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蓮

摘 要:在辣椒種植過程中,易會受到辣椒疫霉真菌的侵染,由此引來的疫病是一直以來最具有毀滅性的土壤傳播型病害之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尋求一種有效防治辣椒疫病的措施。鑒于此,本文為篩選防治辣椒疫病的有效藥劑,對在辣椒疫病發生前期進行了7種不同藥劑的田間藥效比較試驗。結果表明,500g/L咪唑菌酮SC15g/667m2、722g/L霜霉威鹽酸鹽AS52、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SC100、133g/667m2均能有效地防治辣椒疫病。
關鍵詞:辣椒疫病;試驗;藥劑;防治效果;田間藥效
近年來,隨著高效農業的發展,辣椒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但病害也日趨嚴重,尤其是疫病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引起的一種土傳病害,危害根、莖、葉和果實,嚴重時會造成辣椒整株成片死亡。一旦發病條件適宜,極易暴發流行,給辣椒生產造成極大損失,一般可造成減產20%~30%,嚴重時可達50%以上,甚至絕收。由于其病原侵染后潛育期短、發病快,因而生產上防治該病十分困難,為此,本文將進行7種不同藥劑防治辣椒疫病田間藥效試驗研究,可為防治此類疫病提供防治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材料
其供試辣椒品種為8號椒。供試藥劑有: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鹽酸鹽SC(懸浮劑)、500g/L咪唑菌酮SC、722g/L霜霉威鹽酸鹽(普力克)AS(水劑)、687.5g/L氟菌·霜霉威(銀法利)SC(拜耳作物科學公司),23.4%雙炔酰菌胺(瑞凡)SC[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試驗設計
試驗設7個藥劑處理區,1個清水對照區,隨機排列,每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8.5m2。具體處理: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鹽酸鹽SC75g/667m2、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鹽酸鹽SC100g/667m2、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鹽酸鹽SC133g/667m2、500g/L咪唑菌酮SC15g/667m2、722g/L霜霉威鹽酸鹽AS52mL/667m2、687.5g/L氟菌·霜霉威SC75g/667m2、23.4%雙炔酰菌胺SC40g/667m2、清水對照。
3.試驗方法
試驗在菜地進行,試驗田面積350m2,保護地重茬種植,土壤較干燥,采用溝灌和滴灌方式澆水。667m2施有機肥500kg作底肥,溝施45%復合肥50kg。2015年7月14日育苗,8月20日定植,10月12日開始采收。
試驗于9月15日,辣椒花蕾期施第1次噴藥,采用兩次稀釋法配藥,第1次將試驗藥劑加少量清水稀釋100倍配成母液,第2次再將母液加水配成藥液。用手持噴霧器均勻噴霧至全株,第1次用水量30L/667m2,使全株包括葉片正、反面均勻著藥。
9月23日噴第2次藥,10月5日噴第3次藥。第2、3次配藥方法、藥劑用量同第1次,用水量增至40L/667m2。第1、2次噴藥為陰天,第3次施藥為晴天,棚內氣溫20~26℃,無風,對施藥無影響。
4.調查方法與數據統計
于9月15日藥前調查發病基數,第3次施藥后15d(10月20日)和30d(11月4日)各調查1次發病情況,由于小區面積不大,采取小區內所有辣椒逐一調查的方式,記載總株數、病株數,并對病株進行分級。分級標準為:0級:健康無癥;1級:地上部僅葉果有病斑;3級:地上莖、枝有褐腐斑;5級:莖基部有褐腐斑;7級:地上莖、枝與莖基部均有褐腐斑,并且部分枝條枯死;9級:全株枯死。病情指數=[Σ(各級病株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株數×9)]×100。因藥前各小區均未發病,防治效果(%)=[(對照區病情指數-防治區病情指數)/對照區病情指數]×100%。
二、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10月20日調查,以500g/L咪唑菌酮SC15g/667m2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為93.94%;其次是722g/L霜霉威鹽酸鹽AS52mL/667m2和687.5g/L氟菌·霜霉威SC75g/667m2,平均防治效果均為92.35%;再次為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SC133、100g/667m2,防治效果分別為90.76%、87.59%,以上5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11月4日調查,以500g/L咪唑菌酮SC15g/667m2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為89.82%;其次是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SC133g/667m2,平均防治效果為85.89%;722g/L霜霉威鹽酸鹽AS52mL/667m2,平均防治效果為85.77%;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SC100g/667m2,平均防治效果84.54%,以上4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三、結語
由試驗結果可知,本次試驗所選的7種藥劑中,只有4種藥劑:500g/L咪唑菌酮SC15g/667m2、722g/L霜霉威鹽酸鹽AS52、450g/L咪唑菌酮·霜霉威SC100、133g/667m2,在辣椒疫病易感期未表現癥狀前,連續施藥3次,對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長,且對辣椒生長安全,無不良影響。但為了降低病菌的抗藥性風險,在使用時應注意交替用藥,或選用這些藥劑的復配制劑,這對辣椒疫病將會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夏志保,江武,劉啟貴.25%嘧菌酯SC防治辣椒疫病田間藥效試驗[J].上海蔬菜.2012.
[2] 仵書環,劉偉,陳鵬.25%嘧菌酯懸浮劑(阿米西達)防治番茄早疫病田間藥效試驗[J].四川農業科技.2014.
[3] 王中武,高月平.辣椒疫病藥劑篩選試驗[J].吉林農業科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