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要綜述了4個不同地區食用百合栽培技術,包括地塊選擇、選種及種球的處理、整地播種、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供其他地區種植食用百合作參考。
關鍵詞:食用百合;不同地區;栽培技術
百合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性喜冷涼,生長適溫 16~28℃ 。其鱗片肥厚潔白、營養豐富,可食用或藥用,人工栽培多作食用,是清補保健良品。下面簡要綜述比較了松陽縣、臨夏州、霍山縣、特克斯縣、4個地區的食用百合栽培技術。
一、地塊選擇
松陽縣地區選擇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黏土次之。前茬為非同科類作物,一般以麥類、豆類、玉米為好,忌重茬連作。臨夏州選擇地勢高燥、 向陽, 土層深厚疏松, 排水良好,前茬是豆類或蔬菜地。霍山縣選取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前茬不宜種植蔥蒜類作物。特克斯縣為地塊要與豆類、小麥、馬鈴薯等作物實行 3 年以上的輪作。旱田種植選擇坡度5度以下地塊,水地種植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肥力充足的地塊。
4個地區均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塊;東部兩個地區浙江松陽縣、安徽霍山縣、兩個地區均選擇砂質壤土,而另外兩個西部地區甘肅臨夏州、新疆特克斯縣沒有說明土壤性質,但是特克斯縣分別對旱田和水田的種植選擇做了一定說明。
二、選種及種子的處理
1.選種。松陽縣選擇選擇只有一個鱗芽、無病蟲傷害、潔白、無霉點、鱗莖無損傷、鱗片緊密抱合而不分裂、中等大小(單個鱗莖大形種直徑 3.3~5.0cm、重 100~125g)的鱗莖栽植。分級標準如下,特級種:150g以上;優級種100~140g,中級種:80~100g;普通種:60~80g。
臨夏州采用子鱗莖繁殖,選擇根系發達、個大、抱口好,有3~5子鱗莖并大小均勻的母鱗莖作種。霍山縣則選取單個百合芽頭 4 個以下、單個鱗莖重25~40g,無蟲傷、無病斑、芽頭平、鱗莖圓整、鱗片潔白、抱合緊密、大小均勻的作種子。
特克斯縣選用一、二級種球。選種標準:單個種球重量20~30g,高3.5~4.5cm,橫徑寬3.0~4.0cm。永安市大湖鎮種植百合品種“卷丹”,選取鱗片緊密抱合、根系健壯、無病蟲害的鱗莖。鱗莖大小中等,以凈重25~30g。
2.種子的處理。松陽縣:50%多菌靈200g加50%辛硫磷100g對水25kg,浸種15 min。
臨夏州:把子鱗莖分開,使每個子鱗莖都帶有莖底盤。
霍山縣:5% 菌毒清50倍液浸種約 25 min,取出晾干。
4個地區除了特克斯縣均對選種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且在種子處理方面,東部三個地區松陽縣、霍山縣、永安市大湖鎮都采用了不同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而西部兩地區對種子處理方面沒有做出詳細的介紹,其原因可能是百合品種來源不同所致。
三、整地播種
1.整地。松陽縣:基肥:腐熟的農家肥30.0~37.5 t/hm2、過磷酸鈣300.0kg/hm2;土壤消毒:50% 地亞7.5kg/hm2 噴入土中。畦寬0.8~1.0m,溝寬為0.20~0.25 m,深翻0.25~0.30 m,耙細、整平;畦面呈弓背型,腰溝、圍溝、畦溝溝溝相通。
臨夏州:深翻土壤25cm以上,整細耙平,作寬1.3m高畦或平畦,畦溝寬30cm,四周開好較深的排水溝,以利排水,丘陵地帶可采用平畦。
霍山縣:施足基肥,不能單一施化學肥料。基肥:腐熟的農家肥37.5~45.0 t/hm2、草木灰750 kg/hm 2、氮磷鉀三元復合肥600 kg/hm2餅肥1500 kg/hm2。將施足基肥的土壤深翻細耙,揀凈雜物,開溝作畦,畦寬 1.5 m 左右,畦面呈龜背狀。溝寬 20~30cm,溝深 15~20 cm ,三溝配套。
特克斯縣:耕深25cm以上施足基肥,每667m2施優質農家肥3~4t、腐熟油渣100kg、過磷酸鈣25~30kg,肥料拌勻后全面鋪撒,耕翻入土,耙耱平整。
2.播種。松陽縣秋末和初春均能播種,冬播比春播產量高。一般播15.0萬~22.5萬株/hm2,用種量3000~3750kg/hm2,株行距30cm×20cm,淺覆土并蓋地膜。
臨夏州9月份開淺穴栽種,一般行距24~27cm、株距17~20cm,密度為18~22. 5萬棵/ hm2,用種量為4500~5250 kg/ hm2,覆土蓋草。
霍山縣播種時間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一般用種量3000~3750kg/hm2,株行距15cm×25cm,栽植15萬株/hm2左右。栽后鱗莖頂端蓋土 8~10 cm 厚,壟面覆蓋1層稻草或采用地膜覆蓋。
特克斯縣:開溝深度10~12厘米,667m2用種量300~400kg,株距15 cm,每667m2保苗1.6萬~1.7萬株。覆土厚度6~7cm。
對于地塊的處理無明顯差異,應施足夠的基肥保證種子后期的發育,但是臨夏州沒有給出具體的施肥方案,只對地塊進行了深翻等處理;播種期均在秋季可行。
四、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1.田間管理。4個不同地區在田間管理方面都經過了中耕除草、松土追肥、清溝排水、適時打頂等階段,在追肥階段,特別是臨夏州因其在地塊處理時沒有使用基肥,則進行了三次追肥,第一次1月份前后,第二次4月上旬左右,第三次開花打頂后適量補施;在后期選擇在晴天打頂后都進行了多菌靈、百菌清等殺菌劑進行殺菌。
2.病蟲害防治。4個地區的百合病蟲害基本一致,主要有病毒病,苗期的立枯病、中期葉枯病等,蟲害主要有地下害蟲。均采用噴施農藥進行防治,所用都是市場常見藥物,配方根據不同藥物及病蟲害嚴重程度進行配比噴施。如“甲霜惡霉靈”500 倍液,“綠大生”500 倍液,“氨基寡糖素”500 倍液,“巨雷”500 倍液灌根,“愛卡螨”(聯苯肼酯)2000倍液,70%吡蟲啉5000倍液和10% 高效氯氟氰菊酯500倍液。病蟲害較輕時也可采用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
五、采收
4個地區均在百合鱗莖成熟、植株枯萎時采收,雨后或雨天不宜采收,一般選擇晴天采收。采收時挖起鱗莖,去莖桿、根泥,運回室內進行分級,及時包裝銷售。
六、展望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保健意識不斷增強,相信百合市場需求量也會隨之不斷增加,人工種植面積也將不斷擴大。
參考文獻:
[1] 周靈愛. 松陽縣食用百合高效生態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 2014(20):87-88.
[2] 郭德梅. 臨夏州食用百合豐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栽培技術, 2013(19):07-08.
[3] 儲士宏. 霍山縣食用百合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 2012(08):138.
[4] 侯恩珍. 食用百合種植技術[J].農村科技:園藝特產, 2016(01):57-58.
作者簡介:王奇(1991-3-9),男,漢族,山東省魚臺縣張黃鎮人,學歷: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專業蔬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