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江
摘 要:在林區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造林整地,為植樹造林提供重要保證,提升樹木存活率,同時還應該合理選用造林技術,促進營林生產。對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林區營林整地的作用,然后對林區營林整地以及造林技術措施進行了詳細探究。
關鍵詞:營林;整地;造林
一、引言
現如今,林業資源的需求量不斷上升,在林業發展和建設過程中要想提高營林的質量和數量,就必須要實現林業規模化經營和發展,通過合理的整地工作,可以形成有效的營林整地和播種造林管理方式,從而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推動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林區營林整地的作用
1.降低病蟲害以及雜草危害。在未經整地的造林地上往往草根盤根錯結,雜草叢生,不但會阻礙林木根系的發展,并且還會出現與幼樹幼苗搶奪養分與水分的情況,極大程度的影響到幼樹幼苗的發育與成長。而進行營林整地則能夠有效清除雜草,提高林苗的成活率。同時還能降低幼林撫育的工作量,減少造林成本。除此之外,整地還可以提高土地透氣性,利用自然紫外線將土壤內部的病菌孢子與害蟲的生產環境破壞,并將其殺死,從而降低病蟲害的危害。
2.改善造林地小氣候。開展營林整地工作可以將影響林木生長環境的植被、雜草清除,確保林木生長條件良好。另外,還能提高土壤見光度,有效改善土壤溫度條件以及地形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造林地的小氣候。如在開展整地工作時,對喜陰植物則應適當保留草叢與灌木,并打造良好的庇蔭環境。對喜光植物則應合理清除部分灌木與土層雜草,以創造良好的光照環境。
三、林區營林整地技術措施
1.合理選擇整地時機。在實際實踐中林業工作者發現選擇合適的造林時機能夠極為顯著地提升整地的整體質量,降低勞動量,事半功倍,降低整個造林的成本。可以將造林整地工作同時進行,即通常說的一邊整地,一邊造林,這種整地方式對于風沙侵蝕嚴重的地區尤其適用,能夠有效地保持土壤中水肥,降低風沙及太陽蒸發造成的養分流失,保證幼苗生長需求,但由于這種整地方式將造林和整地同時進行,對人員安排的要求較高,因此在實際實踐中不利于整地作用的充分發揮。一般情況下整地的時間會在造林季節前的1~2季。例如,準備在春季開始造林的林地就應該在前1年的雨季或者秋季進行。而對于干旱或半干旱區一般會選擇在進入雨季前完成整個造林整地工作,以使林地充分吸收水分,保證后期土壤墑情。
2.清理造林地。無論是對于重新開墾的營林地還是森林中的林地修復,都要對整地區域進行大清除處理。應對本地區的地質環境,樹木的生長習性和生長種類等,對土地資源進行前期施工。清除附近的雜木和垃圾,并凈化附近的水資源,對于地面上覆蓋的落葉和細小的樹枝等,可以鑒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害的病菌和昆蟲等,若沒有可以不清楚作為后期的營養肥料使用,若是具有一定的栽種危害,可以通過化學處理技術實施后在對土地進行翻新,增加土壤中的滲水性和肥沃程度,為后期的樹木栽培做好前期的準備。
3.營林整地分類。營林整地可以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需要根據造林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整地方式,以求獲得最佳的造林效果。
(1)全面整地。全面整地對造林地的環境和地質結構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該種整地方法的適用范圍十分有限,僅能應用于坡度較緩的平原和山地,而且造林地區必須要有穩定的地質結構,不會輕易發生水土流失。全面整地因時間短、效率高,受到了廣大造林工作者的青睞,但在整地過程中也需要重視技術方法,不能以偏概全,而應根據實際情況擬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2)局部整地。局部整地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對造林地的要求較低,基本上所有的造林地都可以使用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以分為塊狀整地和帶狀整地,具體的整地方式是由造林地的位置環境和所栽樹木的種類、習性決定的。局部整地的效果非常好,能夠有效改善造林地的土壤結構,疏松土質,增加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增強容蓄能力,并提供樹木生長所需的養分和微量元素,從而極大地提高樹木的存活率。因此,局部整地應作為營林整地的首選方式。
四、林區營林造林技術措施
1.人工播種方法。播種造林法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
(1)種子的處理。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簡單的處理,以此縮短種子發芽的時間,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使芽苗盡量保持統一的生長節奏,以助于對其進行集中管理。通常種子都要經過消毒,可以采用化學試劑或高溫殺滅種子內部的細菌和病毒,提高種子的存活率。還需要在不同季節對不同種類的種子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如春天的浸種、催芽,增強種子的活性,在病蟲害高發地區則需要拌種等。如果種子的狀況良好,且當地的氣溫適宜,則可以直接播種,不需要進行額外的處理。另外,芽苗的生命力比較脆弱,易受病蟲害的侵襲,因此在病蟲害的高發季節要及時適量地噴灑農藥,預防病蟲害對芽苗造成損傷。
(2)播種方法。播種可分為撒播、條播、穴播和塊播,需要根據造林地現有的資源條件進行選擇。
2.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技術在時間、效率、成本和生物性狀穩定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分殖造林技術的操作簡單,并且幼苗在發育初期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對苗木成活率、生長速度、成材率能夠起到保障作用,特別是分殖造林技術的科技實質是無性繁殖,這可以實現優秀種質資源和林木性質高效地傳遞和分布,在穩定林木性狀的同時,做到對林區造林工作的有效保障。應用分殖造林技術要注意范圍與林木種類選擇,不能在大面積林業工程只對一種苗木進行分殖造林,這會出現純林問題。因此,要注意對目標樹種的選擇,并不是每種林木都可以運用分殖造林技術,最為常見的種類是:楊樹、松樹和柳樹等基本樹種。
3.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是以苗木作為材料進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被稱作栽植造林。這種方式有著其先天的條件,需要比較完整地根系才能進行造林。樹木增長的穩定性能夠保持并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因此,植苗造林法的要求不高。苗木旺盛的生機是苗木存活的必要條件,保持苗木水分平衡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其保存運輸的時候確保苗木水分充足。移植苗、營養繁殖苗和播種苗,是植苗造林主要應用的苗木。有些時候也可利用一些野外的苗木。這種方法的應用比較廣,制約條件比較少。
五、結語
綜上所述,林業技術對于促進林業發展至關重要,在營林生產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全面性的應用林業科技,強化整體工作、種植工作,提高造林、營林等林業活動的效率,促進生態持續優化發展,為林業產業成長和經濟建設供應優質的資源和材料。
參考文獻:
[1]賀萬才,高德志,毛世新,等.對林區營林整地與造林技術措施分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3(04):64-66.
[2]胡薩因·哈德.解析現代林區整地營林技術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6):261-261.
[3]曹玉貴.簡述林區營林的整地技術與造林方法[J].中國科技投資,2014(A04):465-465.