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石金見
摘 要:當代的建筑施工企業大多實行招投標承包機制,在這種機制下,近20年中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經過了全面的改革和完善,逐漸地邁步市場。在這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包括競爭意識、企業觀念、生存目標等方面都有了較好的完善。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卻沒有明顯的改變,管理機制機械化、責任部署不明確、關系曖昧和員工激勵不充足等方面的問題依舊存在,這些在長久以來都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實施造成影響。在人們觀念發生變化的同時,也要對建筑工程進行創新管理,這樣才能使建筑施工企業更好地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要求。
關鍵詞:建筑工程;創新;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企業以企業發展戰略為依據,以實現建筑企業更高的經濟效益為目標,結合建筑企業實際的運作規律,通過生產諸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動態管理實行建筑工程項目創新管理模式,把資源最佳地組合到投資和建設項目中是項目管理最大的特點,做到盡可能地減少管理鏈與管理環節,重用專業優質員工,采用科學先進的管理方式,在保證高質量地完成任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
一、創新原則
1.結合實際,適應生產力發展
項目施工的創新管理要結合實際,適應生產力發展。項目實施創新管理和企業創新發展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做到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工具三者有效地結合,才能夠發揮建筑企業潛在的生產力。其中,勞動者是生產力三要素的靈魂,是使用勞動工具,推進生產力的主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在短缺經濟時期,不愁勞動對象。而在市場經濟時期,勞動對象是要靠市場競爭才能獲得。如果在競爭中失敗,得不到勞動對象,生產力諸要素就不能組合,潛在的生產力就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和發展,甚至會導致該企業被當代市場淘汰。
2.有效提升企業品牌效應
項目施工的創新管理要做到有效提升企業品牌效應。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只能有積極向上的企業品牌文化,才能夠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需要,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市場,在市場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如果建筑企業創新管理中在加強企業品牌效應建設不夠重視,在急劇變化的市場競爭中,沒有良好的品牌文化,就會面臨被市場競爭淘汰的危險。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創新中要充分考慮如何提高企業的文化及品牌效應這一重大問題。
3.適應市場需要
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要適應市場的需要。在這個多變的市場中,只有適應市場的創新才能有所作為,才能獲得效益,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項目施工中為社會創造的社會效益和為企業創造的經濟效益。良好的社會效益是企業占有市場、開拓潛在市場的關鍵。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質量不好,進度滯后,那么企業產品形象烙會受損,獲得市場就很困難。項目是指建筑施工企業與業主簽訂合同項目所規定的范圍,從廣義上,是使項目的內涵前后延伸,在深度上,能更好地建設好項目,處理好企業與項目的關系,增強適應市場的競爭能力。從市場的角度,我們應把項目延伸到市場,即從市場中得到項目,在市場中執行項目,在項目的執行中增強競爭力,然后參與新一輪的市場競爭。
二、創新方法
1.觀念的創新
要想實現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首先要做到建筑企業管理人員觀念的創新,企業高層管理者對項目施工管理不斷創新給予高度的重視,以創新的觀念對建筑施工進行管理,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以適應市場需求為目標,積極創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將項目施工的管理創新定位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上,切實做到將創新工作落到實處。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方案,不要過于拘泥于一種形式,根據時代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不斷創新和完善本企業的管理模式。
2.技術的創新
穩固的技術是項目施工創新管理的基礎,只有在強有力的創新技術的支持下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和進度,才能使企業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才能使企業在市場中穩定發展。除此之外,技術創新還是全方位創新的基礎,做到技術的創新,才能夠使建筑工程得到全面的創新。
3.機制的創新
機制的創新是企業在市場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做到機制的創新,才能夠使建筑企業不斷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在市場中穩扎腳跟。機制的創新體現在企業的實力和企業對市場機遇的判斷和捕捉能力上,而企業的實力是來源于項目經理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市場機遇的判斷和捕捉能力是來源于項目經理部及時準確的信息和良好的業績。因此要創新機制,就是要加強項目經理部的建設。
4.體制的創新
體制的創新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必須,對項目經理部分公司來說,企業就是所有人的激勵和約束。所以要求體制創新中建立企業法人財產制度,使企業領導擁有十分清晰的財產,從而更好地承擔法人責任。把項目各個經理變成分公司,建立獨立的現代企業制度,確立有限責任制,形成科學有效的結構體系。這樣建筑工程企業下的經理才能夠真正的邁進市場,實現自主經營,自己承擔責任,更好地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
5.組織機構的創新
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經理部代表了一部分的建筑企業,但是經理自身又沒有企業責任這一明確的說明。所以現今的項目經理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只會考慮自身的利益,忽略了項目經理部的運作和企業的發展,給企業留下了潛在的隱患;雖然企業和項目經理簽訂有資任書,但是責任書并沒有相應的約束;一般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同時進行著數個項目的工程施工,協調號企業與項目、項目與項目經理之間的利益關系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只有通過組織機構的不斷創新才能夠實現協調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結合自身情況,吸取各個企業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來看,創新是企業進步的前提。使改革、創新與發展一體化,已經成為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戰略。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只能用落后的技術進行一些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帶來并不客觀的經濟效益。這是不可取的。在21世紀的今天,要想更好地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跟隨市場的步伐,有效提升企業品牌效應,就要不斷地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這是建筑施工企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只有創新才能夠使企業有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李江,趙奕磊,石志超,王媛媛,荊楊軼.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分析[J]. 中國建材科技. 2013(03) .
[2]曹子瀾.淺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6(02).
[3]陳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分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