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雪
在果樹生產上,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果樹取得優質高產的根本性保證,但是,在實際生產中大多數果農由于在農藥選購、施藥方法、農藥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誤區,導致防治效果較差,生產出的果品農藥超標。為了使農藥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對果農來說,能做到科學合理地用藥是很重要的生產環節。現就農藥使用上的一些誤區作以總結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存在的誤區
1.病蟲害方面
(1)重治輕防,不能徹底清園,病枝爛果亂堆亂扔。
(2)不講防治指標,而是見蟲就打藥,見病就防治,加大防治成本,造成沒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浪費。
2.農藥使用方面
(1)亂用農藥,不區分農藥到底是保護劑還是內吸劑。有的果農缺乏病蟲害防治基本知識,在病蟲害防治時,不知用何種藥劑有效,該用保護性殺菌劑時卻治療性殺菌劑,該用內吸性殺蟲劑時卻用胃毒性殺蟲劑,藥不對癥,既浪費了人力、財力,又延誤了最佳防治時期,效果不好。
(2)不能對癥下藥,盲目性嚴重。其實每種病蟲害發生都有一定規律,病蟲害發生的前期預防和保護是做好病蟲害防治最實際、最省錢、最有效的措施,然而這個時期病蟲害發生不明顯,果農難以發現,等到病蟲害已經嚴重發生或普遍發生時,便多次大量混合使用農藥,這不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一些病蟲害也無法得到治療。
(3)隨意加大用藥濃度,間隔次數隨意化。有些果農1年盲目噴灑農藥10余次,用藥無針對性,生產出來的仍為病蟲果。
(4)生物源類藥劑使用太少,違禁農藥繼續使用,農藥包裝隨處扔,落葉枯枝亂堆放,加大環境污染和病菌蔓延。
二、相關建議
1.首先通過觀測預報,遵循在病蟲害輕微發生的年份采取物理機械防治法,在病蟲害中度發生的年份采取物理機械、生物源農藥防治法,以及柴油乳劑、煙堿、沼液等防治病蟲害。在病蟲害大發生年份,一般才采用符合生產綠色食品要求用藥的化學農藥去防治;其次,生產中防治病蟲害要把殺菌源和殺卵防治作為重點,預防要先行,如紅蜘蛛、蚜蟲的防治要做到未發生時提前預防用藥,否則在其發生高峰期用藥防治,由于其繁殖能力強,速度快,只能降低蟲口密度,根治不了;再次,生產中要推廣空中掛殺蟲燈、搭建防蟲網,樹上掛性引誘劑、糖醋液、黃色粘蟲板、樹上綁誘蟲帶、粘蟲帶、涂粘蟲膠,樹下覆膜、深翻改土、合理間作、澆水,施土壤殺蟲劑呋喃丹、辛硫磷顆粒等來防治地下線蟲。一般情況下,多雨年份病害嚴重,干旱年份蟲害嚴重。一般我們注重萌芽前、花后一周、套袋前、麥收前后這四個關鍵的防治時期。要求每年冬春噴好既能殺蟲又能殺菌、而且還能殺蟲卵、且成本低廉的礦質農藥石硫合劑。今后在果品生產中要求不用或少用一些對天敵殺傷力小的農藥,大力推廣人工繁育捕食螨的運用力度,真正體現出病蟲害防治中的以菌治菌、以菌治蟲、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的病蟲害防治體系。
2.農藥的選購。首先要保證所購買農藥的質量沒有問題。購買時要認真鑒別農藥的標簽和說明,凡是合格的商品農藥,在標簽和說明書上標明農藥品名、有效成分含量、注冊商標、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并有三證號——農藥登記證號、準產證號、產品標準號,而且附有產品說明書和合格證。此外還要仔細檢查農藥的外包裝,凡是標簽和說明書識別不清或無正規款簽的農藥不要購買;如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有結塊現象;水劑有混濁現象;乳油劑不透明;顆粒劑粉末過多等。
3.對癥施藥。各種農藥的不同化學組成與結構特征,決定著各種藥劑都有一定的防治對象。首先要準確識別病蟲害的種類,確定防治對象。必須根據防治對象,選定對它有防治效果的農藥,做到有的放矢,藥到病除。如防治病害,要在病害發生前噴施保護劑,病害發生后,則要噴施治療劑。殺蟲劑中的胃毒劑,對咀嚼式口器害蟲有效,對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基本無效;內吸劑主要對刺吸式口器害蟲有效;觸殺劑則對各種口器害蟲都有效。殺螨劑有的專殺成螨,有的專殺幼、若螨、而不殺成螨。因此,施藥時應根據當時的蟲態或病情選擇對路的農藥效果才好。
4.講究施藥方法。不同劑型的農藥應采用不同的施藥方法。一般乳劑、可濕性粉劑以噴霧和潑澆為主;粉劑以噴粉和撒毒土為主:顆粒劑以撒施或深層基施為主;內吸性強的藥劑,采用噴粉、噴霧、涂莖和撒毒土均可。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也應采取不同的施藥方法,以達到最佳防效的目的,如觸殺性農藥以噴霧為主。此外,還要根據病害發生部位、害蟲的活動規律以及不同的農藥劑型,選擇不同的施藥方法和施藥時間。如危害農作物上部葉片上的害蟲,以噴霧和噴粉為主;鉆蛀性或危害莖基部的害蟲,以潑澆或撒毒土為主;地下害蟲或危害根部的害蟲,以灌根為主;夜出性害蟲或卷葉性害蟲,以傍晚施藥效果好。
5.農藥用量。農藥用量主要指藥劑使用濃度和施用次數。施用準確的有效濃度或劑量,是延緩抗性產生,提高防治效果,節約成本的一個有效途徑。廣大群眾常怕效果不好,而把農藥的施用濃度任意提高,只圖短期效果,使病蟲很快產生抗性,也容易產生藥害,對果樹生長反而不利。
6.農藥的混合和交替使用。合理的農藥混用,可以提高功效,擴大使用范圍或兼治幾種病蟲害,減少用藥量和用藥次數,降低成本,有時還可以提高藥效,降低毒性,減緩病菌、害蟲對藥劑的抗性等功能。另外,不要長期使用單一品種的藥劑。對于某一種病蟲害,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很容易使這種病蟲害產生抗體,久而久之該種農藥就會對其失去作用。
7.大力推廣生物農藥。生物農藥是用來防治果園病蟲草鼠害和衛生害蟲等有害生物的活體及其生理活性物質,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劑,包括微生物源(細菌、真菌、病毒及其次級代謝產物等)、植物源、動物源和抗病蟲草害的轉基因植物等。生物藥劑共同的特點是以低毒、無殘留、作用遲緩、持效期長為主要特點。在配比濃度和使用劑量上,藥量稍大時,不至于對植物產生藥害,對人蓄也較安全,且不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