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洪彬
摘 要:大棚蔬菜技術為漫長冬季提供了新鮮蔬菜,極大了提高了民眾生活水平,在現代化農業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認為蔬菜種植人員應掌握先進的技術,以有效促進蔬菜產量不斷提升,實現蔬菜種植經濟效益。同時對于一些病蟲害問題,也應該做好有效的防治。本文分析大棚蔬菜種植階段普遍存在哪些問題,同時就種植技術方面進行一定的探討,希望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問題,促進蔬菜產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策略
我國疆土廣大,適宜種植各種各樣的農作物,大棚種植范圍廣泛,但由于我國地區跨越多個緯度段,地域上會有差別,那么在大棚種植技術上就會有一些差別。同時,由于蔬菜在當地環境的差異,所以,就會有多種多樣的病蟲害影響蔬菜,在防治措施上就不能千篇一律,就要有針對性。因此,要不斷提高蔬菜大棚種植技術,不斷延伸對蔬菜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這樣才能幫助大棚種植戶發展蔬菜大棚種植行業,增加農民收入。
一、我國蔬菜大棚種植的現狀
1.有害氣體影響。將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相互對比可以發現,這兩者是有很多不同點的。大棚蔬菜在整個蔬菜生長期內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基本上,蔬菜的生長環境都需要人工進行調節,我們需要調節蔬菜的生長環境,以找到最適宜該種蔬菜生長的條件。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存在人為因素,不可能不出現人工操作的失誤。例如,長期的封閉環境造成大棚內環境與大棚外環境無法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流,這樣會導致蔬菜根莖的腐爛,而且還大大增加了蔬菜病蟲害的發病率;由于不合理的施肥之后,在土壤中會出現漚肥現象,增加了有害氣體的含量,這也會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所以,如果蔬菜大棚的種植農戶不能及時分辯棚內的有害氣體,沒有果斷采取措施進行治理,那么這些有害氣體就會對蔬菜的生長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降低蔬菜的品質,甚至導致蔬菜直接腐爛掉。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在基層、一線種植的農民朋友們一般并不具備這種辨別有害氣體的能力,這就增加了預防病蟲害的難度。
2.惡劣天氣影響。除了大棚內的有害氣體之外,大棚地區的惡劣天氣也會對蔬菜的生長、品質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惡劣的天氣包括暴風雪、大風降溫、大冰雹等。這些惡劣天氣都會對蔬菜的生長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巨大的冰雹會將大棚的棚膜砸壞,直接達到蔬菜的表面,直接損傷蔬菜的果實、葉片等。對于極北方地區,暴雪會經常光顧,重重的積雪會壓塌大棚,如果發生這種慘劇,蔬菜會受到不可恢復的損害。另外,過于高溫的天氣會大大加快棚內水分的蒸發,灌溉蔬菜就成為一個問題。總之,惡劣天氣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蔬菜,影響蔬菜的生長和銷售。
3.不穩定溫、濕度影響。種植大棚蔬菜時,溫、濕度因素的影響是一定要考慮的。大棚處于一個密閉和半封閉的空間中,因此很難控制溫濕度在一個合適的區間。如果無法將溫濕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這樣就會為病蟲害的發生創造溫床。影響蔬菜的產量和質量。
二、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關系
種植任何作物都要按照其基本的生長規律,大棚蔬菜也不例外,必須要按照一定的生態原理去做。另外,大棚蔬菜整體的防治工作也會受到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影響。下面就主要談一下幾種蔬菜種植技術。
1.蔬菜品種的合理選擇。蔬菜的品種對蔬菜的品質影響是最為深遠的。一是在選取蔬菜種子或者種苗時,一定要根據市場要求謹慎選擇,蔬菜一些適應市場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種子或者種苗。二是要選擇高抗病蟲害的品種,在后期管理時可以降低農藥使用量和提高蔬菜產量,如果選擇是有機蔬菜的品種,就更要選擇高抗病害品種,杜絕使用農藥。三是要選擇適宜在當地使用的品種,在選擇品種時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是否有種植經驗,如果是引種新品種,要參展同緯度的種植條件是否與當地一致。
2.大棚地址的合理選擇。適宜的種植基地會促進蔬菜的生長,增加蔬菜產量,提高蔬菜品質,從而達到獲取較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所以蔬菜大棚地塊的選擇尤為重要,首先要遠離污染源,相隔距離以無污染為準,蔬菜生產區域的大氣環境要符合GB3095的要求,二是一定要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有機質含量高,有利于后期多次改良的土壤,方便多次利用,減少因土地過薄而經常遷址而造成成本增加。二是要選擇整塊土壤,便于機械化生產和后期便于運輸。三是要在光線充足,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要保證蔬菜可以均勻受光。四是有完善的田間水利設施,能排能灌,日降雨量100㎜以下不積水。地下水位在80厘米左右。
3.生長期的科學管理。生長期的日常管理在大棚蔬菜的生長過程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一定要根據蔬菜的特性,嚴格按照科學的操作規范,做好蔬菜的灌溉、通風、保溫、除濕等一系列相關工作。特別是有機蔬菜,一定要杜絕農藥的使用,避免使用化學藥物,避免使用化學生長促進劑,對肥料的使用要慎重選擇。另外,要對大棚內的硬件設施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保證硬件設備過關。由于蔬菜生長期較長,生長過程較為復雜,必須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4.蔬菜施肥的科學選擇。大棚蔬菜處于一個半封閉的環境中,肥料的自然分解效果不是很好,因此肥料的利用率自然不高,導致蔬菜的吸收效率低。因此,應該選擇小分子肥料,這樣有利于大棚蔬菜的吸收。同時,要嚴格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浪費和堆積,產生有害物質。
三、大棚蔬菜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1.藥物防治措施。由于在長期在一塊土地上重復種植單一品種蔬菜,極易造成土壤肥力低下,發生急性、大規模病蟲害的幾率就很大。在一線管理過程中,要按規定噴施農藥,防治病蟲害的擴散。同時,還要根據蔬菜的特性,設立單獨的病蟲害預防措施,例如使用高錳酸鉀殺菌等。
2.物理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在大棚蔬菜中應用極廣,特別是在有機蔬菜的病蟲害防治中。一是要定期進行通風,防止有害病菌在棚內滋長。二是要安置殺蟲燈,利用燈光吸引殺蟲。三是種植前,要進行高溫扣棚,殺死棚內細菌,提高土壤抵抗力。四是種植后,適時放置黃色膠板,利用部分害蟲趨黃性誘殺害蟲,如蚜蟲、跳甲和斑潛蠅等。
3.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除了不適合在有機蔬菜中推廣之外,在其余大棚蔬菜中的應用還是很廣泛的。例如在大棚內養殖青蛙和蚯蚓,即疏松土壤,又殺害病蟲。又如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鈴蟲、煙青蟲、菜青蟲;用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等。
四、結語
大棚蔬菜種植生產反季節蔬菜,迎合市場需求,滿足人們需要。但是,在種植上要繼續深挖新技術,提高蔬菜質量和數量,讓老百姓吃上更加美味、放心的蔬菜。
參考文獻:
[1]萬玉玲.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生物技術世界,2014,06:31.
[2]于海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北京農業,2015,15:125.
[3]冉啟洪,劉洋.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南方農業,2015,36:49+51.
[4]陳國會.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中國農業信息,2015,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