87.1,株粒數最低的品種為綏農27,株粒數為43.3。空癟率最低的品種是墾豐18,為11.8%,空癟率最高的品種是綏農27,為35%。
(3)產量排序中,綏農31產量最高,畝產244kg,其次為綏農29,畝產241.3kg。參試品種中綏農31、綏農29、墾豐14、墾豐18、合豐56均為無限結莢習性,墾豐16、綏農28、墾豆26、合豐47、合豐50、墾豐25為亞有限結莢習性。可以看出產量排序前5名的均為無限結莢習性,說明今年的氣候條件適宜它們的生長。
3.品種綜述。參試品種中綏農31、墾豐18、合豐56、墾豆26、墾豐23、墾豐25是今年新引進的品種。綏農31產量最高,但要加強灰斑病的防治。墾豐18、合豐56產量較高、抗逆性強,可以擴大種植面積。墾豐25倒伏3級,灰斑病、褐斑病均有感病,墾豆26感菌核病較重,墾豐23產量一般,這三個品種應繼續試種。綏農29在去年的產量排序中最高,抗逆性較好,可大面積推廣。墾豐14已種植多年,產量穩定,抗性好,可以繼續種植。墾豐16適合土壤相對肥沃的地塊,抗倒伏、耐密植,仍然是生產上的主栽品種。合豐50產量穩定,適應性好、對土壤要求不嚴,抗逆性好,也是生產上的主栽品種。
三、結語
在不同年份、不同氣候條件下,各品種產量及抗逆性也不相同,通過多年的對比試驗,產量及綜合性狀表現比較好的品種分別為墾豐16、墾豐14、綏農29、合豐50,可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綏農31、墾豐18、合豐56可搭配種植,墾豐23、墾豐25、墾豆26還應繼續試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